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304篇 |
免费 | 2517篇 |
国内免费 | 15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1篇 |
儿科学 | 475篇 |
妇产科学 | 183篇 |
基础医学 | 2085篇 |
口腔科学 | 489篇 |
临床医学 | 6158篇 |
内科学 | 3723篇 |
皮肤病学 | 734篇 |
神经病学 | 1261篇 |
特种医学 | 182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6篇 |
外科学 | 2824篇 |
综合类 | 12922篇 |
预防医学 | 5243篇 |
眼科学 | 734篇 |
药学 | 5845篇 |
80篇 | |
中国医学 | 5177篇 |
肿瘤学 | 13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7篇 |
2023年 | 1136篇 |
2022年 | 1234篇 |
2021年 | 1559篇 |
2020年 | 1373篇 |
2019年 | 1060篇 |
2018年 | 1131篇 |
2017年 | 617篇 |
2016年 | 829篇 |
2015年 | 885篇 |
2014年 | 2229篇 |
2013年 | 2102篇 |
2012年 | 2319篇 |
2011年 | 2556篇 |
2010年 | 2503篇 |
2009年 | 2397篇 |
2008年 | 2419篇 |
2007年 | 2110篇 |
2006年 | 2138篇 |
2005年 | 2006篇 |
2004年 | 1908篇 |
2003年 | 1803篇 |
2002年 | 1603篇 |
2001年 | 1437篇 |
2000年 | 1308篇 |
1999年 | 1111篇 |
1998年 | 924篇 |
1997年 | 822篇 |
1996年 | 877篇 |
1995年 | 770篇 |
1994年 | 721篇 |
1993年 | 624篇 |
1992年 | 570篇 |
1991年 | 504篇 |
1990年 | 489篇 |
1989年 | 416篇 |
1988年 | 338篇 |
1987年 | 336篇 |
1986年 | 246篇 |
1985年 | 217篇 |
1984年 | 201篇 |
1983年 | 167篇 |
1982年 | 209篇 |
1981年 | 120篇 |
1980年 | 106篇 |
1979年 | 65篇 |
1978年 | 40篇 |
1977年 | 30篇 |
1965年 | 17篇 |
1960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对26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实施腹腔镜Heller括约肌切开加Dor胃底折叠术,术中联合胃镜进行定位、检查,对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6例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1例术中食管黏膜破损,经胃镜证实后行腹腔镜下修补术,随访观察4~42个月无吞咽困难,1例术后1年内出现轻度胃食管反流及胸骨后疼痛症状,术后3个月复查食管测压、胃镜、上消化道造影提示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腹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特点,术中联合胃镜操作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对血管的刺激性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3.
肢体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CAO)主要是指肢体中小动脉闭塞引起外周组织缺血性疾病而言.此类疾病病因不同,机制各异,但临床表现却有许多不同之处[1].其主要表现有患肢外周畏寒、发凉、皮色苍白(有发绀者)、营养障碍、间歇性跛行、剧烈疼痛、溃疡和坏疽.专科检查见外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降低,泛红试验阳性,踝肱动脉压比值缩小.各种非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有肢体缺血改变我们总结其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4.
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头针体针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治疗前及治疗2周、4后积分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治疗2周、4周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病程在1个月以内患者疗效明显优于1个月以上者(P<0.05).结论: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65.
966.
967.
968.
目的:探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51例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持续胃肠减压引流。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短[(10.5±3.2)dVS(20.2±4.2)d],阿托品用量少[(201.4±46.7)mg VS(327.3±10.9)mg],治愈率高(93.2%VS 80.1%),反跳率低(1.3%VS 1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胃肠减压引流可缩短病程,较快恢复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减少阿托品用量,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方法对74例重度颅脑损伤致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患者预后良好者34例,预后不佳者40例。结论熟悉脑中心疝的临床特征,重视影像学检查结果,才能迅速正确诊断;间脑期及时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