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寻常型银屑病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可能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法检测患者皮损、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和咽拭子中HSV-1DNA,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抗HSV-1的IgM、IgG抗体,并与正常人对照做比较。结果 患者皮损、PBMCs和咽拭子中HSV-1DNA检出率分别为37.5%、18.6%和18.8%,血清中抗HSV-1的IgM、IgG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7.2%和53.5%.经χ2检验,患者皮损、PBMCs中HSV-1DNA和血清中IgM抗体检出率显着高于正常人对照,点滴状患者的皮损、PBMCs和咽拭子中HSV-1DNA以及血清中抗HSV-1IgM抗体检出率显着高于斑块状患者。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尤其是皮损呈点滴状者与HSV-1显着相关,患者可能存在HSV-1的近期感染。 相似文献
42.
43.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严重性皮肤病。其致病菌主要为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金葡菌。 相似文献
44.
模拟日光照射后皮肤CD1a、CD68阳性细胞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正常人皮肤经日光模拟器照射(solar-simulated ultraviolet radiation,ssUVR)后,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 LC)和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的变化。方法14名健康汉族女性志愿者于背部非曝光部位接受ssUVR照射。选择2个正方形部位,一处为正常对照,另一处为每日一次ssUVR照射。第4天照射后的72小时,进行活检取材。对所有标本进行CD1a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未照射部位正常表皮内的LC密度为258±61个/mm2,ssUVR照射部位的LC密度明显降低为96±53个/mm2,LC的形态不完整,树突变短而不明显。真皮浅层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未照射部位密度为290±22个/mm2,ssUVR照射部位的密度升高为399±65个/mm2。经过照射后真皮这些巨噬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位置上移,形态上树突变长并且大多数互相连接紧密。结论ssUVR照射可使LC数目减少,形态破损。真皮内的巨噬细胞则增高,这似有助于弥补紫外线照射对局部免疫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TGF-β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TGF-β受体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ABC过氧化物酶技术检测2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TGF-β受体Ⅰ、Ⅱ、Ⅲ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TGF-β受体RⅠ,RⅡ和RⅢ表达于基底和基底上层角质形成细胞(KC),与正常表皮相比明显减弱;TGF-βRⅠ和RⅢ的表达明显弱于RⅡ.进展期皮损(17例)TGF-β受体的表达弱于静止期皮损(4例).结论: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受体在皮损处的表达降低,对银屑病表皮KC失去部分抑制作用,致使KC过度增殖,形成银屑病的临床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北方汉族泛发型白癜风与HLAⅠ、Ⅱ类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技术检测34例北方汉族泛发型白癜风患者及102名健康人的HLA-A、B、Cw、DRB1和DQB1等位基因。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泛发型白癜风患者HLA-A*30、Cw*06、DRB1*07、DQBC*0201基因频率显著增高,其中家族史阴性患者HLA-A*30、Cw*06、DRB1*07、DQBC*0201基因频率显著增高,但家族史阳性患者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A*30、Cw*06、DRB1*07、DQB1*0201等位基因与北方汉族泛发型白癜风相关,可能是其易感基因或与泛发型白癜风的易感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