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12篇 |
免费 | 673篇 |
国内免费 | 43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7篇 |
儿科学 | 148篇 |
妇产科学 | 37篇 |
基础医学 | 470篇 |
口腔科学 | 119篇 |
临床医学 | 1789篇 |
内科学 | 987篇 |
皮肤病学 | 71篇 |
神经病学 | 631篇 |
特种医学 | 66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8篇 |
外科学 | 748篇 |
综合类 | 3609篇 |
预防医学 | 1322篇 |
眼科学 | 155篇 |
药学 | 1595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1680篇 |
肿瘤学 | 2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274篇 |
2022年 | 293篇 |
2021年 | 337篇 |
2020年 | 262篇 |
2019年 | 276篇 |
2018年 | 319篇 |
2017年 | 190篇 |
2016年 | 239篇 |
2015年 | 276篇 |
2014年 | 589篇 |
2013年 | 593篇 |
2012年 | 695篇 |
2011年 | 856篇 |
2010年 | 720篇 |
2009年 | 716篇 |
2008年 | 726篇 |
2007年 | 680篇 |
2006年 | 592篇 |
2005年 | 693篇 |
2004年 | 634篇 |
2003年 | 567篇 |
2002年 | 476篇 |
2001年 | 488篇 |
2000年 | 362篇 |
1999年 | 321篇 |
1998年 | 218篇 |
1997年 | 203篇 |
1996年 | 187篇 |
1995年 | 191篇 |
1994年 | 193篇 |
1993年 | 134篇 |
1992年 | 148篇 |
1991年 | 134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124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74篇 |
1986年 | 71篇 |
1985年 | 56篇 |
1984年 | 56篇 |
1983年 | 51篇 |
1982年 | 34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10篇 |
1976年 | 5篇 |
1963年 | 6篇 |
196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贾文杰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3,(22):186-189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应用不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87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Harris评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症状指标均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是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指标层面评估,半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更佳,但从长远疗效的角度分析该术式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可见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 相似文献
992.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建立UC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治疗UC的中药共计114味,使用频次1461味次;所用药物种类以补益药、清热药、理气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最多,占总体用药的70.02%;其中药味以甘、苦、辛为主... 相似文献
993.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外科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约占肠梗阻的20%-40%,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外科临床常见的是后天性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是指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性肠梗阻。常由于腹内炎症,创伤,出血,肿瘤等术后粘连所致,尤以阑尾化脓穿孔,胃肠破裂穿孔,腹腔出血居多。此类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且再次手术不能避免再粘连,梗阻。因此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相当重要。现将我院2006—2010年共收治术后粘连性肠梗阻6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制备具有肝靶向特性的丝裂霉素(mitomycinMM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olybutylcyanoacrylate,PBCA)纳米粒(MMC-PBCA-NP),并优化制备工艺,使其具有一定的缓释药物特征。方法用乳化聚合法合成MMC-PBCA-NP,用U7(76)表安排实验进行均匀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纳米粒径及其分布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粒形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65nm处测定纳米粒中MMC含量。结果TEM镜下,纳米粒呈圆形,无粘连,粒度分析仪测定平均粒径为79.89nm,跨距(span)为1.60,纳米制剂的载药量与包封率分别为6.58%与79.03%,远高于国外同类研究的报道,稳定性实验表明,于室温避光条件下,样品储存3个月,载药量与粒径无明显变化。体外累积释药实验表明,前12h释药达22.58%,稍有突释效应,随后基本呈线性关系,缓释达96h。结论该纳米制剂具有较好物理性能与体外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996.
997.
银杏内酯对三种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对3种模型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AICI)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大鼠全脑缺血(GI)模型,以尼莫地平及银可络为阳性对照组,观察银杏内酯对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血液流变学指标、脑生化指标、神经行为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等的影响.结果银杏内酯降低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大鼠的脑含水量及脑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神经行为,减少其脑梗塞灶体积,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LA水平;降低全脑缺血大鼠的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脑组织神经细胞缺血后病理改变.结论银杏内酯可改善脑缺血状态,对抗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真菌感染危险因素与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特征和诱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耐药性,从而对医院真菌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控制。方法对医院2007年9月-2010年6月送检的489份患者痰液、胸腹水、尿液、粪便及血液等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489例患者共检查出真菌72株,阳性率为14.72%,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占70.83%,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3.89%;恶性肿瘤放化疗、抗菌药物的滥用,激素及侵入性操作等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真菌对所试药物伊曲康唑(ITC)、两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NYS)、酮康唑(KET)、益康唑(ECO)、咪康唑(MIC)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尤其是ECO和KET,耐药率高达23.61%和26.39%,NYS和MIC的耐药率>12.00%。结论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防止滥用,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掌握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引起感染的真菌及耐药性,可以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