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增生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染,少部份可通过间接物体传染,潜伏期平均为2~3月,尖锐湿疣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尖锐湿疣与HPV6、11、16、18、31、33型感染有关,其中HPV16、18型有高度致癌性,因此早期诊断尖锐湿疣并及早治疗十分必要,近期我科发现2例非性接触传染的肛周巨大尖锐湿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研究细胞表面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I(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 I,β-1,4-GalT-I)在免疫突触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活化Jurkat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β-1,4-GalT-I的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β-1,4-GalT-I在Jurkat细胞活化前后的表达与定位;将Jurkat细胞与SEB负载的Raji细胞共培养以构建Jurkat-Raji细胞免疫突触,观察β-1,4-GalT-I在免疫突触中的定位。结果:β-1,4-GalT-I mRNA表达水平随着Jurkat细胞的活化逐渐增高,在细胞活化后36小时达到高峰;活化后细胞表面β-1,4-GalT-I分子的表达较静止状态高;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在活化的Jurkat细胞表面及Jurkat-Raji细胞免疫突触部位β-1,4-GalT-I表达信号增强且其分布发生重排和簇集,且与CD3分子共定位,与CD28分子部分共定位。结论:Jurkat细胞表面的β-1,4-GalT-I分子参与了免疫突触的形成。  相似文献   
55.
薛琴  马骢 《医学综述》2013,(16):2883-2886
叶酸在一碳单位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嘌呤核苷酸、胸腺嘧啶合成及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时再甲基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以上途径中断会影响DNA合成和稳定性,并影响染色体甲基化,导致营养缺乏和疾病发生。该文介绍了叶酸、一碳单位代谢与抑郁症、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之间的关系,简述了叶酸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与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在输卵管堵塞治疗中予以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66例输卵管堵塞患者,以2014.8~2015.8为样本选取时段,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予以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的33例患者为实验组,予以常规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实验组患者的通畅率明显较高、总畅通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妊娠率明显较高,2组比对数据差异均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输卵管堵塞治疗中予以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疗效确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沉思及其亚型冥思与反思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7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沉思反应量表对抑郁症状和沉思进行评估,根据治疗后抑郁症状程度分为治愈组与未治愈组,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沉思差异以及基线期沉思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HAMD、沉思以及冥思的分组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愈组在治疗前后沉思及冥思评分均低于未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愈组与治愈组HAMD、沉思、冥思与反思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阶层logistic回归分析示,治疗前沉思得分对治疗效果有预测作用(OR=1.008,95%CI:1.017~1.131);冥思得分对治疗效果有预测作用(OR=1.208,95%CI:1.065~1.371)。结论基线期沉思及冥思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的疗效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8.
临床上,急性重症心肌炎的诱发因素与肠道弯曲菌相关的报告较少见.笔者在某医院进修时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正>主题墙面创设在每个主题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创设主题墙时都喜欢借鉴网络或是同行的好经验,而借鉴后的主题墙却变得惊人的相似。那如何解放教师的双手和大脑,将主题墙的创设发挥出最大化的教育价值呢?我认为应该把创设主题墙的权利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墙面的主人,而教师只需做好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就好,即让幼儿在创设的过程中学习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下面以大班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为例,带你一起走进幼儿的春天,感受不一样的墙面之美!  相似文献   
60.
藿香最早的文献出处可追溯到东汉杨孚《异物志》,作为药名在本草中单列一条始见于宋朝《证类本草》。长期以来的历史,形成了土藿香与广藿香二者临床并用的局面,阐释二者的区别,厘清二者的入药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和历代本草古籍及名家医著,对土藿香与广藿香相关古籍记载进行了研究。发现藿香入药最早见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广泛应用于临床则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藿香正气散为代表。藿香产于东南亚,后移栽于岭南,从香料演变为中药,在清代温病学派盛行时期,更是成为重要中药,于明代定名为"广藿香",以示道地。广藿香之名最早见于明代王肯堂《医学穷源集》,比此前观点所认为的首见于民国《增订伪药条辨》提前了300多年。与之相对的江浙一带产生土产藿香,最终定名土藿香。二者历史上共同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