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MRI(BOLD-fMRI),探索帕金森病(P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可能存在的异常。材料与方法对68例PD患者和3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BOLD-fMRI检查。分析PD组与正常对照组标准化脑功能低频振荡幅度(mALFF)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在双侧辅助运动区、中后扣带回、楔前叶、海马、海马旁回、外侧苍白球、背侧丘脑、小脑前叶以及右侧局部初级运动皮层、岛叶、尾状核、壳核、小脑后叶等广泛区域mALFF值显著减低(P〈0.05,AlphaSim校正),在双侧前额叶、顶叶及颞叶的广泛外侧皮层、左侧枕叶初级视觉皮层等区域mALFF值显著增高(P〈0.05,AlphaSim校正)。结论 P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存在广泛异常,主要表现为PD患者在运动调节相关脑区、默认网络关键节点、边缘系统等部位神经元活动减弱,在前额叶、顶叶、颞叶的广泛外侧皮层以及初级视觉皮层等部位神经元活动增强。  相似文献   
12.
背景:工作记忆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认知障碍之一,但检查方法不同常常导致结果不一致。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工作记忆障碍检查的敏感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对本院帕金森病和锥体外系疾病诊疗中心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30例)进行研究,排除继发性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正常对照组(30例)选择同年龄段健康老年人,无头痛,头晕。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严重心、肺、肾脏疾病。方法:对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Zung量表评分,本顿视觉保持测验及仿Smith工作记忆软件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成绩。②空间工作记忆检查正确率。③物体工作记忆检查正确率。结果:帕金森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智能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别。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成绩帕金森病组[(21.00&;#177;4.81)分]与对照组[(22.96&;#177;4.84)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034,P&;gt;0.05)。帕金森病患者空间工作记忆成绩[(76.95&;#177;14.4)%]较对照组[(91.00&;#177;6.77)%]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806,P&;lt;0.01)。帕金森病患者物体工作记忆成绩[(67.06&;#177;7.95)%]与对照组[(72.70&;#177;8.1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081,P&;gt;0.05)。结论:仿Smith工作记忆软件检查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工作记忆障碍,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检查未发现异常。提示仿Smith工作记忆检查软件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药物对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环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培高利特+美多芭组和美多芭组共25例受试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在无刺激、含刀豆蛋白A (ConA )或含培高利特的不同培养方式下,分泌IL-6和TNF-α的浓度. 结果 IL-6分泌水平在ConA刺激下, 培高利特+美多芭组和美多芭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培高利特+美多芭组显著高于美多芭组 (P<0.05);培高利特刺激下,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α浓度培高利特+美多芭组在ConA刺激下较无刺激和培高利特刺激均显著增高(P<0.01);且不同培养基培养后,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 结论药物治疗的PD患者PBMC分泌IL-6的能力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培高利特可能通过改善和恢复帕金森病患者PBMC分泌 IL-6能力发挥治疗作用,同时不增加TNF-α的分泌,而后者可能对神经系统具有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19例单侧或伴中轴受累(改良Hoehn-Yahr分级1和1.5期)不伴痴呆的帕金森病患者( PD组)及38例正常者(对照组),行MRI检查,测量黑质致密带( SNc)、黑质、中脑宽度和面积,并计算其比值。两组年龄分别为(62.0±8.1)和(62.1±7.0)岁。 PD 组右侧 SNc 宽度[(1.66±0.77)mm,对照组(2.18±0.68)mm;P=0.012)]、双侧SNc宽度/黑质宽度值(左侧0.23±0.09、右侧0.24±0.09,对照组左侧0.28±0.07、右侧0.30±0.07;左侧P=0.049,右侧P=0.012)较对照组小,黑质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D组左侧黑质宽度、右侧SNc宽度/黑质宽度值与年龄呈负相关,左侧SNc宽度/黑质宽度值、双侧SNc及左侧黑质面积、右侧SNc面积/黑质面积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性别、简明精神状态量表、受教育年限、疾病严重程度、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和焦虑抑郁状态无明显相关。单侧受累的帕金森病患者双侧黑质均已发生形态学改变,且随病程延长、宽度及面积减小更加明显。采用MRI测量SNc及黑质的宽度和面积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监测有一定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检查方法对帕金森病(PD)患者工作记忆障碍的敏感性。方法:对确诊的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Zung量表评分、本顿视觉保持测验及仿Smith工作记忆软件检查。结果: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智能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成绩在PD组(21.00±4.81)与对照组(22.96±4.84)差异无显著性(t=0.0034,P>0.05)。PD患者空间工作记忆成绩(76.95%±14.4%)较对照组(91.00%±6.77%)显著降低(t=3.806,P<0.01)。PD患者物体工作记忆成绩(67.06%±7.95%)与对照组(72.70%±8.1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0081,P>0.05)。结论:仿Smith工作记忆软件检查显示PD患者存在工作记忆障碍,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检查未发现异常,提示仿Smith工作记忆检查软件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 患者男 ,34 岁. 主因"渐进性四肢舞动 3 年余"于2019年3月入院.患者于2016年底逐渐出现右下肢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后进展至右上肢,伴频繁咬舌.当地医院行肌电图检查示周围神经病变,左小指展肌、左拇短展肌及右胫前肌呈神经源性损害.血涂片示: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镁和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镁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检测偏头痛发作患者及健康对照组手术后或肿瘤疼痛( 疼痛组) 患者血清镁和红细胞镁水平,同时给予偏头痛患者静脉注射潘南金( D L门冬氨酸钾镁) 并观察其反应。结果 偏头痛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及疼痛组血清镁和红细胞镁均明显降低。经潘南金治疗后具有较低血清镁( < 0 .76 m mol/ L) 及红细胞镁( <135 m mol/ L) 水平的偏头痛患者症状缓解较血清镁( ≥076 m mol/ L) 及红细胞镁( ≥135 m mol/ L) 水平较高的偏头痛患者缓解明显。结论 血液中镁的浓度对偏头痛发作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发病机制。通过补充镁可缓解偏头痛发作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抗焦虑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伴失眠的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4例伴失眠的神经性皮炎患者,按就诊前后顺序以单双数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共同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其中联合组同时给予口服帕罗西汀10 mg/d共8周治疗,于治疗8周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神经性皮炎主要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评分.最后共67例患者完成观察.结果 联合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4.3%(19/35)、53.1%(17/32),总有效率分别为82.9%(29/35)、81.3%(26/3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痊愈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15.8%(3/19)、47.1%(9/17).联合组痊愈后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治疗8周后联合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他克莫司软膏可以安全用于神经性皮炎.抗焦虑治疗可降低伴失眠的神经性皮炎的复发率,同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疾病控制仍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然而何时进行药物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目前仍有争议[1].多数的观念认为,在早期症状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时,可以推迟对症治疗以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2].近期的药物临床研究提示,早期使用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有可能改善PD患者的远期结局[3-5];早期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RA)在一定时期内可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6];左旋多巴仍然是对症治疗的“金标准”,但远期运动并发症仍然困扰着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主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卒中(vertebro-basilar arterial ischemic stroke,VBaIS)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分析,阐明早期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主干缺血性脑卒中(mVBaIS)的方法及准确性.方法对65例VBaIS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将"意识障碍"、"病情进展"、"临床多病灶表现"作为mVBaIS的"临床诊断标准";将MRI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同时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22分及自理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评分<35分作为确诊mVBaIS的"金标准",利用四格表法分析"临床诊断标准"诊断mVBaIS的准确性.结果 "临床诊断标准"诊断mVBaI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期值及阴性预期值分别为77.7%、100.0%、90.7%、100.0%、86.3%.结论通过临床观察的方法可以早期预测mVBaIS,"临床诊断标准"对mVBaIS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