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rs3918242位点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使用PubMed数据库检索2011年4月以前相关文献,按纳入标准搜索研究MMP-9 rs3918242 C/T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相关的文献,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有4 124例肿瘤患者和4 728名对照个体被纳入当前荟萃分析。分析表明MMP-9 rs3918242 C/T多态性与整个肿瘤易感性无显著相关(等位基因比 P = 0.378, OR= 0.94, 95% CI:0.83~1.07),但在肿瘤分层分析中发现MMP-9突变型等位基因T显著降低了肺癌(P =0.026, OR=0.70,95%CI:0.51~0.96)和结直肠癌(P = 0.016, OR=0.80,95%CI:0.66~0.96)的易感性。 结论 MMP-9 rs3918242 C/T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和肺癌易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恶性高热患者与普通麻醉手术患者体温、血清钙及肌酸激酶 (CK)等变化。方法 :对 6例恶性高热患者及 12例对照病人进行体温、血清钙及肌酸激酶等测定。结果 :恶性高热的发生与病变类型及年龄无关 ;血清钙及肌酸激酶显著升高是恶性高热的重要指标。结论 :恶性高热是一个独立性疾病 ,麻醉用药是诱因 ,血清Ca2 + 、CK显著升高是其重要指标 ;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病变类型及季节 (室内 )温度无明显关系。镇静止惊是治疗MH的关键步骤 ,治疗中严禁补钙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癌瘤颈淋巴结转移的部分规律及其与颈淋巴清扫术间的关系。方法 对250例行颈淋巴清扫联合根治术的口腔颌面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口腔颌面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18.8%,其中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3.4%,腺上皮源性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9.6%,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8.4%,漏诊率为9.1%。结论 鳞状上皮细胞癌比腺上皮源性癌更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阳性的颈淋巴结应实施颈淋巴清扫术,对N0期颈淋巴结应采取适时监测,当其转为阳性时可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调查肺癌住院患者的生命质量,探讨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肺癌患者120例,发放调查问卷;采用EORTC QLQ-C30中文版和肺癌特异模块QLQ-LC13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以患者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为因变量,进行肺癌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79.2%。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子女数量、吸烟、饮酒、肿瘤分期、肿瘤是否转移、是否伴随其他疾病和化学治疗次数与生命质量不同领域得分相关(P<0.05)。年龄较小(<50岁)的患者食欲缺乏(β=-8.266)、腹泻(β=-5.263)和咽下困难(β=-6.307)症状得分较高;女性的认知功能领域得分低于男性(β=-11.270),恶心呕吐(β=11.725)和食欲缺乏(β=17.090)症状领域得分高于男性;肿瘤分期晚(Ⅳ期)者腹泻症状重(β=2.070);无职业者腹泻症状重(β=7.130);化学治疗次数多(6次以上)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β=5.871);伴随其他疾病的患者总健康状况(β=-17.239)较差,且周围神经病变(β=11.970)和胸痛(β=11.061)症状较重;吸烟者气促症状较明显(β=21.151),饮酒者便秘症状较明显(β=13.525);肿瘤转移者的角色功能领域得分高(β=15.039)。居住地与多个生命质量领域得分相关,上海地区患者生命质量较好。子女数量多(≥2个)的患者不易发怒,情绪更稳定(β=10.078)。结论 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其身体状况与情绪心理状况都需要得到关注,有必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与心理疏导,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透明质酸钠和醋酸强的松龙对兔颞下颌关节表面的作用。方法:在20只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的右侧颞下颌关节下腔分别注射透明质酸钠和醋酸强的松龙。术后第1,3,7,14d分批处死各组白兔,将标本处理后用扫描 镜观察发现醋酸强的松龙使髁突表面和关节盘下腔面的表面凝胶样物质分布不均匀,出现部分区域表面凝胶样物质减少甚至消失,部分区域凝胶样物质聚集成因;而透明质酸钠不改变关节表面凝胶样物质的  相似文献   
36.
失眠症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患者常伴有严重的主观认知功能障碍,但客观认知功能测试显示他们并不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神经影像、神经生物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示,失眠症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认知功能损害的客观证据。本文对失眠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进行阐述,并介绍在神经影像、神经生物化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潜在的认知功能损害的证据,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7.
睡眠对维持良好的情绪非常重要,睡眠剥夺会导致个体负性情绪的增加、正性情绪的减少.本文回顾了近年有关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影响的文献,尝试从睡眠对大脑情绪回路、快速眼动睡眠、情绪信息加工以及能量供给和情绪背景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归纳总结,力图深入理解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38.
1999年2月以来,我们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配合服用中成药肾石通冲剂治疗肾结石37例,同时观察了肾石通冲剂对肾结石患者碎石前后血、尿β2-MG含量变化的影响,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全部为住院患者,参照有关资料[1]确诊为肾结石(单侧).B超显示结石大小≤1.0 cm×0.6 cm,无肾盂积水;首次接受ESWL治疗,无ESWL禁忌症;碎石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透、心电图均正常;尿常规:血细胞<++,蛋白质<+,镜检无脓细胞.将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ESWL后配合服用肾石通冲剂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ESWL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共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最大56.5岁,最小11岁;病程6 h~1年;左肾结石22例,右肾结石15例.对照组共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13.3岁;病程1 d~9个月;左肾结石18例,右肾结石17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索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高校43名本科生,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n=23)和正常睡眠组(咒=20),因正常睡眠组有2人未参加后测任务,1人前测数据丢失,故正常睡眠组最终纳入被试17人.睡眠剥夺组在前测结束后进行睡眠录剥夺(22:00~次日08:00).正常睡眠组不做干预.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选取正、中、负性图片共216张(前测108张,后测108张;每类图片36张),通过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考察两组被试在前后2次测试中主观情绪的变化以及整晚睡眠剥夺对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结果 睡眠剥夺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图片的评分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存在负性偏倚,睡眠剥夺组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睡眠组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控制协变量主观情绪后,睡眠剥夺造成的对中性图片愉悦度评分上的负性偏倚依然存在;睡眠剥夺组被试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评分大于正常睡眠组(P<0.05).结论 睡眠在情绪评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睡眠剥夺可导致个体对中性刺激的评估发生负性偏倚.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军校医学生的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提高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237名一至四年级军校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和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2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军校医学生PSQI平均得分为(5.78±2.26)分,MPATS平均得分为(38.65±11.32)分;女性比男性军校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更差[(6.12±2.11)分vs (5.49±2.35)分,P<0.05];三年级军校医学生MPATS得分最高[(42.51±10.81)分];军校医学生PSQI总分与MPATS总分呈正相关(r=0.280,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机成瘾对军校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过度使用手机对军校医学生睡眠质量有不良影响,女性受影响更大;应加强三年级军校医学生的手机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