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探讨舌根癌全舌切除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例舌根癌患者分别行保留少量舌根组织的全舌切除加游离腹直肌肌皮瓣舌再造术及全舌、会厌切除加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全舌再造术。结果:两种皮瓣均可有效修复全舌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再造舌的形态满意。2例病例均获成功,19个月后复查皮瓣成活良好且肿瘤无复发,保留部分舌根患者语音及进食恢复较好。结论: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及游离腹直肌肌皮瓣均可作为全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保留舌根与否及保留组织的多少对再造舌术后的功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建立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超声造影的图像特征。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绘制各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ric,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准确度等评价指标。结果: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最长径缩小率、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e velocity,PSV)、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弹性评分、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是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肿瘤最长径缩小率,PI和SR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模型ROC曲线下面积是0.95,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74%、93.94%、85.71%,较单因素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多模态超声的多因素回归模型能较好地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3.
134.
【摘要】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探讨白芍总苷在寻常性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IL-17、IL-23 mRNA的表达量;对42例银屑病患者应用白芍总苷4周后及23例应用8周后外周血IL-17、IL-23 mRNA的表达量进行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IL-17 mRNA的ΔCt值分别为-5.32 ± 0.80、2.79 ± 0.76;IL-23 mRNA分别为-5.43 ± 0.68、-3.77 ± 0.86,两组比较,均P < 0.05);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水平与PAS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0.52,均P < 0.05)。经白芍总苷治疗4周后,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及PAS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7 mRNA的ΔCt值分别为-2.24 ± 0.61、-5.30 ± 0.78;IL-23 mRNA分别为-1.97 ± 0.74、-5.44 ± 0.68;PASI分别为5.8 ± 2.7、9.4 ± 4.2,两组比较,均P < 0.05);治疗8周后,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及PASI比治疗4周后明显降低(IL-17 mRNA的ΔCt值分别为-1.51 ± 0.78、-2.21 ± 0.59;IL-23 mRNA分别为-1.27 ± 0.81、-1.89 ± 0.72;PASI分别为3.8 ± 1.8、7.3 ± 2.5,两组比较,均P < 0.05)。 结论 IL-17和IL-23可能参与了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应用白芍总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后,IL-17和IL-23 mRNA表达水平下降,且PASI降低。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超声评分与X线分级、临床指标的关联性,探讨肺部超声对NRDS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肺部超声检查的80例新生儿,其中NRDS 44例,对患儿进行肺脏超声评分(LUS)。前胸壁和后胸壁评分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LUS与胸部X线分级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与氧合指数(PaO2/FiO2)及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44例患儿的LUS总分平均为(18.89±10.43)分,后胸壁LUS平均为(8.59±3.14)分,显著高于前胸壁的(4.70±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胸部X线分级越高,LUS越高,LUS与胸部X线分级呈正相关(r=0.924,P<0.05)。LUS总分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24,P<0.01),与PEEP呈正相关(r=0.662,P<0.01)。 结论肺部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LUS与胸部X线分级呈正相关,其可作为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RHEpo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欲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Ⅲ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放疗前1周给予RHEpo3万U,皮下注射,每周1次,至放疗结束。放疗用6MVX射线进行三维适形照射,DT1.8~2.0Gy/次,每周5次,中位剂量为DT64Gy。对照组行单纯三维适形照射,照射野和剂量同试验组,中位剂量为DT65Gy。结果放疗DT20Gy时,试验组完全消退率(CRR)6.7%(2/30),对照组CRR6.7%(2/30)(χ2=0.2679,P=0.6048);放疗DT40Gy时,试验组CRR33.3%(10/30),对照组CRR16.7%(5/30)(χ2=2.2222,P=0.1360);放疗结束时,试验组CRR50.0%(15/30),对照组CRR26.7%(8/30)(χ2=3.4548,P=0.0631);放疗后1个月,试验组CRR63.3%(19/30),对照组CRR36.7%(11/30)(χ2=4.2667,P=0.0389);放疗后6个月,试验组CRR66.7%(20/30),对照组CRR40.0%(12/30)(χ2=4.2857,P=0.0384)。两组在血液学毒性方面有统计学差异(χ2=8.1481,P=0.0043)。结论RHEpo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明显提高Ⅲ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血液学毒性轻微,并可预见能延长患者的远期生存,值得临床上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7.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癌变(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为一种隐匿的可以侵犯口腔、有时也可侵犯咽部的慢性疾病.本病的临床特征是在粘膜下可扪到纤维条索,特别是在颊部粘膜,其次是粘膜弥散性发白,呈皮革样硬度,舌乳头消失.口腔粘膜硬化,引起牙关紧闭和不能进食[1].翦新春等在中国大陆地区于1985年首次报道2例[2].  相似文献   
138.
我们对6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44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进行了血清FT_3、FT_4及STSH检测,并与正常人作了对照,探讨了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1)正常对照组:选择健康职工和献血员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岁~51岁。(2)慢性肝病组:共106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慢性乙型肝炎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16岁~62岁。其中病毒性肝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究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对结直肠癌侵袭、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进行外科手术肿瘤切除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DR1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结肠上皮细胞和结直肠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DDR1蛋白表达水平。随后结直肠癌上皮细胞分为转染DDR1阴性干扰片段组(DDR1-NC)、转染DDR1干扰片段组(DDR1-siRNA)、过表达DDR1无关片段组(OVE-NC)和过表达DDR1组(OVE-DDR1),Western blot检测DDR1、IL-6、p-STAT3和EMT相关蛋白表达变化。Trasnswell检测结直肠癌细胞侵袭情况。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DDR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79,P<0.05)。与人结肠上皮细胞相比,结直肠癌细胞DDR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0、8.398、4.977、5.253,P<0.05)。与DDR1-NC组...  相似文献   
140.
<正>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调控基因表达,高度保守的非编码miRNA(21~24nt),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1]。从细胞分泌到外周血的miRNA称为循环miRNA,它们在正常人和各种疾病患者体内的表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稳定的存在于外周血中,从而具有诊断相关疾病的内在潜能[2]。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