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91.
实验结果发现白果内酯预处理可以降低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梗死面积;下调水通道蛋白1,4 mRNA在水肿脑组织中的表达,继而抑制其合成,特别是在缺血的早期阶段(8 h);抑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减轻反应性胶质增生。说明白果内酯可通过抑制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292.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140例140眼,随访1mo记录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手术效果、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及角膜内皮密度。结果:(1)初次手术成功率100%,1mo复发率为0.71%,随访期间未发现感染性眼内炎及持续性切口渗漏等并发症;(2)手术时间20~95(平均46min);(3)住院时间3~39(平均7)d;(4)91.43%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最佳矫正视力为0.7,术前、术后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5)眼压:术后1d眼压与术后5d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眼压与术后1mo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d与术后1mo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6)角膜内皮密度(个/mm2):术前2735.49±319.28,术后1mo2694.14±354.0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293.
80岁以上高龄患者治疗性ERCP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治疗性ERCP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80例80岁以上ERCP手术患者资料,统计病因及合并症,计算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最高年龄94岁 51例伴随有心血管疾病等合并症(63.8%) 43例为恶性胆管狭窄(53.8%).治疗总有效率96.3%(77/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10/80).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并发症率18.6%(8/43),明显高于胆总管结石的5.6%(2/36,P<0.05) 但是有心肺等系统合并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不比单纯胆胰疾病患者的高(11.8%比13.8%,P>0.05).结论 80岁以上高龄不应该作为治疗性ERCP的禁忌证 治疗性ERCP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肯定的 高龄患者ERCP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与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未必有关联.  相似文献   
294.
在创建教育部、财政部和山东省的医学影像学品牌专业的过程中,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拓宽实习与就业渠道,以实习带动就业,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医学院.  相似文献   
295.
病例1 男,28岁.因昏迷20 h入院.颅脑CT、X线示:颅内金属异物.术中见:枕外粗隆中线偏左有一直径约1cm不规则创口,有坏死脑组织外溢及骨碎片.探查伤道周围脑组织大片坏死,左颞顶部大片硬膜下血肿,清除伤道内坏死脑组织、血肿、碎骨片,清创至4 cm深时见金属物随坏死脑组织和血块流出,其直径约1 cm,形状不规则,外衬黄铜色金属,伤道内止血后放置引流,再行脑室外引流引出脑室内积血.术后患者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术后金属物经公安机关鉴定为六四手枪子弹.  相似文献   
296.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隐股交界处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5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均行传统造影及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顺行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手术方式,并通过手术中所见及术后随访评价术前检查的准确性。结果35例患者46条患肢术前两种造影方法均获成功,确诊率为100%,4条患肢为单纯性大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0条患肢为股深静脉1度反流,25例2~3度反流,7例4度反流。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置管隐股交界处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全程显影效果好,显影速度快,造影剂用量少,患者痛苦轻,确诊率高,对手术方案制定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7.
目的研究剖腹探查在高原地区腹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以提高剖腹探查的阳性率。方法临床入选411例腹部外伤患者,分别分析剖腹探查阳性患者组与剖腹探查阴性患者组的白细胞计数及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水平以及主要的临床表现情况。结果本研究探查阴性率为40.88%,探查性阳性率为59.12%,其中肝脾破裂62例,肠破裂51例,后腹膜血肿50例,肠系膜裂伤及血肿49例,肠挫伤31例,病死率为1.94%。在白细胞计数方面,探查阴性组与探查阳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水平方面,探查阴性组与探查阳性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且阳性组要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而在腹内脏器疝出和腹痛临床表现方面,探查阴性组与探查阳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气腹、休克、腹穿阳性、腹膜炎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方面,探查阳性组明显较探查阴性组发生率高(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气腹、休克、腹穿阳性、腹膜炎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方面可能为临床选择剖腹探查提供一定的依据,据此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损伤。  相似文献   
298.
外源性一氧化氮对骨肉瘤细胞株HOS生长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外源性一氧化氮对骨肉瘤细胞株(HOS)体外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NP(Sodium Nitroprusside,硝普纳)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OS细胞株,经细胞作用产生外源性一氧化氮,通过Griess比色法、MTT比色法,观察HOS细胞株一氧化氮的产生量及对细胞株生产情况的影响。结果:随着SNP浓度的增加,HOS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量逐渐增加而细胞存活数量逐渐减少,以SNP200  相似文献   
299.
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爱民  秦斌  李玉华 《医学争鸣》2001,22(4):350-352
目的 研究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58例支气管肺癌手术治疗,其中51例行主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成形术,7例行主支气管及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成形术。结果 4例患者术后1a肿瘤复发,1例术后4a复发,分别再次手术,53例术后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2/53),52%(24/46)和47%(16/34),结论 肺叶袖状切除,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既可全部切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成质量,远期疗效良好,可作为外科治疗肺癌的常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300.
目的 研究T细胞相关炎症因子与帕金森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纳入41例确诊的早期PD患者(病程<5年、Hoehn-Yahr分期≤Ⅱ期),选择3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神经变性病患者作为对照,测定两组外周血中T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7A(IL 17A)、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