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Mayo Ⅲ级下腔静脉癌栓(inferior vena cava tumor thrombus,IVCT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手术技术及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例肾癌合并Mayo Ⅲ级(美国Mayo医学中心分级法)IVCTT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8~77岁,平均(58.0±18.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5.2~30.8 kg/m2,平均(22.7±4.4) kg/m2。8例患者的肿瘤均位于右侧,肿瘤直径(7.9±2.5) cm。行开放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者5例,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者3例,其中1例患者行中转开放手术。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72~567 min,平均(370.3±101.6) min。下腔静脉阻断时间17~55 min,平均(41.0±12.1) min。术中出血量200~3 000 mL,平均(1 181.3±915.7) mL。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者5例,输入量800~2 000 mL,平均(850.0±783.8) mL。术中输注血浆者3例,输入量400~1 000 mL。术后住院时间9~23 d,平均(14.1±4.0) d。8例患者中4例因术中发现癌栓侵犯下腔静脉壁而行下腔静脉壁切除术。8例患者术前血肌酐值60~101 μmol/L,平均(76.4±15.3) μmol/L,术后1周血肌酐值74~127 μmol/L,平均(100.8±21.1) μmol/L。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6例,肾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1例,Fuhrman分级为Ⅲ级6例、Ⅳ级1例,尤文肉瘤(Ewing’s sarcoma)1例。8例患者中,5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均为ClavienⅡ级并发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1.3个月。术前未发现远处转移的7例患者中,出现远处转移1例,为肺转移。结论: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治疗Mayo Ⅲ级下腔静脉癌栓较为有效、安全。Ⅲ级静脉癌栓延伸范围广,手术技术难度较大,充分的术前准备、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操作经验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2.
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随着肾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免疫抑制药物研发的不断发展,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期也有所延长.但是同时,肾移植患者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也逐渐引起重视,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感染后造成肾移植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FH-deficient RCC)伴瘤栓的诊治经验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6例FH-deficient RCC伴瘤栓患者的病例资料, 男4例, 女2例。年龄22~57岁, 其中<40岁2例。肿瘤位于左侧5例, 右侧1例。肿瘤最大径8(4.8, 14.0)cm。完善增强CT等相关检查后行手术治疗。本组6例中, 1例行开放手术, 术中发现下腔静脉粘连重, 仅姑息切除左肾;余5例中, 1例行后腹腔镜根治性右肾切除术+瘤栓切除术, 1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左肾切除术+瘤栓切除术, 3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左肾切除术+瘤栓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293(185, 366)min。2例术中需要阻断腔静脉, 阻断时间分别为13 min和28 min。肾肿瘤和瘤栓病理诊断为FH-deficient RCC。病理检查:大体标本切面为灰白、灰黄色, 实性, 常伴坏死, 局灶可见囊腔;镜下观察见肿瘤广泛累及肾实质, 肿瘤呈乳头状、筛状和管囊状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检查FH(-), 2SC(+)。术后住院时间8(4...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术式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治疗妇科手术后膀胱阴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4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2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有妇科手术史:其中行子宫全切术10例,行盆腔肿物切除术1例,行膀胱电切术1例。从手术损伤致出现阴道漏尿的病程为5~12个月,平均8.4±2.9个月。膀胱镜检查测量瘘口直径0.3~2cm,平均(1.1±0.6)cm。12例均为单发瘘口。结果:6例患者行经阴道途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05.0±32.0)min,平均术中出血(4.5±1.2)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0±1.5)d。6例患者术后6个月未见复发;3例患者行经腹腔镜途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45.3±192.3)min,平均术中出血(83.3±28.9)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3±3.2)d。2例随访6月未见复发,1例术后6月发生膀胱阴道瘘复发,行二次手术修补;1例患者采用开放经腹腔途径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手术时间为234min,术中出血200mL,术后住院时间40d。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予定期换药治疗后好转,随访6月未见复发;1例患者发生Studer原位新膀胱阴道瘘,采用经腹经阴道联合途径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为224min,术中出血100mL,术后住院时间20d,随访6月未见复发;1例患者因瘘口较小采用膀胱镜下膀胱阴道瘘口电凝术,手术时间为10min,术中出血2mL,术后住院时间2d,术后出现不自主漏尿,复查膀胱镜仍可见膀胱后壁瘘口,遂留置尿管1月,1月后行经阴道膀胱阴道瘘修补术,随访6月未见复发。结论:妇科手术导致的膀胱阴道瘘可以通过手术修补治愈。经阴道修补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较快。对于能够经阴道显露、分离及缝合的膀胱阴道瘘尽可能行经阴道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115.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12例单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其中8例有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史)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取净结石,无一例术中改行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为50~210min,平均120min。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B超,平均随访7月,肾积水均减轻。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效果确切,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尤其适合于既往需要行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的病例,并可望替代传统的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多原发癌合并肾癌的治疗及预后,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 回顾性研究两个中心的27例多原发癌合并肾癌资料,包括多原发癌的病种及具体治疗方法、各原发癌的间隔时间等,同时随访生存情况,包括复发、转移及存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两种原发癌的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内为同时性多原发癌,6个月以上为异时性多原发癌。对病例进行简单的风险分层:多原发癌中只要有一种恶性肿瘤分期在Ⅲ期及以上者定义为高风险,否则为低风险。结果: 本组27例患者中,男20例,女7例。第一原发癌(首发癌)年龄42~82岁,平均(61.3±11.7)岁;发现肾癌时年龄43~87岁,平均(66.0±11.3)岁。首发癌与第二原发癌中位间隔时间18个月(0~360个月)。27例患者中二重癌21例,三重癌4例,四重癌2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7例,同时性多原发癌10例。肾癌合并的多原发癌中以累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最为常见,具体为膀胱癌、肺癌、结肠癌。从最后一种原发癌开始计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2~156个月),有14例存活,死亡的13例中有11例与肿瘤相关。肿瘤分期是预后的影响因素,有一种肿瘤分期在Ⅲ期及以上者(高风险组)预后相对较差。结论: 多原发癌合并肾癌相对少见,治疗过程中应对各肿瘤进行标准化治疗,预后主要取决于各肿瘤中分期最高者,简单风险分层显示高风险组预后更差,此种分层方法可能对预测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