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9篇
  3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根治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三联疗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0月~2013年2月大庆龙南医院院心内科住院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阳性的冠心病患者10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根治Hp三联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疗程为7天,研究期为6个月。研究对象在试验前后检测血脂、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并通过肱动脉内径变化S1进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TC)、TXB2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TC:(4.98±1.20) mmol/L vs.(5.43±1.87)mmol/L;TXB2:(240±41)pg/ml vs.(282±66)pg/ml],6-keto-PGF1α、CI明显升高[6-keto-PGF1α:(299±69)pg/ml vs.(217±64)pg/ml;S1:(7.86±0.39)% vs.(4.87±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Hp三联疗法可改善合并Hp感染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2.
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推行,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与改革,医学实验室作为培养专业医学人才的重要场所,它可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训练需要,锻炼他们的动手创新能力,医学实验教学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很多实验室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专业能手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实验室的设施、内涵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建设....  相似文献   
53.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12例中有1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发病,单纯第四脑室出血4例,全脑室系统出血2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小脑蚓部伴第四脑室出血1例,侧脑室伴第三脑室出血1例,以后颅窝占位病变表现1例。8例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诊断,4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均行后颅窝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动脉瘤颈夹闭9例,孤立切除2例,动脉瘤加固术1例,术后2例因脑积水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例中除1例术后留有轻偏瘫外,其余11例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以第四脑室出血发病,少数以小脑半球或蚓部出血发病,及早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方式应尽量夹闭动脉瘤颈,对于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可以采用孤立切除术。  相似文献   
54.
王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9):4761-4762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13例泪囊鼻腔吻合失败再次手术中,切除疤痕增生组织后,采用0.4 mg/ml丝裂霉素C棉片放置于吻合口内5 min。结果:治愈率69.23%,好转率15.38%。结论: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再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5.
56.
57.
目的:考察高原训练这一特殊条件下介入心理干预后游泳运动员心境的变化及其对训练质量的影响。方法:以GD省游泳队4名健将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共时、双基线水平的单被试准实验设计,使用POMS量表和训练质量评估法分别测定运动员上高原前、后,介入干预后,返回平原撤除心理干预4个阶段的心境得分和训练质量得分。2次基线测定结果显示,2名运动员心境得分在上高原后较上高原前变化较大,另外2名运动员基本无变化;3名运动员训练质量得分降低,1名运动员增加。介入心理干预后,4名运动员心境得分均有所降低(改善),训练质量得分均增加。返回平原撤除心理干预后,4名运动员心境得分均有所回升,训练质量得分均降低。结论:高原训练条件下,心理干预介入后游泳运动员训练中的心境有所改善,心境的改善有利于运动员训练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病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92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146例)与联合组(146例),常规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两组NIHSS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联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小板的聚集率,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探索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中免疫细胞浸润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并阐释其潜在作用机制,为HF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检索获取3个HF免疫细胞浸润组织基因表达数据集,其中GSE5406和GSE84796作为训练数据集,GSE21610作为验证数据集,使用R语言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疾病本体论(disease ontology,DO)富集、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进一步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三种高效机器学习算法筛选核心基因,同时进行外部验证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结果 使用三种机器学习算法最终确定HMOX2为诊断HF的关键生物标志物,且具有良好的诊断与预测效能,训练组和验证组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3%和83.3%。HF组和正常组的样本免疫测定结果显示幼稚B细胞、CD8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与HF相关。结论 HMOX2可能是HF发生、发展的潜在分子靶点,并与HF组织的免疫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