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9篇 |
免费 | 302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3篇 |
儿科学 | 27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139篇 |
口腔科学 | 37篇 |
临床医学 | 565篇 |
内科学 | 219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09篇 |
特种医学 | 15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89篇 |
综合类 | 955篇 |
预防医学 | 431篇 |
眼科学 | 19篇 |
药学 | 451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494篇 |
肿瘤学 | 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200篇 |
2022年 | 190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80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228篇 |
2013年 | 232篇 |
2012年 | 275篇 |
2011年 | 247篇 |
2010年 | 212篇 |
2009年 | 178篇 |
2008年 | 179篇 |
2007年 | 168篇 |
2006年 | 158篇 |
2005年 | 131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行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术毕给予喷他佐辛,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氧饱和度(SpO2),分析两组苏醒期Ramsay评分、躁动评分、CRBD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T1、T2、T3、T4时的MAP、SBP、DBP、HR和SpO2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MAP、SBP、DB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通过比较重症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20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0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资料,依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组(85例)和重症组(12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有无合并肺外表现、住院时间、入院时病程)和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CRP、ESR、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DH)和免疫球蛋白(Ig)E],并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重症组患儿合并肺外表现的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轻症组;实验室指标中CRP、ESR、PCT、D-二聚体、铁蛋白、LDH和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CRP、LDH、D-二聚体、血清IgE是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CRP、LDH、D-二聚体及血清IgE水平显著增高,且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烧伤后肠上皮细胞及其刷状缘谷氨酰胺(glutamine,Gln)转运变化规律.方法 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烧伤组(烧伤后1、3、5、7d,每个时相点8只).正常对照组只麻醉和剃毛,不予烧伤;烧伤组给予90℃水烫伤18 s,造成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2组给予正常饮食及饮水.联合应用胶原酶Ⅸ和中性蛋白酶I消化法提取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采用Mg2+差速离心法制备大鼠小肠刷状缘膜囊泡(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检测进入BBMV及IEC中的[3H]-Gln的放射性强度,观察伤前及烧伤后1、3、5、7d大鼠肠道BBMV及IEC中Gln转运速率的变化.结果 采用Mg2+差速离心法成功提取大鼠肠上皮BBMV.发现肠上皮细胞中Na+依赖性Gln转运主要依靠BBMV,大约占总量的60%;烧伤第1天BBMV中Gln转运效率明显下降(P <0.05,P<0.01),伤后3~7 d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C中Na+依赖性Gln转运变化不明显,而非Na+依赖性Gln转运则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在伤后7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上皮细胞对Gln的转运主要依靠BBMV中Na+依赖性转运,烧伤后BBMV转运Gln的能力先降低后增高,而IEC对非Na+依赖性Gln转运则呈逐步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条件培养液(CM)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妇产科分娩的35例足月妊娠剖宫产健康胎儿脐带为研究对象,取其用于分离、培养并扩增HUC-MSC.传代扩增至第3代HUC-MSC融合达80%时,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液,即为HUC-MSC-CM备用.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相等的3份,分别于含50%,20%及不含HUC-MSC-CM的培养中培养,并分别纳入高含量组、低含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状态,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3组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脐带获取前,均征得孕妇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所分离的原代HUC-MSC培养至第3代后,细胞形态开始比较均一.②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人肝癌HepG2细胞培养24,48和72 h时,3组相对吸光度(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330,6.223,9.345;P=0.004,0.032,0.027),且在这3个时间点,高含量组和低含量组相对A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含量组相对A值亦显著高于低含量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3组人肝癌HepG2细胞过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60,P=0.025),且高含量组人肝癌HepG2细胞过河时间短于低含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人肝癌HePG2细胞过河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FCM法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结果显示,3组G0/G1期和S期人肝癌HepG2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600,30.590;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含量组和低含量组人肝癌HepG2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含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比低含量组下降更显著,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C-MSC-CM可促进入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并可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G1/S转换. 相似文献
85.
86.
87.
89.
研究表明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通道)大量分布于心脏及神经系统的特定部位,其介导的起搏电流引起窦房结细胞舒张期去极化,从而在心脏自主搏动及心律的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已克隆得到4种HCN亚型基因,并通过功能表达分析指出各种HCN亚型具有不同的电生理学特性.但是目前有关HCN逶道在心脏电活动中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篇综述旨在详细阐述心脏HCN通道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心脏通道蛋白表达、各种HCN通道突变引起的离子通道疾病以及几种通道阻滞药物电药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0.
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中,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黄曲霉素等致癌因素已获公认,但仍有部分肝癌患者仍病因不明。幽门螺杆菌(HP)主要引起胃、十二指肠慢性感染,并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HP研究深入,发现其与许多胃肠外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等也相关。本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与分析,以期对肝癌的致病机制及防治提供实验依据。资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肝癌组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53岁,为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均经过临床与病理诊断,诊断标准符合2009中国《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对照组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52岁,为同期健康体检者,两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