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篇 |
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11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58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溶栓胶囊联合针刺和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溶栓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评估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0%、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血清IL-4、IFN-γ、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综合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溶栓胶囊联合针刺、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农村地区是传染病高发地区 ,乡镇卫生院的疫情报告直接关系到农村传染病发病率计算的准确性 ,从而影响农村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计划的制订。为了解我市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现状 ,我们于 2 0 0 0年 5月对合肥市辖区内的乡镇卫生院进行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对合肥市辖区内三县一郊的乡镇卫生院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共抽查 11个乡镇卫生院。按照卫生部统一的《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和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对 1999年全年的疫情报告资料如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化验登记本、疫情管理制度及县区防疫站…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探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头影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55例患者的头颅侧位片,分别使用电脑软件和智能手机App测量12个项目。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测量方法的可靠性,配对t检验比较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Bland-Altman法计算测量结果差值的95%一致性界限(LoA)的95%可信区间(CI),以评价2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2种方法所有项目的重复测量ICC值均大于0.9。2种方法各项测量数据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除U1-NA、L1-NB和U1-L1外,SNA、SNB、ANB、SN-MP、Y-Axis、U1-NA(mm)、L1-NB(mm)、UL-E line及LL-E line测量差值的95% LoA的95% CI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智能手机App与电脑软件的骨性及软组织头影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智能手机App作为一种便携、准确、可靠的方法,可在头影测量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乐山市2004-2007年肺结核病流行状况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疫情系统2004-2007年乐山市登记肺结核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病患病率从2004年的80.55/10万上升到2007年的107.84/10万,患病率居前3位的县(区)依次是峨边县、金口河区和马边县.男女患病率之比为2.52:1;10岁以下年龄组报告患病率为9.90/10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50岁以上组患病率为303.17/10万,高于其他年龄组.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70.29%.结论 乐山市边远地区肺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其余区、县,加强边远地区结核病防控是今后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6.
77.
78.
79.
80.
目的探讨生物复合材料HA-玻璃涂层/多孔ZrO2体外诱导分化SD大鼠乳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成骨细胞的能力,找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理想的复合载体及移植后的安全性,为骨缺损的临床快速恢复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材料体外诱导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14天、21天,经Gomori钙钴法染色、Von Kossa染色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分析比较诱导前后其碱性磷酸酶、钙结节、Ⅰ型胶原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诱导前后细胞CD45、CD44及CD90的表达变化。结果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14天,出现了三角形或不规则细胞,细胞之间界限清晰,碱性磷酸酶呈阳性表达;诱导至21天,细胞中出现致密圆形的矿化结节及Ⅰ型胶原呈阳性表达,细胞之间界限模糊;流式技术检测诱导前后细胞表面CD44仍为阳性表达,CD45仍为阴性表达,而CD90由原来的阳性表达转为阴性表达,细胞表达阳性率由99.7%下降为0.29%。结论该生物复合材料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功诱导为成骨细胞,且该材料又能与骨形成很强的化学结合,用作骨缺损的填充材料,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支架,发挥骨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