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81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结节病是一种系统性无干酪样坏死的肉芽肿性疾病,病因复杂,常累及肺脏、皮肤等多个器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受到一种或几种不明原因抗原的刺激后产生的异常免疫应答,其真正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职业、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感染性因素中,分枝杆菌属、丙酸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能与其发病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72.
结痂型疥疮又称挪威疥,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疥疮.病原体亦为人型疥螨,但数量可成千上万,传染性极强,常继发感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对瘙痒不能产生正常搔抓反应的患者常见.也有报道本病可发生于目前已知免疫功能均正常的人群,以澳大利亚土著人为多见1.Kemp等推测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缺陷,导致少数人出现这种重度感染,但具体机制不清2.笔者诊治1例目前已知免疫功能均正常的挪威疥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2010-2011年度复发和治疗抵抗麻风患者皮损中麻风杆菌对氨苯砜、利福平和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2010-2011年由各省麻风防治机构诊断并上报的治疗抵抗及复发麻风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皮损组织标本,提取患者皮损标本中的麻风杆菌DNA,对靶序列folP1、rpoB、gyrA 3个片段经PCR扩增后测序比对,寻找突变位点.结果 24例麻风患者中,11例为治疗抵抗患者,13例为复发患者.21例患者扩增的3个片段均为阳性,3例患者皮损内菌folP1片段有点突变,均为53:acc(苏氨酸Thr)→gcc(丙氨酸Ala),其中2例为治疗抵抗患者,1例为复发患者;1例复发患者皮损内菌rpoB片段有错义突变,为441:gat(天冬氨酸Asp)→aac(天冬酰胺Asn);未发现有gyrA片段的错义突变.结论 复发和治疗抵抗的麻风患者皮损中存在与氨苯砜和利福平耐药相关的folp1、rpoB片段突变菌,未发现与氧氟沙星耐药相关的gyrA片段突变菌.  相似文献   
74.
在一些慢性皮肤病及慢性系统性疾病的瘙痒机制中非组胺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包括上皮屏障的破坏、神经精神因素、神经肽(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等)、阿片肽、神经生长因子、蛋白酶、前列腺素、白介素等介质以及激素和离子水平等共同参与,机制复杂,这与临床上单独使用抗组胺药不能有效缓解该类瘙痒是相符的.概述引起瘙痒的非组胺因素,可以为更有效地治疗瘙痒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75.
1992年 5月~ 2 0 0 0年 7月 ,我院收治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 (TCS) 2 3例 ,现结合有关文献 ,总结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常见因素。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1 0~ 42 0岁 ,平均 12 5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 2周~ 5年。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大部分有下肢及腰骶疼痛、感觉障碍 ;足畸形 12例次 ;大小便功能障碍 2 0例次。患者均行腰骶MRI检查 ,显示 :低位脊髓圆锥、终丝增粗 ,并发腰骶段脊椎裂 11例次、脊髓脊膜膨出 6例次、椎管内脂肪瘤 8例次、表皮样囊肿 1例次。有囊性脊椎裂修补手术史…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微孔板反向分子杂交技术与PCR-ELISA相结合的“拟芯片”法检测和鉴定几种常见的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5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和偶遇分枝杆菌)16s rRNA DNA进行PCR扩增获得其PCR产物:其次对"拟芯片"法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检测;再用建立的方法对9例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 "拟芯片"法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探针包被浓度为100 nmol/mL,探针包被时间为15 min,杂交的温度为55℃,杂交时间为45 min,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的稀释度为1:800;"拟芯片"法敏感性为1×101~1×102个菌细胞/mL;特异性较好,各菌探针与其他分枝杆菌间无交叉。结论 "拟芯片"法是快速、敏感及特异的皮肤分枝杆菌感染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7.
瘙痒是一种具有强烈搔抓欲望并足以引起搔抓的感觉,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症状,但是其病理生理机制并不明确.综述有关瘙痒的神经传导、神经递质及受体、以及神绛纤维和肥大细胞在瘙痒形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对瘙痒机制的了解,有助于今后对瘙痒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也将有助于研发更具有靶向作用的瘙痒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小儿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疗效和探索小儿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最佳疗法.方法:对39例小儿大面积深度烧伤患儿,创面处理全程采用规范的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MEBT/MEBO),同时结合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综合治疗.结果:39例患儿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32.77天±9.71天,深Ⅱ度、Ⅲ度创面基本达到生理性及无疤痕愈合,四肢无畸形和功能障碍.结论: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小儿大面积深度烧伤疗效显著,规范应用该疗法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是目前小儿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9.
16例皮肤结核分离菌株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皮肤感染的耐药情况,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的16株分枝杆菌经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采用国内公认的绝对浓度间接法分别检测16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链霉索、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四种药物的耐药情况;对其中2株链霉素耐药临床株进行rpsL基因扩增和DNA测序.结果 16株结核分枝杆菌中,2株对链霉素耐药,对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敏感;其余14株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链霉素均敏感.2株链霉素耐药临床株中,1株rpsL基因43位密码子突变为AAG→AGG;另一株rpsL基凶54位密码子突变为CGC→AC.结论 近5年收治的结核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患者耐药率不高,以链霉素耐药为主.  相似文献   
80.
慢生型分枝杆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临床慢生型分枝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M24-A液基微量稀释法,测定慢生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3株临床海鱼分枝杆菌的MIC值范围:阿米卡星均为1 μg/mL;多西环素1~8 μg/mL;克拉霉素0.5~2 μg/mL;利福平0.25~0.5 μg/mL;磺胺甲基异恶唑4~32 μg/mL.1株临床胞内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敏感,MIC≤0.25 μg/mL.3株临床瘰疠分枝杆菌的MIC值:阿米卡星2~8 μg/mL;多西环素≥32 μg/mL;克拉霉素0.25~2 μg/mL;利福平0.25~4 μg/mL;磺胺甲基异恶唑≤1~4 μg/mL;乙胺丁醇2~32 μg/mL;异烟肼0.5~2 μg/mL;链霉素4~8 μg/mL.结论:临床慢生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