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同侧多发性腹股沟疝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侧多发性腹股沟疝,因其术前诊断较困难,常发生漏诊,或误诊,本文报告同侧多发性腹股沟疝21例,并就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1986年1月~1994年12月间住院手术治疗腹股沟疝461例,男372例(占80.9%),女89例(占19.15%)。发现同侧多发性腹股沟疝21例,男17例,女4例;右侧19例,左侧2例,其中2个疝囊19例,3个疝囊2例;年龄1~73岁,平均36.5岁。21例同侧多发性疝各种类型(见表1)。 1.2 诊断 术前确诊3例,漏诊7例,误诊11例(见表2)。其中2例3个疝囊的病例均漏诊2个疝。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新疆学生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0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新疆报告职业为学生的活动性肺结核病病人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学生肺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及发病特征。结果 2010-2016年新疆共登记管理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病病例6 442例,7年间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病病人登记率分别下降了18.32%和29.98%;报告发病数男性2 802例、女性3 640例,男女性别比为1:1.3;活动性肺结核病病人登记数逐年下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呈现上升趋势,其他地区保持平稳或下降态势;登记数构成居前三位的地区为伊犁州(21.87%)、喀什地区(15.60%)和乌鲁木齐市(11.33%);各年度病人登记数呈现出11—12月低、4月高的特点,以15岁~组最高(60.07%)、维吾尔族居多(45.34%);病人分型以Ⅲ型肺结核病为主、占94.04%。结论新疆学生肺结核病病人登记率缓慢下降,涂阳病例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学生肺结核病的管理和健康教育,减少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控制其流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中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的诊断价值,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从而促进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预后。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5月本院骨科收治进行检查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总计80例。给予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诊断,分析椎体骨密度情况下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骨质疏松患者检测结果。结果:>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骨密度指标、年龄增长呈负相关系,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降低。另外,80例患者的骨密度≤x-2.0SD,65例患者骨密度≤x-2.5SD。结论: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骨质疏松症疾病进行诊断,诊断价值高,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后续诊断、治疗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将白细胞介素37(IL-37)基因转染到宫颈癌HeLa细胞中,探讨IL-37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增强作用。方法:将重组pIRES2-EGFP/IL-37质粒(IL-37组)和pIRES2-EGFP质粒(NC组)分别转染到HeLa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L-37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NC组、IL-37组、顺铂(DDP)组及IL-37+DDP组细胞活性,计算细胞抑制率;RT-PCR法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IL-37组IL-3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1)。给药后24~72 h,5~15 mg·L-1 DDP组HeLa细胞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 < 0.01);与DDP组比较,IL-37+DDP组HeLa细胞抑制率在处理后48 h内明显升高(P < 0.05);与IL-37组比较,IL-37+DDP组HeLa细胞抑制率在处理后96 h内均有升高(P < 0.05)。与NC组比较,IL-37组STAT3和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 0.01)。结论:IL-37高表达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并能增强DDP对宫颈癌细胞的放疗效果,这种效应的发挥可能与IL-37使STAT3和Cyclin D1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ADAM12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5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标本中ADAM12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DAM12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同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其中5对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ADAM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DAM12基因在结直肠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都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ADAM12基因在 76.0 %(38/50)的病例中表现为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P=0.005)、TNM分期 (P=0.002)密切相关。高表达ADAM12基因与结直肠癌的3年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ADAM12基因的表达在结直肠癌中明显上调,且其表达上调与结直肠癌的转移潜能及进展相关,提示ADAM12是结直肠癌的一个潜在分子指标物。ADAM12的高表达与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王芳  王森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8):1478-1481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西青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腹泻病患儿11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鞣酸蛋白酵母散,小于1岁患儿1包/次,1~3岁患儿2包/次,大于3岁患儿3包/次,均为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赖氨葡锌颗粒,小于1岁患儿半包/次,1~3岁患儿1包/次,大于3岁患儿2包/次,均为1次/d。所有患儿均规律治疗5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体温、大便和呕吐症状恢复时间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8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便次增多、大便稀软、呕吐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便次增多和呕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体温、大便、呕吐症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比分析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近端胃切除管型胃食管吻合术的短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外科行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和管型胃食管吻合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进行1∶3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然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情况、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胃食管反流情况和营养状况等指标。结果经1∶3 PSM后管型胃食管吻合组纳入病人20例,双通道吻合组纳入病人60例。两组间各项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管型胃食管吻合组与双通道吻合组在手术时间[(192±48.24)min vs.(210.26±52.91)min,P=0.184]、术中出血量[(103.2±67.1)mL vs.(121.8±84.4)m L,P=0.381]、淋巴结清扫数目[(36.65±9.47)枚vs.(33.56±9.40)枚,P=0.214]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型胃食管吻合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角膜保护剂(2% HPMC)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平行对照试验。将我院2017-03/2018-05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ARC伴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107眼)纳入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HPMC组和平衡盐溶液(BSS)组,HPMC组纳入57眼,术中角膜表面均匀覆盖2% HPMC; BSS组纳入50眼,术中不断向角膜上滴注BSS。所有患者手术前1d及术后7、30、60、90d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检查,并观察其变化。

结果:白内障术后7、30、60d,与BSS组术眼比较,HPMC组术眼BUT明显延长,且CFS着色点明显减少; 术后7d,HPMC组SⅠt值明显低于BSS组,术后30、60d时HPMC组SⅠt值高于BSS组(P<0.05)。术后60d,HPMC组BUT、SⅠt、CFS结果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BSS组BUT、SⅠt、CFS结果与术前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2% HPMC对ARC伴2型糖尿病患者眼表泪膜稳定性有一定保护作用,术后60d泪膜稳定性各项指标可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09.
110.
王森 《开卷有益》2023,(9):31-32
<正>一、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常伴有肠腺上皮的化生和(或)异型增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面腺体的萎缩减少,并不是胃体积的缩小。二、肠腺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大肠型化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