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3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7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87篇
内科学   287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1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18篇
综合类   1128篇
预防医学   504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455篇
  2篇
中国医学   441篇
肿瘤学   2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目的探讨ATRA诱导后患者血清G—CSF升高的机制是否与原代APL细胞分泌G—CSF变化有关,并探讨其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原代APL细胞的增殖性变化。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原代APL细胞培养上清G—CSF水平的变化,RT-PCR方法测定Nm23或G-CSF mRNA表达水平。结果ATRA诱导治疗后,AP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平均12天达到高峰,并且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APL患者血清G—CSF水平升高,原代APL细胞体外培养24小时后,上清中的G—CSF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RT—PCR实验结果表明原代APL细胞G—CSF mRNA表达升高,与Nm23表达变化成相反趋势。结论ATRA诱导高表达的G—CSF可能与Nm23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初步建立同时测定人体血清中15种胆汁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同位素标记的胆汁酸作为内标,使用乙腈对血清中的胆汁酸进行提取,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对15种胆汁酸进行分离。使用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在负离子模式使用多反应监测模式定量分析血清中胆汁酸的浓度。结果 15种胆汁酸在1.0~6 000.0n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0.993;目标物的定量限为1.0~10.0nmol/L;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7.1%~108.3%,日内、日间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8%。所开发的方法被应用于检测24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标本,健康者的胆汁酸以甘氨酸结合型为主,游离型胆汁酸和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浓度相对较低。男性血清中脱氧胆酸浓度显著高于女性,男性血清中甘氨熊脱氧胆酸浓度显著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MS/MS法能有效分离并定量检测人血清中15种胆汁酸的水平,其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有望作为临床血清15种胆汁酸检测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etero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USPL)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尿闭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20侧输尿管结石所致尿闭行急诊USPL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病例US-PL均成功,并放置D-J管作内引流,4例术后有淡红色血尿,3例出现感染,无尿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结石所致尿闭,急诊行USPL,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结直肠癌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结直肠癌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将选取的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幼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单纯Hp组,用Hp菌灌胃法定植Hp;第2组单纯N-甲基亚硝基脲(MNU)组用Hp菌液等量布氏肉汤灌喂,10周后用MNU灌肠诱发结直肠癌形成;第3组采用Hp+ MNU联合处理定植Hp基础上,10周后用MNU灌肠诱发结直肠癌形成;第4组用与Hp菌液等量布氏肉汤灌喂基础上用MNU等量去离子水经肛门灌肠,定期处死大鼠后提取标本,检测Hp,同时做病理切片标本,观察有无肠壁增厚、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结节发生.结果 Hp组及Hp+ MNU组大鼠较MNU组、第4组胃黏膜明显偏薄,以胃窦部较为明显,且可见肠上皮化生;Hp组及Hp+ MNU组共定植28只小鼠,尿素酶染色阳性21只,培养阳性17只,Giemsa染色阳性达23只,两项阳性大鼠共有25只,占总定指数89.3%.结论 长期的Hp感染可能会增加大鼠结直肠癌对致癌剂的敏感性,促进结直肠癌病变形成,而血胃泌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是诱导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6.
张悦  卢莎  牛诤  胡文胜 《浙江医学》2019,41(24):2619-2621,2655
目的探讨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手术治疗的1629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组织均行术中冷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术中冷冻切片的诊断价值。结果石蜡切片病理检查诊断卵巢良性肿瘤1498例,交界性肿瘤43例,恶性肿瘤88例;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良性肿瘤1504例,交界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83例,总准确率为99.6%,诊断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90.7%和93.2%,特异度分别为95.4%、99.8%和99.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9.6%、92.9%和98.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99.7%和99.6%。结论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在卵巢肿瘤手术中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有助于手术医生对卵巢肿瘤进行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究电针(EA)对慢性炎性疼痛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RK/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慢性炎性疼痛大鼠(CFA)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NS组)、模型组(CFA组)、模型组+电针组(CFA+EA组)和模型组+假电针组(CFA+Sham EA组),每组6只大鼠。模型建立8天后进行EA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用Up-down法评价机械痛阈值,用丙酮刺激大鼠致炎足底观察冷刺激诱发痛的反应评分,用ELISA检测血清和左后足组织中前列腺素E2(Urinary prostaglandin E2,PGE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左后足组织中Wnt家族成员1蛋白(Wnt family member 1,Wnt-1)、β连环蛋白(catenin beta 1,β-catenin)和糖原合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GSK-3β)的表达水平以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CFA模型组相比,治疗后第5天及第7天,EA显著提高了CFA大鼠的机械痛阈值(P < 0.05),并显著降低了CFA大鼠的冷刺激评分(P < 0.05)。此外,EA显著降低了CFA大鼠血清和左后足组织中PGE2、IL-6、TNF-α、IL-1β和BDNF的表达水平和左后足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REB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P < 0.05),并显著升高了左后足组织中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P < 0.05)。结论 EA显著改善了大鼠慢性炎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ERK/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8.
总结范瑞强教授分期辨证论治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诊治思路和临床用药经验。范瑞强教授认为本病急性期主要分为肝经郁热证和脾虚湿蕴证,可分别运用龙胆泻肝汤和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后期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可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后遗神经痛患者常见阴虚血瘀证,治疗当以一贯煎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另外重视内外结合,倡导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