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合并结核杆菌感染的临床、实验室和诊治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4例住院的有完整记录的BP合并结核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诊治规律。  结果  4例患者中3例结核菌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试验阴性, 1例阳性。4例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明显升高, 且与病情相平行。3例患者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利福平为主的三联抗痨药, 1例采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2例皮质类固醇激素剂量超过180 mg/d。3例患者皮损全部消退, 结核感染得到控制。2例静脉点滴人免疫球蛋白有短期疗效。  结论  对于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BP患者仔细筛查潜在的结核感染至关重要。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患者中, PPD试验可出现假阴性。为此, 若同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与利福平, 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剂量应增加一倍以上。此外, 人免疫球蛋白也是治疗BP合并结核感染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2.
目的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基底细胞癌皮肤破损处,每晚用药1次,每2周复查1次,共观察8周。结果 1例治疗6周达到临床病理治愈,随访15个月无复发。另1例治疗8周达到临床治愈。结论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非浸袭性基底细胞癌疗效满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评价585nm闪光灯泵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585脉冲染料激光对63例痤疮患者进行治疗,激光光斑为7mm,治疗能量密度为4~7J/cm^2,治疗次数1~3次。结果治疗的患者痊愈为34例,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4.11%。痊愈率为53.97%。术后3例局部有色素沉着。结论 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痤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4.
复合聚合酶链反应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郑占才王家璧(皮肤科)复合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primersets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PCR)是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加入2对或2对以上的引物,同时扩增多个模板与同一模...  相似文献   
145.
皮肤淀粉样变苔藓37例临床分析及竹红菌光化疗法治疗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37例皮肤淀粉样变苔藓进行了临床分析。对病因病理作了探讨,发现部分病例血清球蛋白增高,白蛋白减少,可能提示蛋白质代谢紊乱。病理上常见角化过度及棘层肥厚,乳头体中均有淀粉样蛋白沉积,1%结晶紫染色呈紫红色。国内首次用竹红菌光化疗法治疗,有效率97.3%。  相似文献   
146.
本文报告一例典型持久性隆起性红斑(EED)发展为鳞癌。患者为一70岁男性,患红色斑块25年,因皮损之一发展为肿瘤而于1976年2月就诊。患者于45岁左右时手足和面部发生指尖大小紫红斑点。天暖时皮损无症状,天冷时一些皮损疼痛和溃烂。斑块缓慢增大加剧,累及肘、臀和膝。一个月前在右大拇趾发生一个乳头瘤样易出血的肿瘤。检查:除皮损外无任何异常表现。在耳廓、前额、鼻、颈后、手背、肘、膝和足有边界清楚、坚硬的大小不等棕红或紫癜样红棕色隆起斑块,表面扁平,与肥厚性瘢痕相似。在耳廓和手指的一些皮损有出血性鳞屑和痂皮覆盖。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由于  相似文献   
147.
本文分析了105例外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的临床资料,探讨了病因。发现患者有免疫障碍疾病13例,而对照组仅1例,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05)。其中51例至少有1种组织抗体者9例,相同的对照组仅3例。说明外阴硬萎可能与免疫障碍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观察健康志愿者对咪喹莫特乳膏的耐受性。方法:进行随机自身对照研究。共选择了24例年志愿者,分4个剂量组。咪喹莫特乳膏单剂量组(3%,5%和7.5%)和咪喹莫特乳膏(5%)多剂量组隔日1次,连续3次外用于一侧大腿内侧,男一侧大腿内侧外用赋形剂。结果:所有剂量组均有很好的耐受性,仅有1例受试者出现了轻微烧灼感,1例出现轻微瘙痒。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3%,5%和75%的咪喹莫特乳膏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推荐在Ⅱ期临床试验中使用5%咪喹莫特乳膏。  相似文献   
149.
HPV16E6、E7治疗性DNA疫苗强化及安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PV16治疗性DNA疫苗因具有制备简单、稳定、持续时间长、纯度高、可大规模制备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安全性和免疫效率低是其致命弱点。许多方案已用于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如与结核分枝杆茵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融合、与蛋白转运载体基因融合、突变某些功能基因、构建“自杀性”DNA疫苗等。现就其安全和强化策略进行综述,为研制安全高效DNA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0.
本文报告1例男性患者,54岁,开始在左腰有一虫咬似的瘙痒性皮疹,2个月内渐增至鸡蛋大小,红色质硬.皮肤活检示有脂肪坏死的脂膜炎,每日用强的松龙30毫克治疗,坚硬皮损开始消退,强的松龙逐渐减量,服药47天后停药,停药后一周又复发,之后曾高烧达39℃,入院治疗时病期已有半年.体检见左腰有轻度隆起硬红斑,17×12厘米,与表皮粘连,无触痛,其余各处无相似皮损,体温38℃,无关节痛.尿淀粉酶2415单位(正常60~1490单位),血淀粉酶、脂酶化验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