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是一种起源于真皮纤维组织 的低度恶性肉瘤,临床少见,巨大型罕见,现将我院所见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 38岁,因右侧肩背部隆突性红色硬肿瘤 14年,第 3次切除复发 8个月,来我院就 诊。患者于 1986年右侧肩背部初起黄豆大小结节,质地坚硬,稍痛,渐扩至鸡蛋大小, 3 次切除均在原切除部位复发成为鸭蛋至 1个半拳头大小。外院活检诊断为“纤维瘤”。体检 :皮损分布右侧肩背部,多个结节融合成一个椭圆形硬肿瘤,紫红色,隆突于皮面,直径 1 7.5 cm× 14.5 cm× 6.0 cm。毛细…  相似文献   
112.
患者女, 56岁,因左腰带状分布白色萎缩斑伴疼痛 5年就诊。开始先于左腰部起少许红色小丘疹,半年左右可自然消退,遗留牙白色的萎缩斑,起红色小丘疹时疼痛加重。此后,皮损逐渐向腹部和背部发展成线状,并出现浅表溃疡伴疼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2次行病理检查,均诊断为慢性皮炎,给予外用皮炎平软膏、乐肤液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遂来本院皮肤科就诊。 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腰背部至左腹部可见一带状分布的皮损,长约 18 cm,由牙白色的萎缩斑、红色毛细血管扩张点和 2片指甲盖大小的浅表溃疡组成 (图 1, 2)…  相似文献   
113.
蕈样肉芽肿(MF)是原发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以异色病样皮损为表现的并不多见,现将我们所见2例异色病样蕈样肉芽肿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例1男,46岁.因躯干四肢黑斑16年,逐年加重,于2009年7月1日来本院诊治.患者于16年前发现臀部两处黑斑,数厘米大小,轻痒,未引起重视.此后背部出现相同皮损,于1993年在外院住院诊治,诊断为副银屑病,治疗1年,皮损数量减少,颜色变淡出院.出院后相同皮损逐渐增多,原有皮损颜色加深.整个病程中全身症状不明显,体重无明显变化.于今年7月1日来我院就诊.1986年患肺门淋巴结核,于外院治疗痊愈.有窦性心律不齐史,未进一步诊断.否认肝炎、SARS史,否认其他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及输血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114.
报告1例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患者后期皮损上出现局限性硬斑。患者女,34岁,20年前右腹部出现小片皮肤包素沉着及皮肤变薄,不痛不痒,未治疗,2年前萎缩区中央出现硬斑,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型硬皮病。  相似文献   
115.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P53基因突变产物。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粘膜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而在肿瘤标本中,36例SCC中55.6%(20/36),33例BCC 45.5%(15/33)P53蛋白过度表达,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0.33,P>0.05)。源于肛门——生殖器周围的SCC中67%(8/12)P53免疫组化阳性。P53基因产物可以在肿瘤组织和/或其表皮中表达。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在皮肤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免疫组化对皮肤恶性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不能鉴别BCC和SCC。SCC组织学分化程度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116.
醋酸丙酸氢化可的松霜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醋酸丙酸氢化可的松霜(益芙可)和丁酸氢化可的松霜(来可得)治疗湿疹的疗效,并评价醋酸丙酸氢化可的松霜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研究者单盲、阳性对照、平行组比较方法,将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9例外用醋酸丙酸氢化可的松霜,对照组123例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霜.结果:靶皮损总积分,治疗组改善83.1%,对照组改善84.8%。采用协方差分析模型统计学分析,醋酸丙酸氢化可的松霜的疗效与丁酸氢化可的松霜的疗效相当。治疗组有1例发生轻度刺激性皮炎。结论:醋酸丙酸氢化可的松霜治疗湿疹的疗效与丁酸氢化可的松霜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相似文献   
117.
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特征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非淋菌性尿道炎,指由淋球菌以外的其他经性接触传染的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主要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引起。如果治疗不充分,本病可能会产生并发症。男性可合并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女性可合并盆腔炎性疾病等。另外,本病亦可能和男性不育、女性不孕、异位妊娠以及不良妊娠有关。本病治疗主要选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沙眼衣原体对上述抗生素比较敏感,临床上尚未见明显耐药。但是支原体感染对上述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够高,已分离到抗这三类药物的耐药株,给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18.
某些外生殖器表皮肿瘤皮损中HPVDNA的检测和分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外生殖器部位表皮增生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通用型引物PCR方法对151例外生殖器表皮增殖性病变进行HPVDNA的检测,应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HPVDNA分型。结果30例尖锐湿疣HPVDNA全部阳性,其中HPV6占60%,HPV11占26.7%;40例Bowen样丘疹病、5例生殖器部位Bowen病、6例Queyrat增生性红斑HP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100%、33.3%,主要型别为HPV16;18例外生殖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HPVDNA的阳性率为27.8%,均为HPV16;32例黏膜白斑和20例乳房外Paget病HPVDNA均为阴性。结论尖锐湿疣主要由HPV6,其次由HPV11感染所致;Bowen样丘疹病、表皮原位癌包括Bowen病、Queyrat增生性红斑的发生可能与HPV16感染有密切关系;外生殖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HPV16感染可能是多种致癌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外生殖器部位黏膜白斑和乳房外Paget病的发病可能与HP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19.
Paget样鲍温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病史:患者女,85岁,左耳前皮疹1年,1年前,不明原因左耳前出现一黄豆大红斑,自觉瘙痒,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皮损不见好转,以后红斑逐渐增大,表面结痂,局部有破溃,既往体健,无放射物质及含砷农药接触史,患者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0.
因特芬局部和肌肉注射治疗尖锐湿疣4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因分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疗交及安全性。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共46例分别采用局部皮损内注射和肌肉注射扔方法,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及且有效率分别为61.5%和25.0%。不良反应轻微,治疗组痊愈患者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因特芬用于治疗疣体小的尖锐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