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0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61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科学   281篇
综合类   725篇
预防医学   294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74篇
  7篇
中国医学   366篇
肿瘤学   7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电离辐射诱发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核能的广泛应用,辐射诱发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效应已成为辐射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各种不同的电离辐射均可诱发生殖细胞内作为遗传基因载体的染色体畸变,两性生殖细胞的畸变可分为结构畸变和数量畸变两大类,且具有很多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22.
耳部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部结构细小复杂,显示该区域的解剖及病变(图1~22)需要采用特殊的影像检查技术及灵活的图像后处理.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应用提高了耳部的影像学诊断水平,要求影像医师及时更新知识[1~11].基于这种现状,下面重点讲述如何选择耳部检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怎样掌握正常影像学表现和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现在非常热门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评估.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脊柱良性成骨细胞瘤所致疼痛性脊柱侧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临床诊治的3例脊柱良性成骨细胞瘤合并疼痛性脊柱侧凸畸形病例的症状学、影像学表现、治疗效果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背痛症状消失,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一例肿瘤复发,继发的脊柱侧凸都得到了良好的矫形。结论:脊柱良性成骨细胞瘤引起疼痛性脊柱侧凸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切除,无需术后化疗与放疗,继发的脊柱侧凸多为功能性侧凸,不需额外矫形,若为结构性脊柱侧凸,可按脊柱侧凸的矫形原理进行侧凸矫形术。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体外循环下CABG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和七氟烷组(S组)。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切皮时、体外循环开始前、手术结束时、术后6 、24 、48 、72 h(T0~7)记录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并于T0、T4~7时取血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3组患者在T5和T6时点SOD、CAT和GSH-Px活性均低于术前(P<0.05)。S组在T7 时点SOD和GSH-Px活性依然低于术前(P<0.05)。E组和S组的SOD、CAT和GSH-Px活性在术后均不同程度低于P组(P<0.05)。与E组相比,S组SOD、 CAT和GSH-Px活性在术后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结论:与七氟烷和依托咪酯相比较,丙泊酚能更好地对抗体外循CABG术围术期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8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9例,4个椎体8例,5个椎体7例,6个及6个以上椎体4例。患者均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减轻19例,胸背部显著疼痛25例,腰骶部疼痛3例。血沉58~126mm/h,平均73.7mm/h,合并椎旁脓肿19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27&#176;-108。,平均61.5&#176;,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7例,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7例,C级8例,D级3例,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或钩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胸椎后凸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6&#177;0.7h,平均出血890&#177;130ml。术中1例由于T4椎弓根较小无法置钉而改用钩棒系统固定。1例发生胸膜撕破,行术中缝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行纵隔引流14d后愈合;1例左下肢回流不畅,给予抬高患肢,被动肢体活动,2周后好转;2例患者腹部皮肤出现麻木疼痛,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物西乐葆121服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早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7d后脱机好转,肺功能正常。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所有患者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消失;24例胸背部疼痛及3例腰骶部疼痛者症状消失,1例背部疼痛患者半年后自行缓解。随访11~22个月,平均17-3个月。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周时后凸Cobb角21&#176;~33&#176;,平均24.7&#176;,末次随访时为24&#176;~35&#176;,平均26.3&#176;,无1例出现椎旁脓肿复发。神经功能除A级2例、B级1例无变化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效果好,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6.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发生沉陷的原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各类颈椎疾患患者179例,观察患者骨密度、钛网修剪及放置情况、终板处理情况、钢板类型、植骨及椎体撑开情况等。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有17例患者发生钛网沉陷,沉陷的原因主要为骨密度下降、钛网修剪放置不当、术中过度撑开、终板刮除过多、使用非限制性钢板、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螺钉进钉深度过浅和方向不当、钢板放置位置偏斜等。术后所有患者JOA评分比术前平均增加3.5分(P〈0.01)。162例未发生钛网下沉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JOA评分比术前平均增加4.4分和4.7分:发生钛网下沉患者中。6例有临床症状者沉陷时和沉陷3个月时的JOA评分为2.9分和3.8分.7例无临床表现者为3.3分和3.9分.4例有临床症状行翻修手术者翻修术后1周和3个月时JOA评分比翻修前提高3.3分和3.7分。结论: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可发生钛网下沉,骨质疏松患者应该避免使用钛网。手术时应尽可能增加钛网与终板接触面积,多保留相邻终板,选用限制性钢板,尽量选择自体骨植骨,避免椎间过度撑开等。防止术后钛网沉陷。  相似文献   
27.
目的用易获得的化学药物建立大鼠四肢畸形发生率稳定、畸形类型特异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抗肿瘤类致畸药物白消安作为受试物,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胎仔畸形率、畸形类型及特征。结果在大鼠受孕第12天(GD12),一次经口给予白消安25mg/kg时,胎仔畸形类型主要为肢体畸形。肢体畸形率以活胎计为37.9%(33/87),以窝计为61.5%(8/13)。畸形类型常见于多指(趾)和缺指(趾),掌跖骨缺失和骨化不全发生率也较高。此外,还发生胫骨缺失和骨化不全,在观察大体形态时所见的短肢是由胫腓骨缺失和发育不全所致。四肢畸形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着不对称性,后肢较前肢出现率高,缺指(趾)畸形较其他畸形出现率高。结论成功建立大鼠肢体畸形动物模型,为进一步分析研究肢体发育畸形的分子机制和潜在原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2007年6月15日~17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长沙)国际内镜脊柱外科技术高峰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来自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及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63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9.
正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congenital scoliosis,CS)是由椎体发育异常所致。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5‰~1‰~([1])。然而,部分患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出现临床畸形时才就诊,因此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2])。CS的进展取决于畸形椎的类型,两端软骨板及椎间盘发育完全的畸形椎所引起的脊柱侧凸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分析牛津3期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假体生存率,探讨其中长期临床疗效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和预防策略。 方法选择自2007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应用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435例515膝,均系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病,其中男150例,女285例;年龄45~83岁,平均(61±8)岁。身体质量指数19~36 kg/m2,平均(24±3)kg/m2。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ROM)变化,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术后所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评估患者的假体生存率,对术前及末次随访的ROM变化、KSS评分、OKS评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435例515膝全部完成随访,平均(5.2±1.8)年。至末次随访时,KSS评分由术前平均(59±10),改善至术后平均(93±8)(t=-2.586,P<0.05);OKS评分由术前平均(24±8),提高至术后平均(43±5)(t =-2.056,P <0.05);膝关节术前平均(111±5)°,术后ROM平均(127±8)°(t =-2.334,P <0.05)。所有患者人工单髁关节假体总生存率为92.2%。515膝单髁关节中共有15例(2.9%)并发症发生,其中聚乙烯活动半月板衬垫脱位6例(1.2%);迟发性深部感染1例(0.2%),经规范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行二期全膝关节翻修术,术后正常恢复;3例出现股骨髁侧假体松动(0.6%,含1例同时衬垫脱位病例),其中2例进行单髁关节翻修,1例予以全膝关节翻修;2例患者出现关节囊反复无菌性积液(0.4%),予以关节抽液并物理治疗后恢复;2例术后出现关节内游离体(0.4%),行关节镜手术取出后绞索症状消失;1例术后膝关节不明原因疼痛(0.2%),保守治疗后恢复;1例术中前交叉韧带止点部分撕脱(0.2%),术中予以韧带线缝合固定,术后铰链支具固定41周后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牛津3期活动平台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可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及成熟的外科操作能够保证UKA获得良好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的治疗需仔细分析发生的原因和类型,给予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