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重症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开颅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49例中,随机分为显微组21例,非显微组28例,显微组选择额颞区骨瓣开颅,做颞中回2~3cm皮质造瘘,彻底清除血肿。术后6个月与非显微手术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病人的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显示,显微组病人病死率比非显微组明显降低,中残和良好率显著增高。结论:采用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盐酸小檗碱对红色毛癣菌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红色毛癣菌在盐酸小檗碱作用下形态学变化。方法应用美国CLSI制订的标准M38-A方案,采用MTT微量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抑制率。将盐酸小檗碱作用前后的红色毛癣菌制成标本,分别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盐酸小檗碱作用于红色毛癣菌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菌丝表面变粗糙,菌丝萎缩、皱瘪、粗细不一,出现多处破损、断裂和小的破坏性孔洞。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细胞变形,呈不规则形;细胞壁粗糙,厚薄不均;细胞浆结构模糊,细胞核凝固、破碎。结论盐酸小檗碱使红色毛癣菌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3.
背景:目前粪菌移植(FMT)已成为治疗某些复杂肠道疾病的新方法,对艰难梭菌感染(CDI)的疗效显著。目的:系统评价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FMT治疗UC的临床试验。采用Rev Man 5. 3软件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行meta分析,采用单个率meta分析评估不同因素对FMT疗效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4篇RCTs和7篇非RCTs。RCTs行meta分析发现,FMT治疗UC的临床缓解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 89,95%CI:1. 70~4. 92,P 0. 000 01;OR=2. 70,95%CI:1. 31~5. 57,P=0. 007)。单个率meta分析显示,下消化道移植组的临床缓解率显著高于上消化道移植组(39%对19%,P=0. 037),而不同供体选择组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 967)。结论:FMT可有效治疗UC,经下消化道途径移植的效果较好,无特定供体群体选择。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前床突区手术临床应用解剖,提高前床突区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8年至2004年采用翼点硬脑膜外入路手术治疗的前床突脑膜瘤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36~58岁,平均42.2岁,视力减退者10例,头痛者11例。手术一般采用经眶上翼点联合入路,但对肿瘤累及海绵窦者采用经额颞眶颧联合入路。磨除前床突。硬脑膜外阻断肿瘤基底部血供。硬脑膜下切除肿瘤。结果前床突脑膜瘤共12例,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前视力明显减退的10例患者,术后6例明显好转,2例改善,1例无变化,1例较术前恶化,其中术后视力无改变和视力恶化的2例均为术前有明显视神经萎缩者。结论前床突脑膜瘤采用翼点硬脑膜外入路手术,磨除前床突,有利于肿瘤基底部的血供阻断和前床突下肿瘤与颈内动脉的分离。眶上翼点联合入路可明显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有利于大型肿瘤上极的显露和切除。  相似文献   
55.
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视神经管的解剖结构以及视神经管磨除前后相关结构显露范围的变化,为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15例成人干颅骨和15例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结果视神经管的最狭窄部位在中部,其横截面积为(17.21±3.74)mm2。眼动脉均在视神经下方的管底硬膜层内走行。视神经管上壁磨除前视神经颈内动脉(OCT)三角宽度为(3.61±1.35)mm;磨除后为(7.16±1.42)mm。结论视神经管在管中部对视神经的束缚作用最强;眼动脉均在视神经下方的管底硬膜层内走行,因此沿视神经纵行剪开其上方的硬膜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6.
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及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自美国发现氮芥,开创药物治疗癌肿已50多年。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静脉输液外渗可以发生在外周及中心静脉,也可发生于任何种类的静脉通道装置,包括隧道及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泵,甚至骨内和硬膜外的  相似文献   
57.
肝癌患者肝动脉插管术前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肝癌是迄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为多见。由于肝癌病情发展较其他癌肿迅速,当典型症状与体征出现后,病程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时机。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物质术(TAE)则成为不能切除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之一,此术可反复进行,创伤小,效果好,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本探讨术前实施健康教育不同方式对检查预后恢复的影响,以期健全规范健康教育内容,达到能使患顺利完成TAE术,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颅骨重建对创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33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3例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20例,总治疗有效率60.6%。其中缺损靠近上矢状窦者8例、缺损区彭隆影象学检查提示缺损区脑组织嵌顿者7例及缺损区位于重要功能区者5例颅骨重建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23例缺损面积大于10 cm2患者功能改善17例,治疗有效率为73.9%;10例小于10cm2患者功能改善2例,治疗有效率为20%。左侧半球15例,功能改善11例,治疗有效率为73.3%;右侧半球18例,功能改善7例,治疗有效率为38.8%。结论:颅骨重建是改善创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以缺损靠近矢状窦和功能区、缺损区脑组织嵌顿、缺损面积大于10cm2以及缺损位于左侧优势半球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究多模医学影像规划定位穿刺新技术在胰腺炎经皮穿刺引流术(PCD)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穿刺引流技术的实施提供更精确的影像引导方法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进行单盲、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简单随机化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超声实时导航定位PCD,改良组给予多模医学影像技术规划定位PCD。比较两组疗效相关指标、围术期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5(IL-15)]及1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技术成功率、穿刺前影像确认次数、术中穿刺操作时间、总操作时间、操作者穿刺信心(VAS评分)、穿刺路径的图像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腹痛消失、肠鸣音恢复、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排便及饮食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d、3d改良组血清CRP、IL-10、IL-15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及技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穿刺前影像确认次数少于常规组,术中穿刺操作时间、总...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白血病皮肤浸润的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及预后的特点.方法 总结近5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白血病且伴皮肤浸润患者的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疾病类型以髓系白血病为主,其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例数最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