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6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基础钙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对比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骨密度(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及骨钙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低于对照组,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常规钙剂治疗能够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骨钙素水平,降低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促进骨密度增加,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应用无缝隙配合模式对颈椎病患者在接受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手术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配合模式实施手术配合;观察组采用无缝隙配合模式实施手术配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内固定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颈椎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无缝隙配合模式对颈椎病患者在接受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手术配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无缝隙配合模式对颈椎病患者在接受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手术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接受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配合模式实施手术配合;观察组采用无缝隙配合模式实施手术配合。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固定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护理模式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颈椎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无缝隙配合模式对颈椎病患者在接受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手术配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医护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医疗的舒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全麻手术越来越多,护士工作因此也更要精益求精。在配合全麻插管时,护士正确掌握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标准,是防止气管阻塞、维持呼吸道正常、确保和提高置管病人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Richards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骨折,创伤严重且并发症多。为了使病人减轻疼痛,早日离床,预防畸形,达到恢复功能、自理生活,手术内固定不失为重要治疗手段。我科自1996年6月~2003年6月对8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应用Richards钉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双侧放置引流管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1-01—2015-08间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骨科Ⅱ接受PLIF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引流管组)和B组(双引流管组),每组50例。记录术后硬膜外血肿及感染发生情况。比较2组:(1)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引流量及总引流量。(2)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的拔管病例数。(3)留置引流管期间患者切口疼痛程度。结果 A组出现4例有神经症状的硬膜外血肿,B组无1例。2组均未发生术后感染。2组总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B组引流量多于A组,第2天B组引流量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组均无拔管指征的病例。术后第2天和第3天,B组拔管病例均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d内2组均全部拔管。带管期间2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根引流管比较,双侧放置引流管能有效减少术后硬脊膜外血肿的发生率,且不显著增加总引流量和切口疼痛程度,并能缩短留管时间。  相似文献   
67.
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最佳方法,它具有操作精细、诊断明确、损伤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8.
【目的】羧甲基壳聚糖粉在大鼠腹腔内粘连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羧甲基壳聚糖组(n=20)、透明质酸钠组(n=20)和对照组(n=20),比较3组大鼠在术后2周、3周时腹腔粘连发生率和程度,并用光学显微镜对大鼠腹腔内粘连标本及腹膜反应程度进行病理观察,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粘连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各时限点发生腹腔内粘连的概率和粘连程度最高,透明质酸钠组次之,羧甲基壳聚糖组最轻。【结论】羧甲基壳聚糖防粉能明显减少大鼠术后腹腔内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胃肠道间质瘤24例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提高胃肠道间质瘤(GIST)术前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24例GIST患者的临床及诊断资料。结果症状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者占54%,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胃,占62%,CT检查阳性率为79%,B超检查阳性率为41%,术前病理活检多为丰富的梭形细胞及上皮细胞,直径<2 cm的肿块100%为低侵袭性的,CD117阳性率为96%、CD34阳性率为66%。结论提高对GIST的认识及多种检查结合有助于提高术前检出率,CT检查有其特殊价值,肿块直径在2 cm以下的GIST有良性倾向。  相似文献   
70.
患者男,19岁.无意中发现足部肿块1年,近期受压后稍疼痛.体检:左踝部皮下肿块2 cm×1 cm.超声检查:左踝内侧皮下见一13 mm×7 mm低回声肿物,外形规则,有包膜,边界清,后方回声稍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血流信号丰富,并测及动静脉频谱.超声提示:左踝内侧皮下实质占位性病灶,性质待查(血流信号丰富,请结合临床).手术所见:左踝内侧皮下类圆形灰白色结节.术后病理诊断:血管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