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1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凯黄斌强  潘伯荣 《新医学》2005,36(10):601-6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消化性溃疡平衡学说的研究深入,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疗法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增强,"防御因子"(胃黏膜、胃黏液、碳酸氢盐)受损所引起.增强胃黏膜血流及黏液分泌等防御因子的屏障作用已成为当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目前,从理论及临床上均证实了增强胃黏膜屏障(如黏液、前列腺素和微循环等)功能药物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2.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感染的一种无创伤性血清免疫荧光抗体检查技术,作为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CG)以及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患者Hp感染的快速诊断和Hp清除与否的指标,并和内镜活检尿素酶法,直接细菌染色法比较,以确定Hp血清免疫荧光抗体的诊断价值。观察对象为内镜诊断的Pu28例,CG122例及正常30例,共180例,均经尿素酶及Hp染色两法测试,结果两法都阳性100例,阴性50例,还有阴性健康者30例。免疫荧光法测试结果,在前两法阳性组的阳性率为95%(95/100),阴性组的阳性率为22%(11/50),阴性健康组的阳性率为3%(1/30)。并对Hp菌血清免疫荧光及非免疫荧光进行对比;前者对Hp诊断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在粘膜内Hp定位清晰。  相似文献   
33.
(一)急性肾衰(ARF) ARF的病因以感染为多,其次为中毒、肾毒性药物及肾炎。由庆大霉素引起的ARF颇为常见。南京军区总医院认为营养不良、抵抗力减低为继发感染的主要诱因。ARF病情危急、病死率高,上海医大认为早期诊断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提出如血清肌酐每日递增44.2~88.4umol/L即应按ARF监护。观察BUN和排钠分数等变化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毒物引起的ARF,摄入者多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血管内皮细胞单克隆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对胃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形态进行观察。方法:手术切除的120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染色进行观察。均以正常羊血清替代第一抗体作空白对照。结果:对分布在胃癌间质中的各级血管内径进行测量,胃癌中心带、间带和外带间质血管内径均比无癌区带的血管内径大。结论:胃癌形成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是同步发生,甚至癌旁区带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已有增生。增生的内皮细胞阻塞血流,影响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抑制肿瘤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5.
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调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调控刘勇1路名芝1潘伯荣2SubjectheadingsdigestivesystemneoplasmsCelcgcleproteinsGrowthfactoroncogene主题词消化系统肿瘤细胞周期蛋白质类生长因子癌基因分...  相似文献   
36.
艾滋病所致肝胆系统病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凯  潘伯荣 《新医学》2001,32(5):304-305
进修医生 请问教授,艾滋病怎么会使肝胆系统引发病变呢? 教授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功能缺陷性疾病,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各种感染和肿瘤的发生,如不及时诊治,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艾滋病患者常有肝脏的临床和组织学的异常,约有2/3的艾滋病患者有肝脏肿大。一般认为HIV感染本身并不直接作用于肝脏,因为肝脏并无显著的特异性损害。艾滋病患者的肝脏受累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合并嗜肝性病毒的感染;②病人免疫抑制状态下的机会感染;③免疫抑制状态下的肝肿瘤;④与慢性虚弱…  相似文献   
37.
中央静脉导管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央静脉导管(CVC)是IUU病房重要的治疗措施,方法快捷,用药方便,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仅就中央静脉导管感染(CVC-RI)、易位的原因及预防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 c- fos,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PCNA)和 Bax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通过阻断分布范围较小的细小小肠动脉 ,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小肠缺血再灌注 0 ,30 ,6 0 min和对照组动物小肠组织的 c-fos,PCNA和 Bax的表达特点 .结果 小肠缺血再灌注后 c- fos,PCNA和 Bax在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层的表达均有明显增加 .在再灌注 30 min,三者表达达高峰 ,但至 6 0 min则有明显下降 . c- fos在粘膜单层柱状上皮的阳性细胞率于再灌注 0 ,30 ,6 0 min和对照组动物分别是 89% ,95 % ,5 3.4%和 80 % ,在…  相似文献   
39.
Dubin—Johnson综合征1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bin—Johnson综合征,是一种非溶血性、非梗阻性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间歇性黄疸,它伴有肝细胞内色素沉着。此病临床较为少见,常与慢性胆囊炎及急慢性肝炎混淆。现综合四篇来稿均经病理证实的1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作者报告西京医院2年来收治的Gilbert综合征15例。患者多有轻度黄疸,常误诊为肝炎,但肝功其他项目正常。低热卡试验使血中胆红质增加141.53%,苯巴比妥试验治疗全部患者血清胆红素下降,有助于诊断,血清中以间应胆红素升高为主,而胆组织学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