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滕龙  洪芳  何建成 《辽宁中医杂志》2022,(4):202-204+225-226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方对腺病毒(AAV)介导的α-syn基因过表达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聚集及错误折叠的机制,以探索PD的发病机制及复方地黄方在治疗PD中的“增效减毒”机制。方法 通过构建AAV介导的α-syn基因过表达PD大鼠模型,在治疗4周后取出各组大鼠纹状体、黑质,应用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凋亡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情况。结果 Tunel染色发现,复方地黄方干预4周后大鼠黑质和纹状体神经元凋亡情况有所缓解(P<0.05或P<0.01)。Western Blot研究发现,复方地黄方干预后大鼠脑中α-syn、GSK3β、P-GSK3β(Tyr216)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下降(P<0.05或P<0.01),而P-GSK3β(Ser9)、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 复方地黄方可能是一种潜在的PD神经保护剂,可能通过调控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缓解大鼠黑质和纹状体神经元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血清孕酮测定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测定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异位妊娠孕妇88例及正常宫内妊娠者76名,检测并比较两者血清孕酮值.结果异位妊娠孕妇血清孕酮值水平(4.70±3.11)ng/ml,明显低于正常宫内妊娠者(25.55±6.72)ng/ml(P<0.001).结论低水平血清孕酮值高度提示异位妊娠可能,但不能作为确诊的标准.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 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异动症(LID)大鼠神经行为学、氧化应激反应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 苄丝肼(50mg/kg左旋多巴和12.5mg/kg苄丝肼)制备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LID组、复方地黄方组,另取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每组6只。分别在4周、6周后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后,取纹状体,应用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内SOD、MDA、GSH、GSH-Px的含量。结果 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模型组AIM评分、L-dopa诱导持续时间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均呈增加的趋势,L-dopa诱导启动时间随时间的延长有减少的趋势,且大鼠纹状体内SOD、GSH、GSH-Px的含量均明显的减少,MDA的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而复方地黄方组AIM评分、剂峰旋转圈、L-dopa诱导持续时间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呈减少的趋势,L-dopa诱导启动时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大鼠纹状体内SOD、GSH、GSH-Px的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增加趋势更明显,MDA的含量呈现减少的趋势,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减少的趋势更明显。结论 复方地黄方较好地改善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表现和氧化应激反应,复方地黄方干预LID模型大鼠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对细胞的损伤从而缓解帕金森病LID的症状。  相似文献   
24.
国内临床输血信息化发展至今,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临床输血信息化技术水平尚存在差距…。作者在现有《医院用血系统》上,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设计自动计费规则,用血后自动记账等功能集一身的《输血科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参照我市《关于免交医疗临床用血互助金及减免血费的几个事项》《关于做好医院临床用血互助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出院前直接在医院办理用血互助金及血费的收退减免手续,将血费纳入信息化管理,优化了原有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5.
不同保存温度标本自然沉降对测定结果影响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保存温度标本自然沉降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引起实验室工作者的重视。方法标本在4℃和-15℃条件下,保存时间24h后,从冰箱取出使其与室温平衡,吸取最上层和最下层液体,检测标本中蛋白、糖、电解质等无形成分。结果标本在4℃保存24h,最上层和最下层无形成分的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在-15℃保存时标本的最上层和最下层的液体成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低温保存的标本由于自然沉降现象的存在,上层标本与下层标本的测定结果有显著差异,这些标本在检测前必需彻底混匀,该问题需引起检验医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6.
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巩膜扣带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巩膜扣带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116例(116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共检出视网膜裂孔208个。其中合并黄斑部脱离81眼。PVR程度分级A级及B级106眼,C1级8眼,C2级2眼。所有病例均行巩膜扣带术,术中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结果初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110例,复位率94.83%。4例再次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2例放弃治疗。最终,114眼视网膜解剖复位,复位率为98.28%。视网膜复位病例视功能不同程度改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术前、术后评价玻璃体视网膜及在巩膜扣带术中直视下定位裂孔,冷凝封闭裂孔具有独特优越性。  相似文献   
27.
笔者设计了一种鉴定微量稀释棒稀释结果准确与否的客观方法,并对稀释棒的取样方式,手搓次数,稀释转递过程引起的误差进行实验研究。认为稀释棒取样以棒头伸入血清2mm为宜,取出应避免与试管壁相碰。实验证实,只需手搓入团3-5次即可,不宜过多过快,稀释转过程稀释棒前后移动时也必须避免与V形孔壁相碰,并对血凝反应板孔的直径,深度提出具体要求,使之实验操作规范化。  相似文献   
28.
我们发现,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简称《规程》)推荐的方法配制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的底物缓冲液,即使保存于4℃冰箱,空白吸光度亦不断上升。为此,笔者试用多种防腐剂进行防腐效果和测定结果的观察,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按《规程》配制。四种腺苷底物缓冲液具体配制方法如下:①不加防腐剂的腺苷底物缓冲液:在90ml蒸馏水中,加入1mol/LNaOH96ml,煮沸除氨,加入KH2PO42722g,冷却至70℃左右,加入腺苷2672mg。冷却至室温并加去离子水至100ml。②含1g/LNaN3的腺苷底物缓冲液:配制方法同上,冷却至…  相似文献   
29.
长期以来血常规检测均采用全血标本,以往手工法(显微镜计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沙利氏法或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血红蛋白)均采集毛细血管血标本。十几年来随着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逐步普及,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血细胞分析仪需采集静脉血。对于采集毛细血管血标本或采集静脉血血标本.是否需要空腹和血浆浑浊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一直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30.
报告91例原发性肝癌(HCC),182例慢性肝病和32例正常人血清的甲胎蛋白(AFP)、α-抗胰蛋白酶(α-AT)、唾液酸(SA)、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并检测了其中108例AFP阳性患者的AFP异质体.前五项检测结果表明:HCC与慢性肝病除一项SF(P=0.01)外,其余P<0.001,差别有极显著意义.若以单项阳性作为HCC筛选标准,91例HCC未见五项全部阴性患者,诊断敏感性达100%,65例HCC和43例慢性肝病血清AFP异质体结果分别为23%~92%,0%~26%,若以>25%作为HCC诊断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9%、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