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综合类 | 45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应用dextran-PEG双相分配液低速离心法,分离纯化质膜。用Ficoll-urog-rafin分离液分离淋巴细胞后,细胞在相差显微镜监视下,用10mM Tris-0.2mM DTT液低渗,玻璃匀浆器匀浆,使绝大多数细胞的质膜破碎而不损伤核。低速离心除核后,收集粗膜,混匀于dextran-PEG的上相液,再迭加等量下相液,然后在Lh-413/L2-402型冷冻离心机(水平大转头)作3,700rpm离心15分钟。吸出界面物(质膜)经再 相似文献
82.
本实验采用NSI骨髓瘤细胞与黄疸出血群70091株钩体外膜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建立了一株分泌抗黄疸出血群钩体外膜抗原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ZMA_3。经MAT与ELISA检测.证明ZMA_3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群特异性。ZMA_3杂交瘤细胞株经体外持续培养七月余,分泌抗体性能稳定。经鉴定ZM A_3单克隆抗体属IgG_2a亚类。 相似文献
83.
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DC)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探讨尖锐湿疣病损粗提蛋白对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聚合酶联反应(PCR)鉴定尖锐湿疣病损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6DNA和HPV11 DNA。人脐带血和外周血分离培养10d的DC分别用尖锐湿疣病损组织和健康儿童包皮组织粗提蛋白刺激2次。另设空白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刺激。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和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来源于脐带血和外周血,同种自体淋巴细胞来源于外周血。结果 PCR结果显示尖锐湿疣病损组织中HPV6b DNA阳性。尖锐湿疣病损粗提蛋白刺激后的DC刺激来源于脐血的T淋巴细胞,其增殖指数(5.514)高于包皮对照组(2.645)和空白对照组(1.698,DC:T均为1:11)。尖锐湿疣病损粗提蛋白刺激后的DC刺激来源于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2.352)高于包皮对照组(1.083)和空白对照组(0.644,DC:T均为1:3)。结论 尖锐湿疣病损粗提蛋白可能因存在的HPV病毒抗原对DC的刺激和功能活化,进一步促进了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并进而推测可以提高机体抗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84.
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EA、ED融合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E.C.3.2.1.23)是由四个相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相对分子质量(Mr)为540000,通过溴化氰裂解或基因重组技术可得到一系列无酶活性的突变肽段,其中有些突变体在体外能重新聚合成全酶活性的四聚体,这一现象被称为α-互补[1].β-半乳糖苷酶的这种α-互补性已被用于分子生物学、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监控、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技术(CEDIA)、表达免疫分析等[2,3].通常具有α-互补活性缺失大部分C端氨基酸的小片段突变体如CNBr2被称为α-供体或酶供体(ED);而缺失N端约40个氨基酸的大片段突变体如M15蛋白被称为α-受体或酶受体(EA).为了进一步研究β-半乳糖苷酶的α-互补特性并促进其应用,我们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一对编码β-半乳糖苷酶突变体EA、ED的质粒,并以融合蛋白的方式进行表达制备. 相似文献
85.
白细胞介素-18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及其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保护治疗作用,进一步探索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IL-18和/或印100-DC,制备DC瘤苗,以ELISA、RT—PCR、FACS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所制备的DC瘤苗的效果,以黑色素肿瘤动物模型鉴定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本研究成功制备了DC瘤苗。IL-18/gp100-DC的抗肿瘤免疫保护作用明显强于IL-18-DC或gp100-DC瘤苗。结论Th1型细胞因子IL-18和印100共转染能显著增强DC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