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7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15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56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575篇
内科学   271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380篇
综合类   1121篇
预防医学   512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488篇
  7篇
中国医学   493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对其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诊的肾细胞癌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患者进行分组,一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进行治疗,共91例为对照组,另一组应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共91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及预后效果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P=0.011)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出血量(P<0.001)及手术时间(P=0.019)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手术后24 h血清肌酐水平(P=0.01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P=0.018)、躯体功能(P=0.021)、社会功能(P=0.025)、情绪功能(P=0.032)及总体生活质量(P=0.033)等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为肾细胞癌患者提供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缓解对患者肾功能造成的影响,提升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2.
聚乙烯亚胺-胆固醇结合脂质微泡介导的基因转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亚胺-胆固醇阳离子聚合物(PEI-Chol)基因载体的性能及其结合中性脂质、聚乙二醇修饰脂质微泡介导的基因传递系统(微泡/PEI-Chol/DNA)的体外细胞基因转染效率。采用胆固醇甲酰氯与聚乙烯亚胺(Mw1800)通过酰胺化制得PEI-Chol,并运用IR、1H NMR和MA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其结构和分子量进行测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采用反相挥发法制备DPPC、DSPE-PEG2000和全氟丙烷构建的粒径为2~8μm的脂质微泡,并运用自组装技术将PEI-Chol/DNA复合物与微泡融合,构建微泡/PEI-Chol/DNA(bubble/PEI-Chol/DNA)基因转染系统;以pEGFP-Cl(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用凝胶滞留试验考察PEI-Chol的DNA压缩能力,同时在A549和MCF-7两种细胞中比较以PEI-Chol为核心构建的各种载体系统的细胞毒性、抗血清沉淀作用以及细胞转染效率。结果发现,当N/P比值为4以上时,PEI-Chol能有效压缩DNA;...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应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耐药发生情况并探讨耐药原因。方法:对2003-2007年3月参加ETV剂量和疗效的随机双盲Ⅱ期临床试验、ETV与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双盲对照Ⅲ期临床试验、ETV治疗LAM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Ⅲ期临床试验及其后续ETV开放治疗临床试验的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继续给予治疗和随访,计算截至2011年3月的累积耐药发生率,对临床耐药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逆转录酶区(RT)序列突变检测,并分析耐药原因。结果:63例患者中3例治疗2年后失访;1例治疗2.5年时转其他中心治疗;其他59例中16例用药4~6年,43例用药7~8年,随访4~8年,中位随访时间7年。13例患者发生临床耐药,累积耐药发生率为20.5%。9例耐药患者进行了HBV RT序列突变检测,其中5例检测出LAM耐药位点L180M和M204V突变和1~2个ETV耐药位点突变,符合ETV耐药特点;3例仅检出LAM耐药位点突变;1例检出2个ETV耐药位点突变和ADF耐药位点A181T突变。LAM经治、治疗前高病毒载量、治疗6个月病毒学应答不佳、治疗依从性差可能与耐药的发生有关。结论: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耐药率较低。对治疗初期应答不佳患者,加强监测和提高治疗依从性可减少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罗通定经皮给药后,药物在大鼠脑、皮下、血管3个部位微透析液和尾静脉血浆的浓度变化。方法采用微透析技术取样,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皮下、血管的微透析液的药物浓度以及尾静脉血浆的药物浓度,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罗通定20cm^2经皮给药后,在大鼠体内消除缓慢,脑、皮下、血管和血浆AUC0→10h分别为(387.19±162.81)、(245.97±74.60)、(211.41±65.19)和(1677.05±598.83)min·mg·L^-1。体内药物含量血浆中最高,脑微透析次之,血管微透析最低,经皮给药后的AUC脑/AUC血浆、AUC皮下/AUC血浆、AUC血管/AUC血浆分别为(23.45±6.51)%、(15.66±5.03)%和(13.87±5.84)%。结论微透析法能很好地应用于罗通定经皮给药后大鼠不同部位的浓度研究,反映脑、皮下和血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94例,检测血常规,计算NLR;ACS患者根据GRACE评分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随访观察6个月内ACS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比较三...  相似文献   
76.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索E3泛素连接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介导的碱基切除修复蛋白8-氧代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发生过程中的泛素化降解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沉淀实验检测OGG1的泛素化修饰及其与SKP2的结合能力。采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构建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过表达模型细胞中SKP2的蛋白表达。通过转染SKP2质粒,增加SKP2的表达并观察细胞中OGG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OGG1蛋白存在泛素化修饰。UbiBrowser软件预测能与OGG1结合的潜在E3泛素连接酶,并通过免疫沉淀实验证明SKP2与OGG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氧化损伤环境下,SRA01/04细胞中SKP2蛋白表达出现先下降后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UVB照射10 min时SKP2表达下降最为显著。对照组、转染空载质粒组和转染SKP2过表达质粒组SRA01/04细胞中SK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0.007、0.920±0.008和1.330±0.020,与转染空载质粒组相比,转染SKP2过表达质粒组细胞中SKP2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空白对照组、UVB组、UVB+转染空载质粒组和UVB+转染SKP2过表达质粒组细胞中OGG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5±0.01、5.05±0.16、5.20±0.07和3.83±0.10;与UVB+转染空载质粒组相比,UVB+转染SKP2过表达质粒组SRA01/04细胞中OGG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3泛素连接酶SKP2能够促进OGG1发生泛素化降解,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内部损伤性DNA的累积,从而导致AR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8.
由上海市医药管理局和《中国医药报》上海记者站联合主办的上海医药行业的专业报纸——《上海医药报》,经国家医药管理局批准,作为《中国医药报》在上海的内部刊物现已正式创刊。《上海医药报》将及时传达党和国家关于发展医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上海医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加快对人群新发心力衰竭(心衰)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参加了2006年度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且体检时完成心电图检查、静息心率数据完整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心律失常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以及有心衰病史者。根据静息心率将入选者进行五分位分组,即Q1、Q2、Q3、Q4、Q5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新发心衰为终点事件。研究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静息心率组人群发生新发心衰的风险。结果 研究最终入选88 879人,年龄18~98(51.0±12.3)岁,其中男性68 411人,静息心率(74±10)次/min。静息心率40~66次/min的人群归入Q1组(n=18 168),静息心率67~70次/min的人群归入Q2组(n=18 970),静息心率71~74次/min的人群归入Q3组(n=13 583),静息心率75~80次/min的人群归入Q4组(n=22 739),静息心率>80次/min的人群归入Q5组(n=15 419)。5组人群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低密...  相似文献   
80.
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六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我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有6例采取经肘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6例均经右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将SNF(Simon nitinol filter,Bard)沿90 cm长鞘置人下腔静脉.结果 6例手术均1次成功,用时平均25 rain.除1例肘部穿刺点有轻度红肿外,其余均愈合良好,无出血或血肿,无静脉炎.滤器位置准确,无偏斜.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穿刺容易,创伤小,术后患者无需卧床制动,有利丁DVT的治疗.同时,对于经股静脉穿刺有禁忌的DVT患者,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更不失为较好的替换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