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56篇 |
免费 | 338篇 |
国内免费 | 2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85篇 |
妇产科学 | 45篇 |
基础医学 | 234篇 |
口腔科学 | 250篇 |
临床医学 | 915篇 |
内科学 | 415篇 |
皮肤病学 | 80篇 |
神经病学 | 148篇 |
特种医学 | 299篇 |
外科学 | 656篇 |
综合类 | 1949篇 |
预防医学 | 611篇 |
眼科学 | 52篇 |
药学 | 773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816篇 |
肿瘤学 | 3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53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91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63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334篇 |
2013年 | 304篇 |
2012年 | 363篇 |
2011年 | 376篇 |
2010年 | 351篇 |
2009年 | 358篇 |
2008年 | 366篇 |
2007年 | 351篇 |
2006年 | 319篇 |
2005年 | 352篇 |
2004年 | 276篇 |
2003年 | 265篇 |
2002年 | 226篇 |
2001年 | 242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149篇 |
1997年 | 130篇 |
1996年 | 171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72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胸腔镜或头灯光源辅助的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腔镜或头灯光源辅助下小切口胸腰椎前路病灶清除和重建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3例胸腰椎疾病患者,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5例,胸腰椎结核28例(均伴有腰椎冷脓肿或死骨),胸腰椎转移性肿瘤6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胸椎间盘突出症2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4例,C级5例.D绒8例,E级42例。采用胸腔镜光源辅助下小切口手术35例,头灯光源辅助下小切口手术28例。病灶清除重建植骨术24例,病灶清除植骨钉板内固定39例。结果:切口长度5.7cm,平均5.8cm。平均手术时间210min,平均术中小血量650ml。术后神经功能A级4例,B级1例,C级2例,D级10例。E级46例。并发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脑脊液漏1例,股外侧皮神经或肋间神经损害7例,经治疗均治愈。42例获半年~2年,平均1.1年随访,无植骨脱出或内固定失效,植骨均获愈合,畸形得到矫正,结核无复发,1例转移性肿瘤复发。结论:光源辅助下小切口腰腰椎前路手术克服了常规开胸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同时也克服了标准“锁孔”胸腔镜技术操作口过小、完全镜下操作、技术要求高、不易推广等缺点.是并发症较少、便于推广的较安全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04.
老年骨质疏松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者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影响及其治疗对策。方法采集30具新鲜股骨标本,DEXA骨密度仪测试每个标本干骺端、颈部、Ward三角区及大转子区的骨密度,将骨质疏松标本进行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假体安装,测定其生物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老年骨质疏松程度的增加,假体置换后股骨上方应变呈增加的趋势。随着骨密度的增加,假体近端和远端微动随之减少,关节假体的初始稳定性显著增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对人工关节假体的置换影响是明显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其松动率可下降30%~40%,临床上要求假体安装须精确匹配,骨水泥调制合理、厚度适中,以减少松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5.
颈椎椎弓根三种置钉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 3种颈椎椎弓根置钉方法。方法: 3组尸体各 9具, 行颈椎CT影像测量后分别用 3种方法进行椎弓根置钉, 其结果由CT验证。结果: 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法置钉 90枚, 椎弓根内占 90%, 其中神经根损伤 2枚, 椎动脉损伤 1枚; Abumi法置钉 90枚, 椎弓根内占 55. 56%, 其中神经根损伤 19枚, 椎动脉损伤 4枚; Ebraheim法置钉 72枚, 椎弓根内占 29. 17%, 其中神经根损伤 24枚, 椎动脉损伤 29枚, 3种方法均无脊髓损伤。结论: 在术中不探查椎弓根、无影像设备导向条件下, 颈椎椎弓根三维定位器置钉准确率较Abumi手法置钉高, 而Ebraheim法不适用于国人。 相似文献
106.
富含血小板血浆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物修复兔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在骨缺损中植入骨髓基质细胞和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 PRP)的复合物,观察缺损的修复情况,为临床骨缺损的修复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体外扩增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 MSCs),将MSCs与PRP混合形成MSCs/PRP复合物,使细胞的终浓度为5×106个/ml。将MSCs/PRP复合物用牛凝血酶固化为凝胶体,植入细胞供体兔颅骨直径15mm缺损中,以单纯植入PRP作为对照。术后8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MSCs/PRP凝胶植入8周后,缺损大部分获得修复,组织学分析显示缺损中有大量新骨形成。结论:应用PRP复合MSCs可以提高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8.
腹腔镜低位直肠保肛术中直肠脱出技术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脱出技术在腹腔镜低位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1月运用直肠脱出技术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20例低位直肠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操作步骤及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性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术中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广,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2+801min,术中平均出m(50±70)mL,病人术后平均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2.2±1.1)d、(4.9±2.4)d和(11.0±4.2)d。,每例病人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总数为(15±4)枚,肿瘤距下切缘平均距离为(2.2±1.1)cm。所有病人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9(2-3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排便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直肠脱出技术运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保肛术安全有效,可作为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术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09.
肝门胆管癌,又称Klatskin瘤,是指起源于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胆道上皮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治疗肝门胆管癌最有效的手段。该肿瘤位于肝门狭小且管道结构复杂的区域,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近年来,由于影像评估水平和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例数逐年上升。但各治疗中心对于手术入路选择、肝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数量均有不同的标准,且差异较大。有必要探索肝门胆管癌手术质量控制体系。一方面通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克隆ATM全长cDNA及含特异功能域的cDNA片段,寻找与ATM相互作用的蛋白,分析ATM在DNA损伤名的分子机理。方法 利用长片段PC白话 增法,从人外周血来源的cDNA库中扩增ATMcDNA;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外周血来源的cDNA库中与ATM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 经重叠PCR扩增到ATM全长cDNA,并筛选到数条与ATMP13K激酶区相互作用的cDNA,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