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9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18篇 |
基础医学 | 41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102篇 |
内科学 | 72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2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1篇 |
综合类 | 531篇 |
预防医学 | 105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160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18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胰岛素(INS)和睾酮(T)对子宫内膜腺癌细胞HOXA1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OXA10蛋白在Ishikawa细胞定位表达;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予不同浓度INS(90、60、30、3、0.3U/L)或T(10^-3、10^-4、10^-5、10^-5、10^-7mol/L)刺激Ishikawa细胞48h,MTT法检测INS、T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作用;最后分别以30U/LINS和10^-5mol/LT刺激Ishikawa细胞48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INS和T对Ishikawa细胞HOXA10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HOXA10蛋白定位表达于Ishikawa细胞的细胞浆内。(2)不同浓度的INS均可促进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越强,INS浓度达60、90U/L时,细胞生长状况与浓度为30U/L相似。不同浓度的T均可抑制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达10^-4、10^-3mol/L时,细胞生长抑制状况与浓度为10^-3mol/L相似。(3)RT-PCR检测结果显示INS组和T组Ishikawa细胞中HOXA10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弱(P〈0.01或P〈0.05)。结论不同浓度INS和T均可影响Ishikawa细胞生长,高浓度的INS和T降低细胞上HOXA10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2.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3.
MRI引导下立体定向海马纵向穿刺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院自2001年7月至2004年3月,设计应用磁共振(MRI)扫描定位、立体定向颞角下沿海马纵向穿刺技术,对32例颞叶癫痫患者的海马实施深部电极脑电监测、活检和射频毁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癫痫性脑功能异常对抑郁障碍产生的影响,以利于临床的早期识别和防治。方法:选择颞叶癫痫患者共36名,根据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颞叶癫痫伴抑郁组18例及非抑郁组18例。入组患者均行视频脑电图(VEEG)、3.0T 头核磁共振(MRI)、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及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癫痫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EG检查颞叶的发作间期痫性放电(IEDs)的侧别、颞叶与颞叶伴颞叶外IED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左侧受累更多见。局部一致性、低频振幅、低频振幅分数(三种RS-fMRI分析方法)基于全脑水平的单样本t检验显示抑郁组脑激活区多于非抑郁组,且抑郁组中线结构的激活突出;两样本独立t检验结果显示,抑郁组比非抑郁组激活更增强的脑区涉及丘脑以及默认网络中的前额、楔前叶、腹前扣带回、海马等脑区。抑郁组MRS检查5/18例颞叶放电优势侧海马的NAA、NAA/Cho+Cr减低,且3/5例有海马萎缩;非抑郁组未发现明显异常。 结论 :颞叶癫痫病程长,放电累及颞叶外脑区、优势半球侧受累,海马结构功能异常及脑默认网络活动增强等因素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的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近10年来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筛选,然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s,包括519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36,95%CI(2.57,7.39),Z=5.47,P<0.000 01]。结论:Meta结果分析表明,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率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次氯酸氧化的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advanced oxidative protem products,HSA-AOPPs)的制备标准化、次氯酸的清除以及微量HSA-AOPPs的检测.方法 于搅拌条件下在HSA(60mg/mL)内滴加次氯酸至终浓度为60 mmol/L即制得HSA-AOPPs.透析法或层析法清除次氯酸.碘量法测定次氯酸残留量.微量HSA-AOPPs的测定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SEC),曲线下面积(AUC)用于定量计算.结果 恒定的次氯酸加入量对HSA-AOPPs的产量非常关键.当次氯酸和HSA两者克分子浓度之比为1:66左右时最为理想.过量次氯酸可导致高分子量AOPPs的破坏,大量蛋白碎片产生.层析法清除次氯酸残留优于透析法.色谱法检测AOPPs的灵敏度比分光光度法要高100倍以上.结论 AOPPs的标准化制备关键在于恒定次氯酸对HSA的克分子比值.HP-SEC方法可用于微量AOPPs的测定. 相似文献
37.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病人高热昏迷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病人高热与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100例有高热与意识障碍的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方法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结果:治疗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高热及意识障碍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8.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人的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以来,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已明确该菌是慢性活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感染HP后,有的发生胃炎,也有发生消化性溃疡,而也有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自198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有关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工作,主要分四部分进行,现重点分述如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2例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手术治疗的62例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占神经外科同期收治的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28.4%(62/218),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颅内高压、功能障碍、头晕以及癫痫。32例(51.6%)患者接受分流术,11例(17.7%)患者行病变活检术,19例(30.6%)患者开颅行颅内占位切除术。经实验室检测及术后病理确诊的62例患者中真菌感染33例(53.2%),病毒及梅毒肉芽肿感染各1例(1.6%),寄生虫感染5例(8.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8例(12.9%),细菌感染4例(6.5%),不明原因感染9例(14.5%),混合性感染1例(1.6%)。经手术治疗后,46例(74.2%)患者好转,14例(22.6%)患者无变化,2例(3.2%)患者放弃治疗。
结论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谱广泛,临床表现以发热、颅内高压、功能障碍、头晕、癫痫为主,真菌感染发病率最高,手术干预为此类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提高其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