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4篇 |
皮肤病学 | 57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2 岁.因全身红斑脱屑、反复起水疱12 年来我科就诊.患儿出生时即出现全身皮肤潮红、糜烂和渗液,表面似覆有一层"膜状物" ,衣物易粘连皮肤,20 余天后渗液明显减轻,出现散在黄豆大水疱、脓疱.此后全身皮肤潮红一直未有消退,反复出现水疱、脓疱、糜烂及脱屑.近3 年来皮肤粗糙脱屑显著,瘙痒明显. 相似文献
42.
儿童皮肌炎与成人皮肌炎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儿童皮肌炎(JDMS)与成人皮肌炎(ADMS)临床表现上的差异,将35例JDMS和139例同期住院的ADM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JDMS男女比为1:1.3,而成人男女比为1:2.1,JDMS眼周紫红斑,Gottron's丘疹的高发生率及ADMS相似,但肌炎症状较轻,合并症较少,肌萎缩,吞咽困难,间质性肺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成人患者(P<0.05,P<0.01,P<0.01,P<0.05),血清CPK,IgG升高率亦明显低于成人患者(P<05,P<0.01),而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抗“O”阳性率则明显高于成人患者(P<0.01,P<0.05,P<0.01),结果提示JDMS与ADMS在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上均有差异,皮损特征对儿童皮肌炎的早期诊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30例(温州市中医院13例和温州市人民医院17例)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3例,女7例;年龄为(62±4)岁,年龄范围为27~78岁.患者行腹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创伤后骨质溶解症的X线表现,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7例创伤后骨质溶解症X线表现.7例中女5例,男2例.年龄9~56岁,平均34岁.车祸3例,摔伤4例.受伤后距骨质溶解时间分别为18个月1例,10个月2例,6个月2例,3个月2例.结果 受伤时X线示坐、耻骨骨折2例,胫腓骨下段骨折1例,股骨颈骨折1例,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1例,肩锁关节Ⅰ度脱位1例,腕部软组织肿胀1例.X线表现为块状骨质溶解3例,斑片状骨质溶解3例,囊状骨质溶解1例;溶解边缘骨质均无硬化,其中溶解区界限清楚5例,界限不清楚2例;溶解区无残留骨组织4例,残留部分骨组织3例;溶解区附近骨质均未见骨膜增生和骨皮质增厚;骨质修复2例,溶解骨质无修复5例.病理检查显示病变区见大量毛细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滑膜充血肿胀、增生,肉芽组织增生,骨坏死,破骨细胞活跃,少量炎性细胞,无肿瘤细胞.结论 创伤后骨质溶解症与外伤密切相关,X线表现为块状和斑片状骨质溶解或不规则骨质囊状破坏,早期诊断较难. 相似文献
45.
目的在1例4代毛囊闭锁三联征大家系中定位其致病基因所在区域。方法用覆盖全基因组的微卫星标记对1例毛囊闭锁三联征大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定位研究,用AB I3730测序仪进行微卫星标记的基因分型,利用L inkage软件(5.10version)和Cyrillic软件(2.01 version)进行连锁和单倍型分析。结果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当外显率为99.9%时,在1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D1S2624处获得最大LOD值为3.26(重组率θ=0.00)。单倍型分析将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微卫星标记D1S248和D1S2711之间的染色体1p21.1 1q25.3区域,遗传距离61.8 cM。结论染色体1p21.1 1q25.3区域存在毛囊闭锁三联征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46.
例1.男,55岁.因剃须下领皮肤刮破后局部发生红斑、脓疱、结节,痒、灼痛.曾外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制剂,并不规则服地塞米松1个月. 相似文献
47.
肌电图在诊断皮肌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8,33(5):383-384
目的 探讨肌电图在皮肤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肌电图测定,肌力,血肌酶检查,对43例诊断为皮肌炎患者的肌电图进行了分析。结果 43例患者的肌电图阳性与肌力下降,血肌酶升高,肌活检阳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肌电图除可确定病变的部位外,还可引导肌肉活检。 相似文献
48.
林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32(3):250-251
对88例成人皮肌炎皮损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男女发病高峰均在青壮年期。皮损先发生性别间无差异(P〉0.05)。但典型的上睑部紫红色水肿斑女性高于男性(P〈0.05)。在对其中49例活动期患进行了血肌酶升高的比较,结果CPK升高程度上女性高于男性(P〈0.05)。LDH升高程度无此差异。CPK与LDH升高例数上均无差异(P〉0.05)。提示:皮肌炎中女性典型皮损较多见,血肌酶升高变化男女性别间 相似文献
49.
Abbott公司的atrasentan(ABT-627)是一种强效、具有口服活性的非肽类内皮素ETA 受体拮抗剂,现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适应证之一是用激素治疗无效的前列腺癌症.此外,对心衰的临床作用研究亦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