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温阳方对DN大鼠肾组织α-SMA、TNF-α表达的影响,从抗肾纤维化角度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术+腹腔注射STZ复制DN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通络益肾温阳方治疗组、洛汀新+糖适平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α-SMA、TNF-α的表达及肾脏的病理改变。结果通络益肾温阳方治疗组大鼠肾组织α-SMA、TNF-α的表达显著低于病理对照组(P0.01),肾组织病理损害均较病理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通络益肾温阳方对DN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肾组织α-SMA、TNF-α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采用安宁包缺氧体系构建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评估其实验条件,为开展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安宁包缺氧体系分别处理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指定时间(3 h、4 h、6 h、12 h),再进行复氧24 h,并采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与坏死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安宁包缺氧体系处理6 h、12 h分别诱导心肌细胞坏死率上升29.82%和4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相比,安宁包缺氧体系处理4 h后复氧24 h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率上升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安宁包缺氧体系处理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4 h后复氧24 h为较合适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3.
猪去氧胆酸的纯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猪去氧胆酸中的杂质成分和纯化方法。方法运用重结晶和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与结论从猪去氧胆酸中分离出一种主要杂质,建立了纯化猪去氧胆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改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外侧入路小切口4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性分析2004-03/2005-03抚顺市中心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行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43例(49髋),男22例,女21例;年龄22~79岁:均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前Harris评分(46.2±5.3)分.同期采用常规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例43髋,男22例,女13例;年龄31~78岁;16例使用混合型假体(髋臼非骨水泥型,股骨骨水泥型),其余病例均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前Harris评分(43.4±4.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置换期出血量、置换时间、切口长度、置换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置换均顺利完成,并获得随访,平均13.1个月.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围置换期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和切口长度均比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9.0±6.1)分和(88.1±7.4)分,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中1例置换后脱位,切开复位,经2周牵引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未发生脱位.提示小切口微创技术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围置换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快,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EVAR)术后Ⅱ型内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行EVAR术的197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Ⅱ型内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97例患者行EVAR后发生Ⅱ型内漏18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动脉数量每增加1根,发生Ⅱ型内漏的风险增加了0.822倍(OR=1.822,P=0.010);最大腰动脉直径每增加1 mm,发生Ⅱ型内漏的风险增加了0.256倍(OR=1.256,P=0.040)。197例患者获访1~36个月,中位数为16.8个月。随访期间,1例瘤体直径于术后6个月时增长大于5 mm,给予经股动脉以弹簧圈栓塞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处理,术后内漏消失;余17患者的内漏自行封闭或瘤体直径无明显变化。结论 腰动脉数量和最大腰动脉直径均可影响Ⅱ型内漏的发生。如果持续性Ⅱ型内漏的瘤体直径无明显变化,可暂不处理,但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体会,以及术中颈内动脉转流在切除复杂颈动脉体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8年12月30例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其中4例患者采用术中颈内动脉转流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9.2±2.3)岁,男10例,女20例.左侧15例,右侧14例,双侧1例,平均直径(4.9±0.3)cm.术前经彩超、CT、MRI、CTA等明确诊断.手术方式采用单纯颈动脉体瘤切除16例,颈动脉体瘤切除加颈外动脉结扎10例,颈动脉体瘤切除加术中颈内动脉转流自体大隐静脉血管重建4例.结果 30例手术顺利成功,术后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均为颈动脉体瘤,4例患者存在血管壁包膜侵犯.术后并发症:声嘶15例,呛咳11例,舌歪17例,面部麻木2例,呼吸困难1例,吞咽困难3例.4例术中行颈内动脉转流下顺利切除瘤体,术后无脑梗塞.全部病例术后无死亡.结论 颈动脉体瘤首选的治疗方式是外科切除.复杂Shamblin Ⅲ型CBT术中必要时采用颈内动脉转流下切除瘤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7.
从中国国际救援队救援实战谈灾害紧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中国国际救援队14批次国内外救援资料的回顾分析,提出狠抓救援队伍建设;根据任务需要,实施分等级救治;立足自我保障,保证队伍持续的战斗力是科学施救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8.
从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汶川地震救援谈科学施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参加过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国外地震救援行动[1].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08年5月12日晚11时抵达四川灾区,是到达灾区最早的专业救援队.之后转战都江堰市聚缘镇、绵竹市汉旺镇、北川县、汶川县、绵阳市郊五个重灾区执行紧急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 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加确定性手术前移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科抢救的2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正压液体复苏组,再将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病人分成确定性手术前移组和片延迟手术组(非人为因素),常规限制性输液组和附加对抗休克的损伤因子药物治疗组,对患者的PT、APTT、开始手术时间、存活率、死亡率、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在PT、APTT、开始手术时间、存活率、死亡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明显优于正压液体复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性手术前移组明显优于延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损伤因子药物组的术后休克纠正时间、存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限制性输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安全,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