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8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41篇
内科学   285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740篇
预防医学   38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13篇
  4篇
中国医学   288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健胃愈疡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健胃愈疡颗粒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三联疗法治疗,两组患儿疼痛缓解时间、Hp清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Hp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临床不良反应,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5.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胃愈疡颗粒联合西药可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患儿的疼痛状况,对Hp的清除率高,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鹿瓜多肽,24 mg加入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接骨七厘片,5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四肢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胫骨干、尺桡骨、股骨干、肱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SF-36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CYP2C9新变异体A149V的药物代谢活性。方法 随机采集2018年北京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血样并采用磁珠法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CYP2C9基因启动子区及9个外显子区用于基因分型。体外构建双表达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OR-CYP2C9,转染DH10Bac大肠杆菌获得杆粒,使用昆虫系统表达CYP2C9及CYPOR,并进行Western blot法验证。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CYP2C9微粒体,使用3种探针药物进行体外酶活性研究。结果 513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的CYP2C9突变446C>T,可导致CYP2C9第149位氨基酸由丙氨酸被缬氨酸替换(A149V)。利用昆虫表达系统成功获得了新变异体A149V及典型CYP2C9变异体的微粒体,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A149V的氨基酸替换并不会影响CYP2C9酶的表达水平。体外药物代谢活性数据显示,新变异体A149V对3种探针药物甲苯磺丁脲、双氯芬酸和氯沙坦的清除率分别是野生型的17.90%、24.73%和5.54%。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CYP2C9新变异体A149V为慢代谢类型。  相似文献   
9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基质中的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其天然再生能力对骨骼的生长代谢和骨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密切相关,影响人体骨骼发育,也是多种骨代谢疾病的重要调节通路。以往对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干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查阅文献,阐述不同的影响因素介导Notch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调节,并总结了Notch信号通路在骨代谢疾病如Alagille综合征、Adams Oliver综合征、脊椎肋骨发育不良、HajduCheney综合征、骨折愈合中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第1跖列三平面截骨联合其余跖骨基底截骨治疗中重度跖内收型[足母]外翻的早期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6年9月,收治10例(12足)中重度跖内收型[足母]外翻患者。男1例(2足),女9例(10足);年龄21~55岁,平均34.5岁。病程3~10年,平均5.8年。根据改良Sgarlato测量法对跖内收分度:中度4足、重度8足。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46.4±9.3)分;跖内收角(metatarsus adductus angle,MAA)为(25.41±3.66)°,[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为(41.42±9.67)°,第1-2跖骨间角(first-second intermetatarsal angle,1-2IMA)为(10.72±2.26)°。采用第1跖列三平面截骨联合其余跖骨基底截骨以及外侧软组织松解术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1.4个月。1例(1足)术后出现转移性跖痛,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X线片复查示截骨部位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4~3.2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MAA为(8.42±0.71)°、HVA为(13.29±1.03)°、1-2IMA为(4.41±0.48)°,AOFAS评分为(89.8±5.9)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第1跖列三平面截骨联合其余跖骨基底截骨治疗中重度跖内收型[足母]外翻,可获得较好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后入路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骨缺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行后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患者7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龄43.3±1.3(19~66)岁,术后平均随访15.6±0.2个月,术后1年完善CT检查。根据术后1年时伤椎水平位或矢状位CT图像是否出现骨缺损将患者分为骨缺损组(40例)和骨折愈合组(34例),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骨折AO分型、伤椎有无置钉,并通过术前腰椎MRI评估术前椎间盘是否完整,通过CT测量术前伤椎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伤椎撑开复位情况等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骨缺损发生的相互关系,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各因素与骨缺损相关性的预测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缺损组伤椎无置钉比例(27.50%)高于骨折愈合组(8.82%),术前椎间盘受损比例(35.00%)高于骨折愈合组(5.88%),伤椎过度撑开比例(52.50%)高于骨折愈合组(20.59%),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平均(3.49±1.87)%,高于骨折愈合组的平均压缩程度(25.01±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缺损组与骨折愈合组之间年龄、BMI、骨折AO分型、术前矢状面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前椎间盘受损、椎体压缩严重、伤椎过度撑开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骨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706、0.646(P0.05),表明上述因素对术后骨缺损相关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患者术前椎间盘受损、椎体压缩严重、伤椎过度撑开是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出现骨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调查了解居民碘营养状况,为有效落实科学补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辽宁省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实施方案》确定了开原市是辽宁省沿海地区碘营养调查的内陆县对照点之一。按照"方案"要求调查居民盐碘及摄入量、饮用水水碘、不同人群尿碘和新生儿TSH水平。结果共调查30份居民食用盐,盐碘中位数为25.4μg/L,碘盐合格率是96.55%,合格碘盐食用率93.33%。查30户居民家水样,水碘中位数为1.4μg/L。对不同人群140例每人采日间随机尿样一份其中成人30份、孕妇和哺乳期妇女60份,810岁儿童50份,其尿碘中位数分别是177.1μg/L、221.2μg/L、224.2μg/L。结论儿童碘营养水平略高于适宜水平;成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水平均在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重点探讨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某院消化内科临床诊断治疗的320例结肠炎患者,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比较治疗效果。将运用传统单独运用美沙拉嗪进行结肠炎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奥硝唑进行结肠炎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统计两组结肠炎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患者满意率等。结果:对照组治疗总良好率为72.67%,实验组治疗总良好率为95.29%;对照组满意度为66.67%,实验组满意度为95.2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00%,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8.82%。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显(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不良反应没有差异,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0.
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各种矛盾、问题、困难交织叠加,监管思想、方法、手段滞后于产业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需要。面对神圣的职责与落后的监管手段、繁重的监管任务与有限的执法保障、高标准的工作要求与整体素质总体不适应等等困难与挑战,我们必须加强纪律建设,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雷厉风行的食药监队伍,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执行力,才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实现监管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