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332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佐治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35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2组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美托洛尔50 mg/d、硝酸异山梨酯30 mg/d、洛伐他汀20 mg/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40 mg加入5%葡萄糖250~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绞痛近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2.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7例.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38(10~5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尿痛20~60 d(平均33 d)、血尿3~20 d(平均9 d),肿瘤位于膀胱左侧壁3例,顶底部4例.B超检查均提示低回声实质性团块,大小1.4 cm×1.2 cm~4.7 cm×4.5 cm.CT检查表现为不规则或类圆形软组织低密度影.膀胱镜检查提示1.5 cm×1.5 cm~5.0 cm×5.0 cm大小菜花状肿物,基底部较宽,表面有坏死组织及血块附着2例.膀胱镜下取活检3例,2例报告移行细胞癌Ⅰ级,1例报告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增生,小灶性区域呈恶性潜能未定,乳头状肿瘤改变.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2例,1例报告膀胱肉瘤,中低度恶性;1例报告膀胱间叶组织肿瘤,低度恶性.结果 7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病理诊断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1.5 cm×1.5 cm~5.0 cm×5.0 cm大小,多为灰褐色,质软,有光泽,水肿明显.镜下可见明显黏液变区和富于细胞区,梭形、短梭形及星芒状肌纤维母细胞散在于黏液样基质中,以梭形最常见,胞质嗜伊红,并伴大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例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AE1/AE3阳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6例,钙结合蛋白阳性4例,结蛋白阳性6例,CD_(34)、CD_(117)及S-100蛋白均阴性.6例平均随访35(1~60)个月,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中间型并具恶性潜能的肿瘤.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无特异性,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可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93.
94.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降脂以外的心血管作用,尤其是抗心力衰竭作用[1]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大剂量氟伐他汀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其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年龄39~72岁。  相似文献   
95.
特发性突耳聋患者外周血内皮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突聋(ISSHL)患者外周血内皮素(ET)的测定,探讨ET在ISSHL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ISSHL患者治疗前后以及56例健康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结果 ISSHL患者E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并同耳聋程度呈线性关系(r=0.771,P〈0.01);伴有眩晕的ISSHL患者ET含量高于不伴有眩晕的ISSHL患者(P〈0.01);治疗有效组治疗后的ET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无效组治疗后的ET水平也有明显降低(P〈0.01),但仍然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ET对ISSHL患者听力减退、眩晕发作以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血浆ET水平可间接反映ISSHL的病情和预后,及时检测ET对于预防和治疗ISSHL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6.
杨凯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04-205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对35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另35例患者行三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对内固定术后患者足部功能进行评定,其中,空心螺钉内固定组优11例(31.43%),良19例(54.29%),可4例(11.43%),差1例(2.86%),优良率为85.71%;三刃钉内固定组优8例(22.86%),良15例(42.86%),可10例(28.57%),差2例(5.71%),优良率为65.71%。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三刃钉内固定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疗效显著,且能有效实现长期固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及危险性差异大,故早期识别ACS高危,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B型脑钠肽(BNP)是1988年日本学者发现的一类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心脏激素,主要由心室分泌,在利尿、扩血管、降血压、提  相似文献   
98.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防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2001年11月-2010年12月《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数据、相关文献报道,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论述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的成因及防控措施,加强防控意识、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为代表的非变态反应性过敏反应患者血浆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的含量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对照组为22名正常人,实验组1为19例海洛因中毒者,实验组2为20例颅脑外伤患者,实验组3为22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ELISA方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各组血浆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结果三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验组血浆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较对照组均升高,而三组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中毒、颅脑创伤与心肌梗死者血浆类胰蛋白酶及类糜蛋白酶含量均增加,提示在非变态反应性过敏反应及上述两种疾病患者均伴有肥大细胞脱颗粒或溶解,类胰蛋白酶和类糜蛋白酶含量升高可以作为非变态反应性过敏反应的诊断依据之一,但应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和颅脑损伤,或者联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片单用和与氯沙坦钾片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择55例CHF患者,N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贝那普利组和贝那普利+氯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心胸比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NA级别改善效果和疗效相似(P>0.05),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的效果贝那普利+氯沙坦组优于贝那普利组(P<0.05)。而且血清钾、肌酐无明显变化,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联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和氯沙坦钾片治疗CHF的效果比单用贝那普利好,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