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6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01篇 |
内科学 | 31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142篇 |
预防医学 | 87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6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94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11iummarneffei,PM)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于1956年在越南竹鼠中首先发现[1]。1973年,DiSalvo等[2]首次报道了人类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病,本病可发生于健康者,但更多见于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1988年,Piehl等[3]首次报道了首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之后该真菌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4],其误诊率及病死率极高。我国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本文回顾分析了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自膨式金属支架在晚期结直肠癌所致完全性肠梗阻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我院2016~2018年间收治晚期结直肠癌所致完全性肠梗阻病人55例,支架组37例,采用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手术组18例,采用肠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住院时间、早期和晚期不良事件和总生存率。结果支架组获得技术成功35例,技术成功率为94.6%(35/37),手术组技术成功18例,技术成功率为100%(18/18)。89.2%的结肠支架置入术病人和100%的手术病人获得了临床缓解(P0.05)。支架组和手术组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8%和27.8%,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0和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8.6分钟,手术组为123.9分钟,支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手术组为1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晚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5%和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0周时,支架组病人生存率为29.7%,手术组为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膨式肠道支架在晚期结直肠癌所致完全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病人远期生存与肠造口相当。 相似文献
24.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内引流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登记册及Cochrane图书馆(2018年11期)、CBM、CNKI、VIP等数据库。系统评价根据PRISMA指南进行,并采用固定与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2项研究涉及3 866例患者的RCTs(其中引流组2 003例,非引流组1 863例)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腹腔内液体发生率[RR=1.26,95%CI(0.92,1.72),P=0.16]、术后死亡率[RR=0.44,95%CI(0.04,4.72),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放置腹腔引流未能降低恶心或/和呕吐的总体发生率[RR=1.16,95%CI(0.95,1.42),P=0.15]、肩部疼痛发生率[RR=0.93,95%CI(0.71,1.23),P=0.62]。引流组具有更高的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测量)[MD=1.00,95%CI(0.58,1.42),P<0.00001],更长的手术时间[MD=6.07,95%CI(2.07,10.08),P=0.003]、术后住院时间[MD=0.73,95%CI(0.29,1.17),P=0.001]。切口感染与放置腹腔引流无关[RR=1.61,95%CI(0.97,2.69),P=0.07]。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毕放置引流管并无明显优势,腹腔引流的常规使用似乎具有不利的临床结果,对于这种措施应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互助护理模式在老年公寓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郴州市两所老年公寓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老年公寓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采用互助护理模式对老年人进行护理,评价两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老年人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状况、生存质量的自我评价和食欲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公寓中应用互助护理模式,能节省护理人力资源,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移植方法在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方法:腹腔注射青霉素建立癫痫模型.24只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移植组及干细胞移植组.用立体定向仪进行移植,分别于移植后7d脑灌注取材,通过荧光观察比较干细胞移植后干细胞在移植部位的准确性,立体定向移植方法的安全性.结果:发现移植后7d脑片,在针道内均有大量的GFP标记的细胞存在,且无一例大鼠死亡.结论:通过立体定向移植方法,移植干细胞入癫痫大鼠脑内CA1区,位置准确.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干预后的效果,分析干预后儿科病区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二次合理性评价。方法:调取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我院儿科病区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部例数和各病区例数明细进行比较。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模式,抽取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儿科病区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病历各300 份,统计并比较溶媒选择和溶媒溶质体积比。将我院2017 年临床药师干预后,使用数量排名前5 的儿科病区,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模式,各抽取100 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二次合理性评价。结果:2017 年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年用量在临床药师对其进行合理干预后,同比下降18.39%。抽查的300 份病历中溶媒选择含氨基酸溶媒的比例由25.67%上升至73.67%,溶媒与溶质体积比逸5: 1 的比例由0% 上升至69.33%。结论:临床药师对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干预有效,但该药应用于儿童尚无权威参考依据,尤其在临床适应证和儿童用药剂量等方面急需建立适用于儿童的权威性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构建北京市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为北京市医保发展效果的客观评价和持续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结合国家和北京“十四五”提出的医疗保障发展目标,在前期文献研究与专家座谈的基础上,经两轮德尔菲法咨询构建指标体系。结果:形成了由公平、安全、智慧、协同和价值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北京市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0、0.79。结论:北京市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制定及实施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推拿与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全面搜集推拿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Man 5.2软件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0篇,总样本量2807例。Meta分析显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近期疗效、缓解疼痛及改善症状体征方面较颈椎牵引占有优势;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推拿治疗安全性较高。结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椎牵引相比占有一定优势,但推拿手法种类繁多,诊断及疗效标准不一致,本研究尚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佤族性伴间HIV感染传播相关高危性行为,为针对性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4年7月期间,沧源县接受抗病毒治疗人员为调查对象,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知情同意后问卷回顾收集人口学基本信息、HIV感染途径、性伴间HIV相关高危性行为等情况。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 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调查586人,佤族占(80.4%),40岁以下农民在婚女性(53.6%)为主,90.8%人员有婚前性行为,其中84.4%从来不使用安全套。46.1%有2个以上固定性伴,161人(65.7%)与临时性伴间发性性关系时从不使用安全套。78.7%认为因未使用安全套感染HIV。知悉HIV结果后,仍有13.3%配偶(固定性伴)间发生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套。 结论 沧源县佤族婚前性行为及多性伴现象明显,高危性行为致HIV感染传播。接受治疗配偶(固定性伴)间仍存在高危性行为。迫切需要开展性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