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14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8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22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例415例为白内障组,其中121例为皮质性白内障,109例为核性白内障,59例为后囊下白内障,126例为混合性白内障.年龄、性别匹配的38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SOD1-251 A/G基因多态分型,以x2检验比较SOD1多态基因型在白内障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的差异.结果 白内障组SOD1-251 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OR=1.642,95% CI为1.129~ 2.389),可能是白内障发展的危险因素;SOD1-251 A/A基因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OR=0.613,95% CI为0.461 ~0.817),可能是对照组的一个保护因素;两组中SOD1-251A/A中的G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OR=1.479,95% CI为1.208~1.810).相对于对照组,皮质性和混合性白内障病例中SOD1-251 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0.031,OR=1.805,95% CI为1.076 ~3.026;P =0.002,OR=2.229,95% CI 为1.364~3.645)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0.026,OR=0.608,95% CI为0.396~0.933;P =0.001,OR =0.474,95% CI为0.305~0.734)存在显著不同.结论 SOD1-251 G/G基因型可能是导致白内障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摆动相时髋关节的运动特征及代偿方式。 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30例纳入观察组,采用配对设计方案,招募3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比较观察组偏瘫侧与对照组相应侧(与观察组相匹配)髋关节及踝关节的运动学参数,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观察组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与髋关节角度间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偏瘫侧髋关节最大外展角度、最大外旋角度明显增加;髋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最大内收角度和最大内旋角度明显减小;髋关节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减小(P<0.05);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矢状面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减小(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观察组偏瘫侧摆动相时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与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r=0.464,P=0.01)、最大外旋角度(r=0.483,P=0.007)、矢状面关节活动度(r=0.416,P=0.022)均具有正相关性,与髋关节水平面关节活动度(r=-0.364,P=0.048)具有负相关性。 结论 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在摆动相时其髋关节运动特征在三维平面中均发生了显著改变;随着足下垂严重程度的不同,其髋关节代偿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13.
患者,男性,32岁.2005年12月10日就诊,主诉大便后出现恶寒发热1年余.每于大便后即感微恶风寒、头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9.6℃.无论用药与否,均于1h左右汗出而解.二便调,大便日行一次,无便秘,无口渴.查其舌淡红、苔薄白微干,脉缓.辨证:营卫失和.治则:调和营卫.方拟桂枝汤原方:桂枝15 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5 g、大枣4枚.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大鼠心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大鼠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手术组18只,谷氨酰胺组1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模型.手术组和谷氨酰胺组大鼠于6、12、24h 3个时相点各取6只大鼠心脏标本,每个时相点包含6只手术组大鼠和6只谷氨酰胺组大鼠.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各时相点大鼠心肌凋亡指数,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时相点大鼠心肌Bcl-2及p53 mRNA的表达.结果 手术组术后6、12、24h的心肌细胞Bcl-2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p53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均P<0.05).谷氨酰胺组术后6、12、24 h的心肌细胞Bcl-2mRNA表达较手术组明显上调,p53 mRNA的表达较手术组明显下调(均P<0.05).手术组各时相点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谷氨酰胺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手术组(均P <0.05).结论 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高,谷氨酰胺可以通过影响Bcl-2及p53的表达来显著抑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明显,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诊断符合率92.06%。结论超声可准确、直观地显示阑尾炎的声像图改变,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术后当天1.1 一般护理 ;病室应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室温应在 18~ 2 0℃ ,湿度保持在 50~ 70 %。备好术后病床 ,冬季用热水袋温暖被褥 ,以防产妇受寒 ,诱发术后上呼吸道感染。备好氧气、吸痰器、点滴架、无菌尿瓶及急救药品。1.2 病人回室后 ,去枕平卧 6h ,并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每h1次 ,直至平稳 ,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接通尿管 ,观察尿量及性质 ,保持尿管通畅。查看静脉点滴情况。了解手术时间、经过、麻醉种类、术中用药、出血量、尿量及术中输血、输液量 ,仔细查阅术后及婴儿出生后阿氏评分、出生时间… 相似文献
117.
绝经后妇女取器前的宫颈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进入绝经期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发生明显的萎缩,常发生宫内节育器(IUD)的嵌顿、错位、宫颈闭锁,造成取器困难甚至失败.为了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时的痛苦,预防绝经后取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近年来,我院计划生育门诊对绝经1年以上的妇女应用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性软化宫颈后再行取器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8.
早产儿常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即指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出现心肌损害和酸中毒,并发肺炎或败血症等,死亡率高。其治疗手段主要是复温和合理喂养。本文探讨母乳喂养与防治早产儿硬肿症的关系。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1995年10月~1996年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早产儿64例,全部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为母乳喂养组;1994年6月~1995年7月住院分娩的早产儿66例,全部人工喂养牛奶,为人工喂养组。母乳喂养组早产儿股龄34.56±2.29周,体重2.17±0.43kg,人工喂养组早产凡胎龄34.77±1.87周,体重2.16±1.87kg… 相似文献
119.
无创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国内已有个案报道[1].我们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及"肺开放"二大通气策略[2],成功抢救外伤后重症ARDS 1例,在此做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评价有创与无创序惯性机械通气策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老年 COPD病例 1 3例设为序贯治疗组 ,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 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 (SIMV PVS PEEP)方式行机械通气 ,待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 ,此时改换经鼻 (面 )罩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 (PSV PEEP)方式通气 ,以后渐减 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 ;选择同样病例 1 3例作为对照组 ,常规有创通气以 SIMV PSV方式撤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感染、通气及氧合指标 ,记录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发生情况及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的天数。结果 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气分析结果相仿 (P>0 .0 5)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 (7.4± 3.1 )和 (2 2± 1 5) d(P<0 .0 1 ) ;总的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 (1 4± 7)和 (2 2± 1 5) d(P<0 .0 5) ;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发生例数分别为 0和 7例 (P<0 .0 1 ) ;住 ICU时间分别为 (1 4 4± 7)和 (2 5± 1 5) d(P<0 .0 5)。结论 对老年 COPD插管上机病例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时机及时改用经鼻 (面 )罩无创通气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