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2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91篇
基础医学   321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1335篇
内科学   579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2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7篇
综合类   2286篇
预防医学   965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995篇
  12篇
中国医学   845篇
肿瘤学   16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415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与经腹切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非脱垂的良性子宫疾病全子宫切除的不同方法进行评价,以便合理地制定手术方案,方法:非脱垂子宫行阴道全子宫切除(VH)15例,随机选择同期良性子宫疾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15例,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术后恢复、住院日和费用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VH2例中转经腹手术,成功率87%,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诊断、子宫大小、麻醉、手术范围、失血量差异无显著性,VH术后无伤痛,用止痛药仅23%,TAH15例均有伤口痛,用止痛药47%,住院日、经费及总费用VH明显少于TAH,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27、0.0447、0.0162)。结论对良性子宫疾病全子切除VH显示的优势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大子宫并非手术禁忌,明确VH的禁忌以利于VH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指导儿童青少年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遏制肥胖流行趋势提供参考。  方法  调查数据来自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状况监测,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河北省12个监测点3 33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最近1周的就餐情况、家庭基本情况和体检信息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调查对象在外就餐情况,在外就餐影响因素及与超重肥胖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率为16.19%,超重肥胖率为29.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初中生:OR=1.36,高中生OR=3.57,P值均<0.05)和家庭人均收入高的儿童青少年(1~<2万元:OR=1.48,≥2万元:OR=2.93,P值均<0.05)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高;居住地为农村(OR=0.20)、非独生子女(OR=0.76)、走读生(OR=0.21)以及主要抚养人为老人的儿童青少年(OR=0.69)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低(P值均<0.05)。在外就餐与超重肥胖风险增高存在统计学关联(OR=1.31,P<0.01)。  结论  河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在外就餐现象较为普遍。居住地、年龄段、人均年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主要抚养人是在外就餐的相关因素,在外就餐可能会增加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社区参加慢性病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常规随访情况、时期血压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为完善社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泸州市参加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与回顾性随访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时期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泸州市社区参加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随访达标率为52.1%,时期血压控制效果优良为55.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65~79岁(OR=2.822,95%CI:1.440~5.530)、退休人员(OR=1.350,95%CI:1.032~1.767)、参加健康管理超过2年(与<2年相比,≥5年OR =1.434,95%CI:1.087~1.893;2~4年OR=1.459 ,95%CI:1.107~1.923)、自我报告规律服药(OR=1.860,95%CI:1.234~2.803)以及随访达标(OR=1.444,95%CI:1.157~1.803)患者时期血压控制效果更优良。结论 泸州市社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常规随访达标率不高,时期血压控制效果也不太理想,亟需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及早将患者纳入到规范化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04.
用福氏2a菌(F2a)全菌作为免疫原观察8种纯系小鼠对F2a菌膜成份[LPS和外膜蛋白(OMP)]免疫应答的差异。免疫后小鼠抗血清分别是与F2a菌超声破碎抗原和经蛋白酶消化的超声破碎抗原做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CBA/N和C57BL/6J两种小鼠只对F2a菌OMP反应。而对LPS不反应或反应很弱,因此,这两种小鼠可作为分析F2a菌OMP生物功能和制备McAb的脾细胞供体用。  相似文献   
105.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特点为发生于真皮内、病程长、常反复局部复发。组织学特征为梭形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成车辐状结构且遍及整个瘤体;瘤细胞成分单一、核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少见;瘤体常包裹较多脂肪细胞和皮肤附件;瘤组织常向皮下脂肪呈树枝状浸润性生长。本文介绍了新近的色素型和纤维肉瘤型两个亚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解剖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6例TAPVC患者按照Darling分型方法分型,并将心上型和心内型各分为2个亚形。将全组病例分成梗阻型和非梗阻型。对照术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及术后疗效。结果:46例TAPVC中心上型25例,肺静脉总干经垂直静脉连接于上腔静脉23例,肺静脉总干直接开口于右侧上腔静脉2例;心内型17例,肺静脉总干开口于冠状静脉窦11例,开口于右心房6例;心下型4例。肺静脉总干通过垂直静脉连接于肝门静脉。肺静脉回流梗阻7例,均依据解剖分型选择手术治疗。死亡4例,余康复出院。结论:TAPVC的解剖分型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黄体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黄体酮对KCl去极化引起的兔离体主动脉肌条收缩作用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与内皮细胞的关系。方法 制备家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 ,置于灌流肌槽中 ,记录肌条的张力变化。结果 黄体酮 (5、5 0和 10 0 μmol·L- 1)使KCl量效曲线明显右移 ,最大反应压低 ,KCl的EC50 由对照 (36.4± 19.7)mmol·L- 1依次变为 (4 0 .3± 19.6)、(4 3.4± 2 0 .9)和 (5 9.0± 2 0 .1)mmol·L- 1(r =0 .94 ,P <0 .0 5 ) ;83.3μmol·L- 1黄体酮使KCl 2 5 .1mmol·L- 1预收缩胸主动脉肌条明显舒张 (P <0 .0 0 1) ;去内皮后 ,此舒张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黄体酮可使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条舒张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并与内皮细胞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医学基础课要强化为临床教学和任职需要服务的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今天 ,教学内容应有所压缩、精简和调整 ,并补充新内容 ;医学基础课的教学应突出为临床课的教学和临床实践服务的意识 ;教师应转变职能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指导学员自学 ,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做了一些改革尝试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一、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 ,我们所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员 ,将来绝大部分是各科医生 ,然而长期以来基础医学课的教学学科意识太强 ,在教学内容上专业化特色过浓。表现在 :无论是教材内容的组织编写还是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9.
治粮保肾冲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验证治糖保肾冲剂(黄芪、丹参、火萸肉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基作用机理、采用多次腹腔注射脲佐菌素(STZ)建立早期Di大鼠模型,分别给予治粮保肾冲剂(中药组)、苯那普利(西药组)治疗4周后,观察大鼠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UA1b),尿转铁蛋白(UTRF)、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α1微球蛋白(Uα1-M),血栓烷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以及肾储病理等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药组FPG、HbA1C显低于模型组(P〈0.01)及西药组(P〈0.05),TXB2及TXB2/6-keto-PGF1α也低于模型组及西药组(P〈0.05~0.01),但中、西药组间无明显差异,提示治糖保肾冲剂能降代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bcl 2蛋白与涎腺肿瘤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 ,检测4 2例腺样囊性癌、15例多形性腺瘤和 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cl 2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4 2例腺样囊性癌 37例阳性 ,阳性率 88 1%。 15例多形性腺瘤阳性率 10 0 % ,但阳性细胞少 ,主要分布于上皮丰富的腺管样结构 ,而鳞状上皮及粘液软骨区为阴性。 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 ,导管上皮细胞少数散在阳性 ,腺泡细胞阴性。结论 :bcl 2蛋白在涎腺肿瘤组织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凋亡能力 ;在上皮成分中广泛过量表达 ,可能参与了涎腺肿瘤的形态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