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分析血清Eotaxin与TNF-α含量变化与急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采用ELISA法测定26例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Eotaxin与TNF-α的含量.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Eotaxin与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皮损面积大者明显高于皮损面积小者(P<0.01).结论:急性荨麻疹患者血清Eotaxin与TNF-α水平升高,并与急性荨麻疹皮损的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针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针刺预处理组(C)、针刺+尾加压素低浓度组(20pmol/kg)(D)、针刺+尾加压素高浓度组(60pmol/kg)(E)和血管紧张素Ⅱ特异性受体拮抗剂(Losartan,氯沙坦)(F),每组20只。针刺预处理组连续3d电针预处理,第3天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D组、E组造模前尾静脉给药,给药后即刻造模。F组于造模前进行灌胃给药,给药后即刻造模。造模成功后常规饲养24h,处死取材,用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中的VEGF。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的VEGF含量显著升高,针刺预处理、针刺结合不同剂量UⅡ以及使用UⅡ拮抗剂均可使缺血区心肌组织中的VEGF含量降低(P〈0.05),以针刺预处理结合低剂量UⅡ效果最优(P〈0.01)。结论:UⅡ可能是抗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株洲市近27年麻疹流行特征,探讨进一步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80~2006年株洲市报告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0~2006年株洲市累积报告麻疹1062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34/10万。1980~1988年累积报告9044例,年均发病率为32.04/10万;1989~2006年累积报告1578例,年均发病率为2.41/10万。1980~2006年3~7月合计发病7508例,占全年总数的70.68%。病例以散发为主,偶有局部暴发。全部病例中,<1岁的占5.39%,1~5岁占45.79%,6~9岁占30.78%,10~14岁占11.39%,15~19岁占4.49%,≥20岁占2.17%。2004~2006年的34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的占15.54%。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1984年为75.77%(569/751),其中0~4岁为67.18%;2006年为69.97%(254/363),其中0~4岁为79.45%。[结论]株洲市麻疹发病率呈阶梯形下降趋势,目前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CHF)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并与西药卡托普利进行疗效比较,从神经体液调节角度分析针刺抗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CHF大鼠模型,电针"内关"穴治疗及卡托普利灌胃治疗两周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模型大鼠血浆中Ang Ⅱ,ET,CGRP含量.结果:电针"内关"和卡托普利灌胃治疗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中Ang Ⅱ和ET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CGRP含量(P<0.05).两种治疗方法对Ang Ⅱ,ET,CGRP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电针"内关"能显著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Ang Ⅱ,ET含量,而升高CGRP含量,而电针"内关"治疗与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可一定程度替代或作为西药治疗的有益补充,神经体液调节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针刺疗效及对血脂、体内瘦素、前列腺素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门诊治疗的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29)和对照组(n=31).实验组又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A组胃肠湿热证(n=9),B组脾虚痰浊证(n=10),C组脾肾两虚证(n=10).对照组进行健康生活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治疗4周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对照组治疗4周前后血脂、体内瘦素、前列腺素E水平.结果:A组有效率100%、B组90.00%、C组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5.16%(P<0.05).治疗期间,4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A组、B组、C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4组TG、CHO、LDL均降低,HDL均升高,A组、B组、C组TG、CHO、LDL显著低于对照组,H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体内瘦素均降低,A组、B组、C组体内瘦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组前列腺素E水平均降低;A组、B组、C组前列腺素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单纯性肥胖患者使用对应针灸疗法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体内瘦素和前列腺素E的水平,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目的:明确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GSP(5、10、20、40、80μg/mL)处理,采用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通路PI3K/Akt/GSK-3β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例1、例2均有家族史,例4无家族史;临床表现主要为由突然起始动作诱发的发作性运动障碍,发作时间短暂,发作时意识清楚,均在白天发作;口服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有效。例3为发作性持续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无特殊。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易误诊为癫痫。运动诱发、发作时间短暂、发作中无意识丧失、无发作后状态;有遗传倾向;抗癫痫治疗有效,预后良好是其特点。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35岁,已婚,辽宁省人,因全身红斑、丘疹、紫癜、痒1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12月28日因肝硬化腹水,在当地用氨苄青霉素、替硝唑、硫普罗宁、白蛋白等治疗。2002年1月4日,腹部出现数个小丘疹,皮疹逐渐增多,波及大腿内侧,3日后,出现发热,体温40.5℃,并伴有水样腹泻,约1次/h,皮疹泛发全身。2002年1月29日至我院门诊,以药疹收入院。患者  相似文献   
39.
243例湿疹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疹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诊断困难,因病程慢性,反复发作治疗棘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为明确其病因,寻找其常见过敏原,我院于2005年5~12月应用生物共振技术对243例湿疹患者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超声学变化。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0例TIA患者和110例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血管内径及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TM),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和血管狭窄情况。结果:120例TIA患者中,颈动脉ITM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血管异常者100例,发生率83.3%;对照组110例中有ITM增厚、斑块形成者42例,发生率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硬化,可为TIA预测及评价提供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