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0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5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26篇 |
综合类 | 101篇 |
预防医学 | 24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5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2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心脏大血管创伤后的急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心脏及胸内大血管损伤的病例资料,其中穿透性损伤27例,闭合性损伤4例;心脏伤14例,其中心脏破裂伤9例,心脏异物3例,心脏钝挫伤2例;胸内血管破损17例。结果28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对心脏大血管创伤患者及时快速诊断、紧急手术,可提高伤者存活率;术中探查应仔细。 相似文献
62.
阿霉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霉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阿霉素组(A组)。每组分别在缺血45min,再灌注60、120min3个时点处死6只大鼠,留取血浆和右肺组织,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肺组织干湿质量比值(D/W)、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再灌注期间IR组MPO活性、AI、血清MDA升高,D/W降低,而预先给予阿霉素干预后可以减弱缺血再灌注诱导上述指标的变化。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阿霉素预先给药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阿霉素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3.
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培养,并观测其分泌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水平以及人类白细胞介素(hIL)10对其分泌的影响,旨在探讨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以及IL10对哮喘发生发展的作用。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哮喘组:支气管哮喘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7.7±12.2)岁。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哮喘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对照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2.4±10.1)岁。既往无肺部疾… 相似文献
64.
HLA-DRB1等位基因与山西汉族人支气管哮喘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目前认为它是由环境因素和基因易感性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基因病。有关HLAⅡ类基因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国内研究甚少。本文采用德国Essen大学提供的20对HLA-DRB1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PC... 相似文献
65.
66.
中医在对患者的诊断过程中能得到图像、文本等多种模态的数据,且常常根据患者特点辨证地调整处方.深度学习方法能够深度挖掘数据的内在规律,学习其多层次的特征表示,在许多领域表现出色,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诸多进步.本文以不同模态的中医数据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在中医领域和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应用现状.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67.
激光针与针刺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性痴呆 (VD)是由于脑血管因素导致脑功能损害所致的痴呆综合征。该病患者有明显的记忆、计算、思维、定向、判断等能力障碍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于 VD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 ,临床上仍缺乏能从根本上阻止 VD发展进程的有效药物 [1] ,探索防治 VD的非药物疗法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2 ] 。1973年起 ,激光针灸疗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探讨激光针对 VD的作用 ,我们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以该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 VD患者 ,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诊断标准 :1…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POSSUM)及改良POSSUM(P-POSSUM)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手术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7例年龄≥60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POSSUM及P-POSSUM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实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根据POSSUM评分公式预测术后发生并发症118例,实际发生并发症103例,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组的生理学评分及手术侵袭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值均<0.05)。根据POSSUM评分公式预测术后死亡21例,实际死亡7例,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POSSUM评分公式预测术后死亡10例,与实际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SSUM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P-POSSUM比POSSUM能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