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8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心脏大血管创伤后的急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心脏及胸内大血管损伤的病例资料,其中穿透性损伤27例,闭合性损伤4例;心脏伤14例,其中心脏破裂伤9例,心脏异物3例,心脏钝挫伤2例;胸内血管破损17例。结果28例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对心脏大血管创伤患者及时快速诊断、紧急手术,可提高伤者存活率;术中探查应仔细。  相似文献   
62.
阿霉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霉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阿霉素组(A组)。每组分别在缺血45min,再灌注60、120min3个时点处死6只大鼠,留取血浆和右肺组织,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肺组织干湿质量比值(D/W)、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再灌注期间IR组MPO活性、AI、血清MDA升高,D/W降低,而预先给予阿霉素干预后可以减弱缺血再灌注诱导上述指标的变化。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阿霉素预先给药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阿霉素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3.
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收集支气管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培养,并观测其分泌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水平以及人类白细胞介素(hIL)10对其分泌的影响,旨在探讨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意义以及IL10对哮喘发生发展的作用。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哮喘组:支气管哮喘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7.7±12.2)岁。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哮喘组制订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及分级标准。对照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2.4±10.1)岁。既往无肺部疾…  相似文献   
64.
HLA-DRB1等位基因与山西汉族人支气管哮喘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目前认为它是由环境因素和基因易感性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基因病。有关HLAⅡ类基因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国内研究甚少。本文采用德国Essen大学提供的20对HLA-DRB1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PC...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大剂量核黄素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收治的2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辅助运用大剂量核黄素20 mg静脉滴注,并使用核黄素30 mg加生理盐水500 ml稀释后分次口含。结果采用大剂量的核黄素辅助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其消化道黏膜糜烂、出血的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大剂量的核黄素可以辅助运用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救治,有助于减轻消化道黏膜的损伤,暂时未发现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6.
中医在对患者的诊断过程中能得到图像、文本等多种模态的数据,且常常根据患者特点辨证地调整处方.深度学习方法能够深度挖掘数据的内在规律,学习其多层次的特征表示,在许多领域表现出色,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诸多进步.本文以不同模态的中医数据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在中医领域和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应用现状.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67.
激光针与针刺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性痴呆 (VD)是由于脑血管因素导致脑功能损害所致的痴呆综合征。该病患者有明显的记忆、计算、思维、定向、判断等能力障碍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于 VD的病因迄今尚未明确 ,临床上仍缺乏能从根本上阻止 VD发展进程的有效药物 [1] ,探索防治 VD的非药物疗法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2 ] 。1973年起 ,激光针灸疗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探讨激光针对 VD的作用 ,我们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以该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 VD患者 ,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诊断标准 :1…  相似文献   
68.
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之一,非手术治疗因患者长期卧床易产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所以目前国内外学者都主张尽早手术治疗。本院自2006年5月~2008年1月应用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1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生理学和手术侵袭度评分(POSSUM)及改良POSSUM(P-POSSUM)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手术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7例年龄≥60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POSSUM及P-POSSUM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实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根据POSSUM评分公式预测术后发生并发症118例,实际发生并发症103例,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组的生理学评分及手术侵袭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值均<0.05)。根据POSSUM评分公式预测术后死亡21例,实际死亡7例,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POSSUM评分公式预测术后死亡10例,与实际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SSUM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P-POSSUM比POSSUM能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利用人脸图像,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分类模型,旨在提高TS诊断准确率,降低诊断开销.方法:首先,将通道域注意力机制和空间域注意力机制以及残差结构相结合,提出一种具有混合域注意力模块的残差网络,然后使用深度迁移学习技术完成模型的初始化,最后使用TS人脸数据集对网络模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