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表现为色素性对称性肢端角化性皮损的一组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一组表现为色素性对称性肢端角化性皮损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治疗结果。方法 系统地收集了自1998年5月至2007年9月来我科就诊的以色素性对称性肢端角化性皮损为表现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学改变、治疗、性别、年龄、职业、家族成员情况等。结果 男14例,女2例;年龄9 ~ 54岁;病程2个月至8年,平均(2.0 ± 1.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棕褐或棕黑色斑,均呈对称性斑丘疹,表面粗糙,有少许脱屑,伴轻度瘙痒。皮损部位:16例(100%)患者在双手掌指背、手腕,2例(12.5%)双肘及双膝,3例(18.8%)双踝部。组织病理学表现: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少许淋巴细胞浸润。家庭成员无类似病史。给予口服维A酸类、烟酰胺、维生素B6等,外用维A酸软膏、糖皮质激素类软膏等,疗效欠佳,或病情反复。结论 这是一组主要以肢端出现对称性色素性角化斑或斑丘疹,组织病理学表现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乳头瘤样增生为特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近年来广东地区皮下组织真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菌学动态变化。方法回顾分析了1991年1月-2004年12月间我科门诊172例皮下组织真菌病患者。结果①真菌学变化:申克孢子丝菌仍是皮下组织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念珠菌属、裴氏着色霉。但近7年孢子丝菌病病例数明显减少,由70.3%减少至50.6%。马尔尼菲青霉所致皮下组织感染迅速增多,由2.2%增长至9.9%,②年龄构成:患病数最多的为60岁以上患者,构成比为34.9%,近年15岁以下患者明显增多,由6.5%增至18.5%。③易感因子:仅74例(43.0%)患者有明确诱因,外伤最常见,蚊虫叮咬伤、HIV感染逐年增多。结论申克孢子丝菌仍是最常见致病菌,但近年发病人数明显减少。马尔尼菲青霉引起的皮下组织感染、儿童皮下组织真菌病近年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近25年免疫抑制剂相关型Kaposi肉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现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检索1995—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免疫抑制剂相关型Kaposi肉瘤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纳入文献40篇,共计42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7.4岁;男女患病比例3.67 ∶1;多发生在肾移植术后使用一种或多种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于用药后2~3个月或1~2年发病。较多累及全身皮肤,其中下肢多见,也可累及内脏器官或淋巴结。治疗以减少或停用或更换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为主,必要时可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结论:在临床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后应警惕Kaposi肉瘤的发生,减少或停用或更换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后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报告多变根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1例及其诊断过程。方法:对1例面部进行性溃烂伴疼痛2年,加重3月的37岁男性患者进行了皮损真菌镜检、培养、组织病理检查,并提取真菌DNA,以真菌通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PCR扩增。结果:直接镜检及组织病理均发现透明宽大无隔菌丝;真菌培养25℃7天于沙氏培养基(SDA)上生长黄色绒毛状菌落,镜下见透明无隔宽大菌丝,呈直角分叉,见孢子囊及假根。PCR扩增真菌DNA,获得614bp片段,经比对与多变根毛霉具有99%同源性。结论:该病例诊断为"多变根毛霉所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多变根毛霉可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鉴定真菌致病菌种方面具有准确、快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巨噬细胞内马尔尼菲青霉(Pm)的异柠檬酸裂解酶(ICL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初步探讨乙醛酸循环在Pm致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Pm分生孢子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16份,随机分为4组:处理组(T)采用脂多糖及小鼠γ干扰素处理,处理抑制组(TI)在处理组的基础上加入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MMA),对照组(C)加入同体积的培养基,对照抑制组(CI)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LNMMA;采用实时RT-PCR法比较各组细胞内Pm的ICL1基因转录水平;采用酶催化反应检测ICL1蛋白表达及活性;采用菌落计数比较各组细胞内Pm的数量;采用化学法检测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C组、CI组、T组、TI组的ICL1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为1.00、1.42、33.09、74.88,蛋白表达及活性分别为0.06、0.07、0.18、0.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一氧化氮含量较其他组增高(P<0.01),菌落计数减少(P<0.01).结论 ICL1对Pm在功能抑制的巨噬细胞内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巨噬细胞产生的活性氮成分能抑制ICL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巨噬细胞内Pm的生长.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马尔尼菲青霉(Pm)菌丝相及酵母相的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基因转录水平,初步探讨乙醛酸循环在Pm致病中的意义。方法将Pm分为高糖培养的菌丝相(MH)、低糖培养的菌丝相(ML)及高糖培养的酵母相(YH)、低糖培养的酵母相(YL)4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比较各组ICL基因转录水平。结果MH、ML、YH、YL组ICL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3.000、3.654、69.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增高和葡萄糖浓度降低两因素之间具有协同效应。结论Pm酵母相的ICL转录水平较菌丝相增高,而且低糖培养时增高更为显著,提示乙醛酸循环可能在Pm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脑病死亡的临床与实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70例SLE脑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补体C3下降、A/G倒置、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3个因素是SLE脑病死亡的高危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示A/G倒置、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2个指标进入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P=0.0013),OR值分别为3.4702、4.5336。结论:C3下降、A/G倒置、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3个指标是SLE脑病死亡的高危因素,而后2者的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尿真菌镜检与培养对HIV/AIDS患者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同时对166例HIV/AIDS患者的尿液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并作血真菌培养,检测尿标本马尔尼菲青霉的阳性率、灵敏度,并与血液真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166例HIV/AIDS患者中,确诊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26例(阳性率15.66%),马尔尼菲青霉血尿检查总阳性24例(14.46%)。尿镜检阳性3例(1.81%),尿培养阳性14例(8.43%),血培养阳性19例(11.45%)。尿培养、血培养及两者联合的灵敏度分别为53.84%、73.08%和92.31%,特异度均为100%。血、尿培养的马尔尼菲青霉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尿镜检与尿培养,尿镜检与血培养的阳性率之间,以及血培养与尿培养,尿培养与尿镜检之间的关联性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尿真菌培养马尔尼菲青霉敏感性较高,方便快捷,是一种较好的HIV/AIDS患者尤其是取血困难者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方法,而尿真菌镜检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40岁,因左小腿红肿、结节伴发热4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见大片红斑、肿胀,触之感皮下结节,质软,结节中央见破溃及结痂。右股外侧、腰部、骶尾部可见散在红斑,右股外侧及骶尾部可见数个溃疡及窦道,溃疡口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取皮下结节内穿刺液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致病真菌为Phialemonium curvatum。使用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构建马尔尼菲青零酵母相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寻找其在酵母相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分别提取马尔尼菲青零菌丝相和酵母相的总RNA并合成cDNA,然后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以酵母相为tester(检测子),菌丝相为driver(驱赶子),连接不同的接头,通过两轮杂交和两次抑制性PCR后,将产物与T载体连接并转染大肠杆菌。经PCR鉴定,共得到480条插入片段。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表明一些基因与细胞壁抗原、转运蛋白、氧化还原酶等具有同源性。结果成功构建了一个以酵母相为tester(检测子)的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结论所构建的c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马尔尼菲膏零致病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