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老年人头面部血管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77岁.因头皮、面部出现多发性结节、斑块、血肿半年余,于2007年9月19日来我科就诊.半年前患者在家务劳动时额部被抽油烟机撞伤,当时有少量出血,未予特殊处理.其后于外伤处逐渐出现蓝色皮下肿块,在外院行穿刺后有血液流出,伤口处结痂,始终未能完全愈合.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本文对10例进展期白癜风皮肤组织(按白斑区、交界处和正常处分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表皮基底部角朊细胞中黑色素消失:白斑区为10/10、交界处7/10,正常处0/10;黑色素细胞:白斑区0/10、交界处1/10,正常处1/10,且发育不良;基底部角朊细胞萎缩:白斑区2/10,交界处2/10、正常处0/10;表皮与真皮交界部空泡:白斑区4/10、交界处7/10、正常处1/10;Mekd细胞:白斑区0/10、交界处0/10、正常处1/10;真皮内末梢神经变性或死亡:白斑区10/10,交界处10/10,正常处8/10;末梢神经再生:白斑区6/10,交界处4/10、正常处0/10。结论末梢神经变性变质和死亡可能是黑色素细胞减少和消失、角朊细胞萎缩、表皮与真皮交界部空泡、神经内分泌细胞减少和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3.
家族性肿瘤样钙沉着症(familial tumoral calcinosis,FTC)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软组织异位钙化,可导致皮肤和骨的2次感染,常伴动脉瘤,牙齿异常,亦可见皮疹.常规治疗手段对该病无稳定疗效,包括限磷饮食、钙螯合物(乙二胺四乙酸)、双磷酸盐类药物、皮质类固醇、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及钙化组织切除.  相似文献   
54.
患者男,46岁.因阴囊扁平丘疹伴瘙痒2年余,且逐渐增多,于2012年6月10日来我科就诊.曾在外院就诊,诊为股癣,间断治疗未见好转.一周前在外院就诊,拟诊为尖锐湿疣,为明确诊断到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患者阴囊散在12个0.2~0.6 cm大小扁平丘疹,丘疹孤立不融合,顶端扁平,淡褐色或肤色,部分丘疹顶端有少量鳞屑(图1).实验室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TPHA阴性,阴囊两侧大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上部颗粒变性,透明角质颗粒粗大,颗粒层到棘层上部细胞核周空泡化,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55.
二期环状梅毒疹1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未婚。以“阴茎及阴囊皮疹2月余”就诊。既往体健,否认输、献血史,病前3个月有不洁性接触史。体检: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数枚黄豆大小淋巴结,无疼痛,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在阴茎中偏右侧有一环状皮疹,直径约2.0cm,  相似文献   
56.
临床资料 患者,女,80岁。因外阴反复皮损40余年,加重伴疼痛1个月,于2011年7月10日就诊我科。患者4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会阴及双大腿内侧出现片状红斑、糜烂面,伴有异味。曾多次在诊所或社区医院就诊,诊断为“股癣”、“慢性湿疹”等,  相似文献   
57.
自2004年8月~2005年2月我们采用火把花根片联合地恒赛治疗3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59.
患者女,23岁.因右手示指甲缘下赘生物伴触痛1年,于2007年7月来我科就诊.1年前患者右手示指末端甲缘处针刺伤后开始出现一针头大结节,触之质硬,有痛感,未予诊治,其后结节缓慢增至黄豆大.既往体健,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60.
光敏性药疹是指光敏性药物(局部或者全身给药)和紫外线(UVA 320~400 nm、UVB 290~320 nm)、可见光(400~700 nm)的联合相互作用下发生的皮肤疾病。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光过敏反应和光毒性反应。本文主要对光敏性药疹的分类、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光敏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光敏性药疹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