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多肽库中筛选出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分子。方法 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作为配基,免疫亲和筛选以融合蛋白形式在丝状噬菌体M13外壳蛋白Ⅲ表达的随机12肽文库,按“吸附-洗脱-扩增”的淘洗过程,经过3轮免疫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双抗体夹心ELISA及斑点ELISA测其特异性,并用混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分别与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反应,以斑点ELISA法分析其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结果 经过3轮免疫筛选,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富集增加近100倍,第3轮筛选后随机挑选7个阳性噬菌体克隆,经双抗体夹心ELISA和斑点ELISA检测,有5个克隆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特异性相结合,其中A值最高的5个克隆混合后与SLE患者血清结合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可以应用于分析、鉴定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位,继而为获得亚单位表位水平的诊断试剂和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短肽疫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PCNA、c-erbB-2 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及治疗上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2例乳腺癌患得术后病理组织进行检测。结果:PCNA与临床分期、激素受体及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c-erbB-2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激素受体呈负相关。结论:PCNA、c-erbB-2作为联合指标对乳腺癌的分期、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并对指导治疗,特别是内分泌治疗也起到辅助性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3(AQP3)与人皮肤自然衰老的关系.方法 收集55例整形外科手术患者非曝光部位皮肤标本,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20岁)、中年组(30~45岁)和老年组(>55岁),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每例皮肤组织中AQ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AQP3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皮肤中AQP3 mKNA、蛋白的表达量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均显著性减少(P<0.01).结论 AQP3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导致皮肤自然衰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1995年8月-1999年8月,我院采用VDS+LFP(CF+5-FU+DD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56例。有效率(PR+CR)为60.7%(34/56),治疗后主观有效率92.6%。入组患者对此联合化疗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提示VDS+LF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与其他方案比较近期疗效高,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5.
Reiter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15岁。因眼睛红、尿频、尿急、尿痛、关节肿痛伴发热10d,于2004年7月31日入院。患者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8℃,眼充血。次日出现双膝关节肿胀、疼痛,以及尿频、尿急、尿痛。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炎及支持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尿频、尿急、尿痛症状缓解,眼充血稍有好转,仍持续发热,体温最高达40℃。为进一步诊澡遂入我院治疗。否认有性生活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6.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积器官损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积器官损害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2份SLE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ICC/ACR损害指数评估其累积器官损害并分析评价其影响因素。结果:累积器官损害同首诊时间、合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复发次数及补体水平呈显著性相关;而与性别、年龄、病程及皮质粝固醇激素累积剂量无显著性相关。结论:累积器官损害是评价SLE病情的指标之一,其发生、发展受多因素相互作用。应早期治疗并连续观察实验室指标尤其是血清补体水平,激素治疗的同时若合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可延缓器官发展至终末期损害。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SLE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及抗C反应蛋白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83例确诊的SLE患者进行研究。结果SLE患者抗CRP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在不同疾病活动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DNA抗体与C3、C4降低,在CR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抗体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抗CRP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有关,抗CRP抗体可能通过影响CRP水平而参与SLE病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治疗过程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86例SLE患者病历资料,动态比较不同病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变化情况.结果首诊时病程为<1月组患者和1~3月组患者的SLEDAI值低于4~6月及>6月组患者;治疗后SLEDAI值显著低于初始值,且治疗后2月~3年间SLEDAI值高于其它各时期.SLEDAI值同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总量不相关.结论至首诊时病程短的患者,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迅速有效缓解SLE病情活动;而至首诊时病程长的患者病情缓解相对较慢.SLE治疗后2 月~3年病情较活跃,易出现内脏损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9.
C-erbB-2、p53、CathD及Ki67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rbB-2、p53、CathD及Ki67等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它们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erbB-2、p53、CathD及Ki67的表达。结果乳腺癌肿瘤组织50例中上述4种基因表达阳性的结果分别为64.0%、60.0%、56.0%和72.5%;并且相互之间均有协同作用;而且与ER受体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erbB-2、p53、CathD及Ki67可以作为反映乳腺癌预后状态的细胞生物学因子,联合检测若均过度表在将提示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0.
CD147 siRNA对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增殖及CD14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D147siRNA转染对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CD147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前期构建的重组质粒pSUPER/CD147 siRNA稳定转染至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CD147 mRNA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转染pSUPER/CD147 siRN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染了pSUPER/CD147 siRNA的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CD147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其在转染后24h、48h和72h的增殖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 siRNA转染能有效抑制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中CD147的表达,且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