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在PICC置管过程中,使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P波的形态改变对PICC尖端定位的指导作用及心电稳定性分析.方法 选取安徽省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的80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时,从P波振幅变高开始,每送入1 cm打印心电图的变化并记录所对应的导管长度.判断4类不同P波,即P波振幅达到QRS波的5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08-2014年非结防机构肺结核患者网络报告、转诊与追踪情况,探索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水平的措施,为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安徽省2008-2014年结核病网络直报数据及同期报表,患者相关登记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4年非结防机构报告结核病患者和疑似患者250 226例,总体到位227 694例,总体到位率为91.00%,到位病例中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2 154例,其中初治涂阳48 315例,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47.30%,复治涂阳3 017例,占2.96%,涂阴患者47 823例,占46.81%。与2008年比较,2014年患者转诊率提高了50.74%(χ2=20 915.98,P<0.001),转诊到位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追踪率提高了31.49%(χ2=7 323.37,P<0.001),追踪到位率提高了31.56%(χ2=5 206.08,P<0.001),总体到位率提高了24.85%(χ2=7 230.69,P<0.001)。追踪未到位原因中以外出所占比例最高,占23.23%,其次为拒绝就诊,占16.31%,查无此人占9.76%,死亡占7.78%,另有42.92%的患者原因不明。结论 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在肺结核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医防合作,完善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制度,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安徽省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83名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对照组为98名已治愈的非耐药肺结核病人,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资料。结果 居住地为农村、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少、外出务工、吸烟、服用抗结核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既往抗肺结核治疗次数多、既往有某个疗程中暂时停药或暂时中断治疗、首次确诊时X线检查肺内病灶多、空洞多、首次抗结核治疗效果未治愈都是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病人接受过结核病知识以及治疗过程中有关服药原则的宣传和教育、>7 h的睡眠时间是耐多药肺结核的保护因素(均有P<0.05)。结论 导致安徽省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适当的宣传教育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电视纵隔镜(VAM)与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胸部CT检查拟诊纵隔肿物(肿物短径大于1. 0cm),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126例住院患者分别行VAM、EBUS-TBNA。VAM组:75例; EBUS-TBNA组:51例。根据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及随访,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VAM诊断纵隔肿物的准确性94. 67%,灵敏度94. 12%,特异度100%; EBUS-TBNA诊断纵隔肿物的准确性88. 24%,灵敏度87. 50%,特异度100%。结论在纵隔肿物诊断方面,VAM和EBUS-TBNA均是有效的方法。从创伤、并发症、伦理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首先EBUS-TBNA。对于纵隔良性病变及淋巴瘤VAM可能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对于合并有肺门或邻近气管、支气管肺内肿物的患者,EBUS-TBNA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军校学员自测健康状况及其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联,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抑郁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测评工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军校998名学员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学员自测健康、抑郁、焦虑得分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军校学员中有抑郁和焦虑者分别占71.9%和65.8%。抑郁与非抑郁者的自测健康各维度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抑郁与年级、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及负向情绪、角色活动及社会适应、焦虑有关(R0=0.523);焦虑与年级、身体症状及器官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社会资源及社会接触、抑郁有关(R^2=0.472)。结论军校学员的自测健康与抑郁、焦虑情绪有关。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军校学员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学校和家庭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1636名在校中小学生,利用自编调查表、Piers-Ha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少儿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自我意识总分为(51.66±10.50)分,女生为(50.59±10.52)分,男生自我意识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小学生自我意识总分为(50.74±9.89)分,初中生为(51.42±10.92)分,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幸福与满足3个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学生个性、父亲外出打工、家庭和睦程度和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好友个数、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P<0.05)是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结论 学生个性、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方雪晖  姚萍 《淮海医药》2008,26(2):117-118
目的分析合肥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现状、相关行为、态度和知识,为合肥市预防和控制输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和问卷调查方法,对3 621名无偿献血者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血清学检测抗-HIV阳性2名,HBsAg阳性11名,梅毒抗体阳性8名。调查发现有11名注射吸毒,39名承认与临时性伴侣发生过性关系,大多数无偿献血者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完全。结论加强无偿献血者血源性疾病的检测,对控制和减少血源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大力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军事院校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军事院校本科生一~四年级8个学员队998人,以队为单位集中发给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孤独量表(UCLA)、抑郁量表(BDI)和焦虑量表(SAS),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填写完成。结果不同年级学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学员在无抑郁、轻度抑郁和重度抑郁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军校学员抑郁情绪与乐观、空虚感、社会活动等有关。自测健康与焦虑各因子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惊恐、焦虑、乏力和睡眠障碍等因子与总体健康有关(P<0.05)。结论不同年级学员的健康状况不同,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军校学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影响涂阳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结核病筛查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密切接触者结核病筛查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12例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宣传教育。结果 412例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0.10±18.32)岁,其中,已接受结核病检查的有277例,占67.23%;未接受检查的有135例,占32.77%。接触者家中病人痰检结果、就诊去向和结核病免费政策的知晓等因素影响结核病筛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接触者接受结核病知识途径主要为通过亲友聊天,占77.18%;接触者未检查的原因主要为不在乎,占51.10%;到县结核病门诊接受检查的密切接触者3个痰标本检查率为2.89%。结论加强对涂阳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高危人群的监测,有助于提高涂阳病人的发现率。对密切接触者开展特定结核病知识宣传是提高结核病筛查率的有效措施。加强学校的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是提高健康宣传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了解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增厚形成、消散的规律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且定期随访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8个时间点(出院时对应时间点1、出院后1个月对应时间点2、出院后2个月对应时间点3、出院后3个月对应时间点4、出院后4个月对应时间点5、出院后5个月对应时间点6、出院后6个月对应时间点7、出院后9个月对应时间点8)胸腔超声检查、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小于时间点2(P<0.05);时间点3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与时间点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肋间数、胸腔积液深度在时间点3为拐点。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小于时间点4(P<0.05);时间点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增厚肋间数、胸膜增厚面积在时间点5为拐点。时间点6用力肺活量(FVC)实测值、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实测值、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实测值大于时间点5(P<0.05);时间点6 FVC实测值、FEV1实测值、MVV实测值与时间点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VC实测值、FEV1实测值、MVV实测值在时间点6为拐点。时间点5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实测值大于时间点4(P<0.05);时间点5 DLCO实测值与时间点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O实测值在时间点5为拐点。结论 对于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残留的少量胸腔积液在出院后2个月左右基本自行吸收;当有少量胸腔积液不能抽尽时胸膜增厚达高峰,之后胸膜增厚逐渐减少,4个月后相对稳定;损伤的肺功能在胸腔积液基本被控制4~5个月后恢复到平台期,基本达到参考范围下限,之后恢复的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