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及直接医疗费用。方法 于1999年12月对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及疾病进程的相关信息、过去一年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医疗费用资料。结果 共调查29例HIV感染者,其中17例(58.62%)为无症状期的HIV感染者,12例为AIDS患者。无症状期的HIV感染者平均每人年门诊6次,住院1.23次,每人年住院58.6天;AIDS患者平均每人年门诊7.8次,住院2.1次,住院200.2天。无症状期的HIV感染者平均每人年门诊费用为13729元,住院费用为4745元;AIDS患者平均每人年门诊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5053元和22242元。既门诊又住院平均每人年的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无症状期的HIV感染者为16248元,AIDS患者为36795元。结论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医疗费用昂贵,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大。需要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内了解国内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对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及需求。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经输血或单采浆献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分析HIV与HCV感染的相互影响。方法 对140例经输血或单采浆献血感染HIV的患者血清抗HCV、HBV—M、肝脏生化功能、CD4^ 和CD8^ 细胞计数、纤维胃镜、肝胆脾B超进行分析。结果 140例HIV感染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HCV抗体阳性者占91.5%(128/140);HIV和HCV混合感染者肝功能损害较轻,与单纯HIV感染者比较,其肝功能、B超改变、CD4^ 细胞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输血或单采浆献血感染的HIV感染者中存在着极高的HCV感染(91.5%)。HIV和HCV混合感染者与单纯HIV感染者比较,肝功能损伤并不严重,提示HIV可能并不加速丙型肝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33.
麻疹的变异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麻疹活疫苗(麻苗)的使用,改变了麻疹的流行规律及临床特征。我国1965年普遍接种麻苗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削平了流行高峰,阻断了隔几年一次周期大流行的规律。麻苗时代的麻疹不仅发病率下降,病死率也明显降低,我院麻苗接种前病死率4~5%,接种后为1%。病死串的降低与下列因素有关:发病率下降,收治病例减少,得以观察细致,治疗及时。2.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3.生活水  相似文献   
34.
刘翠娥  徐莲芝 《中医学报》2011,26(3):257-258
目的:探讨艾滋病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治未病"理论的渊源,探讨其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指导意义及应用前景.结果与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涵盖了健康和疾病的每个阶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治未病"理论在艾滋病防治中,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36.
37.
目的提高对AIDS合并结核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2002年在本院就诊的50例AIDS合并结核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分型:原发性肺结核2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6例,继发性肺结核20例,结核性胸膜炎12例,其他肺外结核10例(其中淋巴结结核8例);②T细胞亚群:50例结核病发病时CD4 细胞计数为5~370/μl,平均CD4 为107±106/μl,其中22例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平均CD4 155±127/μl.28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和肺外结核平均CD4 为64±60/μl,与单纯的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3);③治疗:22例同时接受联合抗病毒治疗和抗痨治疗,胸片完全吸收为3~9个月,时间为4.5±3.5个月.CD4 T淋巴细胞由基线水平上升到200/μl约需要4~26个月,时间为12.5±8.6个月.结论AIDS合并结核病以肺外结核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见,CD4 T淋巴细胞越低,结核病临床表现越不典型.联合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病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但需多联合,长疗程.  相似文献   
38.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1 999~ 2 0 0 1年经痰聚合酶链反应 (PCR)确诊的 1 2例艾滋病合并PCP进行分析。结果  (1 )合并结核病 4例 ,细菌性肺炎 1例。 (2 )痰PCR阳性 1 2例 ,其中血PCR阳性 9例 ,姬姆萨染色阳性 6例 ,六胺银染色阳性 5例。 (3) 1 2例CD+ 4(5~ 1 55)× 1 0 6 /L ,平均CD+ 4(51± 48)× 1 0 6 /L ;其中CD+ 4<(1 0 0× 1 0 6 ) /L1 0例 (83 % ) ,CD+ 4<(50× 1 0 6 ) /L 9例 (75 % ) ;CD+ 4/CD+ 8:0 .0 1~ 0 .2 9。结论  (1 )PCP是艾滋病晚期常见的合并症 ,常常合并其它机会性感染如结核等。 (2 )痰PCR阳性 +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确诊PCP。  相似文献   
39.
中研2号治疗HIV/AIDS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研2号对HIV/AIDS患者和猴艾滋病毒SIV mac25l感染猴的疗效,评价该方抗艾滋病毒和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对确诊的HIV/AIDS患者给予中研2号治疗,疗程为3个月,从免疫功能、病毒载量和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进行疗效判定;采用猴艾滋病模型,以病毒分离、酶联免疫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IV水平、CD4^+、CD8^+细胞及新喋呤水平,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中研2号对治疗HIV/AIDS患者临床有效率为45%~55%;对猴艾滋病模型不仅能降低感染猴病毒血症及SIV p27抗原水平,同时能持续提高CD4^+细胞数量,降低血清新喋呤含量,与叠氮胸苷阳性药对照结果近似,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病理检查显示中研2号能激活并促进淋巴结中心细胞的增殖。结论:中研2号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抑制感染猴血浆病毒血症及保护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0.
抗艾滋病药物“中药2号”复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SIVmac-CEM×174细胞系统筛选出中药,按照中医的辩证论治,将6味有抑制作用的中药组成“中药2号”复方,全方体外对SIVmac和HIV-1有抑制作用,正交t值法L12(2~(11))药味组合分析实验证明,其中有3味药为君药,极性提取法证明有效成分为水溶性部位,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未检测到致死剂量,最大耐受量超过人用量的225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