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6岁,因产后胸闷气促5 d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出现阵发性干咳,夜间明显,不伴发热、喘息、浮肿等症状,未诊治。入院前5 d,剖宫产娩出足月男婴10 h后,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加重,伴粉红色泡沫痰、双下肢浮肿、不能平卧。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心脏病史,规律产检,孕期未发现高血  相似文献   
92.
首诊轻型颅脑损伤伤情恶化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总结首诊为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2月~2003年1月间收住的41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恶化即出现昏迷或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情恶化原因为颅内创伤性病变形成,硬膜外血肿占首位(46.3%),其次为脑挫伤及脑内血肿(29.2%),硬膜下血肿119.5%)。32例恶化发生在伤后24小时内,36例病人需手术治疗。按GOS标准评定,本组27例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尽早完善检查,明确诊断,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手术指征,及时手术治疗处理继发性损伤,是防治轻型颅脑损伤伤情恶化的关健。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苍肤洗剂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例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苍肤洗剂外洗后外用酮康唑乳膏)和对照组(100例,温水外洗后外用酮康唑乳膏),两组均以10周为1个疗程。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10周的皮损情况和真菌镜检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和7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0周的真菌镜检阳性率分别为4.0%和16.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肤洗剂联合酮康唑乳膏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具有较好疗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1β、IL-4、IL-10、IL-17a水平变化,以便更好地认识AGEP的外周血免疫学病理变化,为AGEP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ELISA法对观察组(37例AGEP患者)、对照1组(40例发疹型药疹)和对照2组(40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血清进行IL-1β、IL-4、IL-10、IL-17a的测定,对比组间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1组相比,外周血血清IL-4水平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外周血血清IL-17a水平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与对照2组相比,外周血血清IL-1β、IL-4、IL-10、IL-17a水平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 AGEP的外周血免疫学病理变化与发疹型药疹明显不同,以IL-17a升高为主,治疗方案建议尽早使用对Th17细胞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5.
心肌梗死过程MRI征象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演变过程中MRI征象变化规律。方法 同时低位结扎兔心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左旋支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术前及结扎后30min、1h、2h、4h、8h、1天、3天、1周、2周、4周分别行常规T1、PD、T2、增强、电影及标记MRI扫描,测量各区信号强度及室壁厚度。结果 缺血30min缺血区即有心室壁变薄,以收缩期明显,心室壁增厚率降低,并逐渐加重;缺血1h,梗死区开始出现PD及T2高信号,逐渐升高,1周后开始降低,4周呈低信号,T1在4周时出现低信号;急性梗死期增强可见,注射Gd-DTPA后5min内正常心肌有强化,15~20min梗死边缘区环形强化,30min梗死中央区均匀强化。结论 MRI可以发现大面积早期心肌缺血,也可对各期心肌梗死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6.
枕部减速性损伤引起的双额叶底部脑挫裂伤,病情具有一定隐蔽性,发展有一定的突然性及严重性,目前已引起越来越多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我院自1998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人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3~15分双额叶底部挫裂伤45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3种不同定位方法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表将患者分入体表解剖定位组(30例)、透视下骨性标志定位组(30例)、对比剂定位组(30例)以及锁骨下静脉组(对照组,30例),其中体表解剖定位组、透视下骨性标志定位组和对比剂定位组统称为腋静脉穿刺组。穿刺成功后按照常规方法植入各种起搏器和电极。观察4组不同穿刺方法的穿刺次数、所用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各种起搏器和电极。穿刺腋静脉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总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定位组穿刺腋静脉成功率100%,但需要对比剂和准备时间;其次为透视下骨性标志定位组成功率93.3%;经体表解剖定位组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组的穿刺成功率均为86.7%。腋静脉穿刺组穿刺次数中位数少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组(3比4,P<0.05);观察组穿刺平均耗时短于对照组[(3.9±1.3)min比(4.6±2.1)min,P<0.05]。对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经腋静脉穿刺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126.0±12.0)min比(146.0±16.0)min,P<0.05]。腋静脉穿刺组90例患者中共3例(3.3%,3/90)出现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穿刺组30例患者中共5例(16.7%,5/30)发生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不同的定位方法穿刺腋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总体优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 (Pe)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神经激素、血管内皮功能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作用。方法 :分别对 35例和 10例心力衰竭患者口服 Pe4 mg/ d6个月和 2 4 h期间疗效进行观察 ,并与 32例临床特征相匹配的患者对照。结果 :治疗组乙酰胆碱酯酶、血管紧张素 、心房利钠多肽、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 α和血浆肾素活性分别显著性降低或升高 (P <0 .0 1) ,总体标准差、均数标准差、差值均方平方根和低频、高频、总功率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1) ,运动耐量时间显著增加 (P <0 .0 1)。口服单剂 Pe 4 mg后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心脏指数分别呈显著性降低和升高 ,无 1例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结论 :Pe长期治疗可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过度激活的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逆转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和恢复自主神经性平衡和调节功能 ,增加患者的运动耐量。对急性血流动力学有有益的效应且耐受性良好 ,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99.
以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呼吸、血液及尿路多系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为例,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和最新文献研究进展,讨论分析多系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于多系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临床药师积极参与的联合用药及优化抗感染方案对控制感染尤为重要。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多系统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治疗方案的优化,同时临床医师应及时总结分享成功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恶性肿瘤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21例DM/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史。结果 DM/PM合并恶性肿瘤发生率为11.54%,以肺癌、肝癌为主;肿瘤得到控制的患者,DM/PM病情明显好转;DM/PM合并恶性肿瘤的1年死亡率为57.89%,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结论 DM/PM易合并恶性肿瘤,其肿瘤类型与当地好发肿瘤一致,DM/PM的病情与恶性肿瘤的控制情况有密切关系,DM/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