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3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HOP作为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标准方案,临床治愈率高,但对于复发性NHL,再应用CHOP方案,缓解率则较低。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淋巴瘤的重要课题。我们自1999年3月~2004年3月应用去甲长春花碱(NVB)替代长春新碱(VCR)所组成的CHNP方案治疗复发性NHL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微生物来源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98-1021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分别以丁酰硫代胆碱和二硫二硝基苯甲酸为底物和显色剂 ,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的高通量筛选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源的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模型。利用此方法从 2 14 1株放线菌中筛选到一株阳性菌株N98 10 2 1,该菌株的发酵液经有机溶剂提取、ODS柱层析及HPLC制备分离 ,得到一个活性化合物N98 10 2 1A ,该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IC50 为 2 0 μmol/L ,经酶抑制动力学分析 ,该化合物为乙酰胆碱酯酶的非竞争性可逆抑制剂。通过对该化合物的紫外、红外、质谱、核磁等理化分析 ,得知该化合物与terferol结构相同。但该化合物对乙酰胆碱脂酶的抑制活性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3.
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目前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治疗,根据参考文献,此两类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改善心肌重塑,降低病死率。但两者联合应用可致高钾血症已有报道,本例医源性高钾血症(血K^+9.8mmol/L)5次心搏骤停,启动预案,抢救成功,我们未见国内报道,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4.
血液透析抢救治疗尿毒症脑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尿毒症脑病是指尿毒症患者并发神经、精神异常,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严重并发症。我院近年应用血液透析技术治疗2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腰骶病变致小儿二便失禁的治疗与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便失禁是小儿外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手术后所行的康复工作是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腰骶部病变所致的二便失禁较为常见.受到医生与家长的重视,国外已在此方面做丁大量的研究工作,鉴于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本组治疗与康复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骨髓病态造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5年2月采集的160例原发性MDS标本,另选取28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0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3例非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4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及50例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作为对照组,进行外周血和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在MDS、巨幼细胞贫血和PNH三者之间,各种细胞病态造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NSAA和MDS之间的三系细胞的质和量的变化有明显的不同。ITP和MDS在骨髓髓系和红系形态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MDS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在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多种改变。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密切相关的异常形态包括多核红细胞、环状铁粒幼、异形红细胞病、巨大红细胞、假Pelger中性粒细胞、环形核和小巨核细胞。结论通过细胞形态学手段来区分巨幼细胞性贫血、PNH和MDS是很困难的,特殊的病态造血在MDS中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7.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除具有促进红细胞增生、分化和成熟的作用外,还具有抗血管痉挛、抗凋亡和抗炎等多种功能,被视为一种全身性多功能营养及保护因子,在运动系统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王培龙  张敏  张俊峰  张谦 《中国医药》2012,7(9):1123-112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只.使用三硝基苯磺酸钠( TNBS)建立UC模型,Ⅰ组不使用乌司他丁,为造膜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于造模0、6、12 h使用乌司他丁,剂量为2万单位/kg,为研究组.检测分析各组肠静脉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UC模型症状积分(实验开始24、72、168 h各观察10只大鼠).结果 ①在实验各时段,使用乌司他丁组UC大鼠病变积分均低于Ⅰ组(均P<0.05),且24、72 h时Ⅱ、Ⅲ、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 h:(1.8±0.4),(2.7±0.3),(3.0±0.1);72 h:(3.7±2.3),(4.2±1.2),(5.0±0.9),均P<0.05],但168 h时Ⅱ、Ⅲ、Ⅳ组未见明显差异.②使用乌司他丁组肠静脉内毒素含量在实验各时期内均低于Ⅰ组,24h时Ⅱ组与Ⅲ组、Ⅳ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7±11.7) ng/L比(117.1±9.7) ng/L,( 124.3 ±4.9) ng/L,均P<0.05],72、168 h时Ⅱ、Ⅲ、Ⅳ组肠静脉血内毒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24h时Ⅱ组TNF-α低于Ⅰ组及Ⅲ、Ⅳ组[(6.7±2.6) pg/100 μg比(13.5±1.7),(11.8±2.8),(12.4±2.7)pg/100 μg,均P<0.05)],但72、168 h使用乌司他丁各组低于Ⅰ组.结论 乌司他丁对TNBS导致的大鼠UC有明显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毒素水平而降低免疫异常水平.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应用腰椎间盘镜技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分析和与常规开放式手术对比,探讨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缺点.MED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痛苦轻等优点,但并发症较多,需合理的掌握手术指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CD56抗原在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究该抗原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初诊APL患者的临床数据,按照CD56抗原表达状况,将其分为CD56阳性和CD56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能状态(ECOG)、血细胞计数、生化指标、凝血功能、骨髓及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比例、免疫分型、危险分层、FLT3突变、染色体核型、PML/RAR α异聚体类型及融合率、FAB分型(M3a/M3b/M3v)、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积分等参数有无差异。以达分子学缓解(molecular complete remission, mCR)的时间为界,将临床事件分为早期事件(分化综合征、QT间期延长、出血、栓塞、死亡)和晚期事件(继发第二肿瘤、QT间期延长、出血、疾病复发、死亡),比较2组早晚期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探索CD56阳性表达对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无事件生存期(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