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8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582篇
内科学   216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1008篇
预防医学   366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415篇
  8篇
中国医学   447篇
肿瘤学   17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血管性和纤维性牙龈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牙龈瘤发病机制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收集符合病理诊断的血管性牙龈瘤38例,纤维性牙龈瘤32例,同时取正常牙龈组织21例作为对照;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Tunel凋亡检测法检测所有样本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及凋亡细胞的数量.结果:血管性牙龈瘤结缔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牙龈(P<0.05),凋亡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牙龈(P<0.05);纤维性牙龈瘤结缔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和凋亡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牙龈(P<0.05).结论:凋亡抑制作用在牙龈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血管性牙龈瘤发病过程中该作用部分通过抗凋亡蛋白bcl-2实现;而在纤维性牙龈瘤发病过程中该作用并不是通过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不同瑞芬太尼剂量方案在全身麻醉下经喉罩纤维支气管镜术(FO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行经喉罩FOB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全身麻醉过程中瑞芬太尼的输注剂量分成低剂量组(LR组,n=29)、中剂量组(MR组,n=30)和高剂量组(HR组,n=30)。3组患者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后插入喉罩并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L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2μg/kg/min;M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3μg/kg/min;H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4μg/kg/min。记录在入室(T_0)、诱导前(T_1)、喉罩置入前(T_2)、喉罩置入后即刻(T_3)、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声门(T_4)、纤维支气管镜通过隆突(T_5)、纤维支气管镜撤出(T_6)、患者苏醒(T_7)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LR组在T_4、T_5和T_6时的BIS值显著高于MR组和HR组(P<0.05)。LR组在T_4和T_5时的MAP和HR显著高于MR组及HR组(P<0.05)。LR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4%(12/29),显著高于MR组及HR组(P<0.05)。结论在应用丙泊酚保证恰当镇静程度的前提下,中剂量和高剂量瑞芬太尼方案更符合实施全身麻醉下经喉罩FOB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运用多回波梯度成像(MERGE)序列研究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软骨分布特点和正常软骨的平均厚度值,比较不同程度骨性关节炎(OA)患者之间软骨厚度差异.方法 健康志愿者20例及OA患者45例均行4个常规膝关节扫描序列后,附加矢状位MERGE序列、矢状位脂肪抑制序列(OSAG-STIR)、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3D-FSPGR)扫描.参照WORMS将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软骨划分为15个小亚区,定量记录每个亚区软骨厚度,比较各亚区合并后大部位的厚度差异,总结膝关节整体软骨分布特点.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健康志愿者组与轻、重度膝骨性关节炎(KOA)组软骨厚度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1)健康志愿者组膝关节软骨平均厚度从厚到薄依次为髌骨区(3.31 mm)、股骨外侧滑车区(3.27 mm)、胫骨外侧平台区(2.59 mm)、股骨外侧髁区(2.26 mm)、胫骨内侧平台区(2.09 mm)、股骨内侧髁区(2.05 mm).(2)健康志愿者组与轻度()A患者组之间软骨厚度比较后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健康志愿者组与重度OA患者组之间除胫骨内外侧平台软骨厚度变化不明显外,其余部位P值<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1)膝关节软骨厚度由厚到薄依次为髌骨区、股骨外侧滑车区、胫骨外侧平台区、股骨外侧髁区、胫骨内侧平台区、股骨内侧髁区.(2)随着软骨退变的发展,软骨厚度及体积逐渐变小,胫骨平台软骨最后缺失.  相似文献   
95.
目的: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下称301医院)远程会诊开展情况,为远程会诊及远程医学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构成比分析方法,对301医院2014年与2015年两年的16384例远程会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结果显示,301医院远程会诊总量呈现稳步提高态势,2015年医院远程会诊病例总量较2014年明显增加,会诊病例覆盖全部临床科室,会诊量排名靠前的医院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结论建议应进一步加大远程会诊的宣传力度和普及程度,使优势医疗技术资源辐射更多地区和人群,为全国全军各级医院伤病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染色放大胃镜下靶向活检联合PG Ⅰ、PG Ⅱ、G-17及Hp IgG抗体筛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的胃部疾病患者180例,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各60例,进行染色放大内镜的检查及靶向活检,比较三组的血清PG Ⅰ、PG Ⅱ、G-17水平及Hp IgG抗体阳性检出率。计量资料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PG Ⅰ、PG Ⅱ、G-17水平有显著差异(均P0.05);胃癌组PG Ⅰ、PG Ⅱ水平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对照组(均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G-17水平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对照组(均P0.05);三组间Hg IgG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Hp IgG抗体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胃癌组Hp IgG抗体表达阳性率高于与萎缩性胃炎组(P0.05)。结论染色放大胃镜下靶向活检联合PG Ⅰ、PG Ⅱ、G-17和Hp IgG抗体筛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均有诊断意义,G-17对胃癌的诊断意义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产程体位管理干预辅助应用对单胎足月产妇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单胎足月产妇共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产程体位管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器械助产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妇用力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分娩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90.0%)和器械助产率(4.0%)均优于对照组(70.0%、20.0%)(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率(22.0%)高于对照组(6.0%),第二产程时间[(45.96±7.41)min]、产妇用力时间[(33.87±5.64)min]、产时出血量[(120.34±44.83)m L]及新生儿窒息率(0.0%)均少于对照组[(63.02±10.17)min、(61.12±10.02)min、(143.61±50.15)m L、6.0%](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程体位管理干预辅助应用于单胎足月产妇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和器械助产风险,减轻会阴裂伤、缩短第二产程,避免新生儿窒息发生,并有助于提高分娩满意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闵行区115 463例妇科普查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采用巴氏涂片法联合HPV基因分型检测法行宫颈癌筛查,宫颈病变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不同类型宫颈病变HPV多重感染的比例及基因型分布。【结果】普查人群HPV感染率为11.18%,高危型HPV感染率10.93%,其中多重感染占21.02%,二重感染最常见,最多亚型是六重。604例宫颈病变者HPV感染率为94.21%,均为高危型,其中多重感染占23.73%,二重感染最常见,最多亚型是四重。多重HPV感染与单一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感染亚型的增加宫颈病变例数趋于减少,病变级别越高减少越明显,宫颈鳞癌组多重感染率仅为15.69%,与LSIL组及HSIL组比较HPV多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HPV单一感染亚型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HPV16、52、58、18、33型,HPV16型占38.71%。多重感染以合并HPV16型感染为主,占56.30%,宫颈鳞癌占比达100%。【结论】HPV多重感染不增加宫颈病变的机会,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PV感染型别无相关性,而与感染HPV的基因型有关。HPV16型的致癌性最强,普查后需严密随访和管理HPV16型特别是包含有HPV16型的多重持续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99.
[摘要]目的:分析婴儿B族链球菌(GBS)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药敏试验、抗生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4例GBS脑膜炎患儿资料。结果:男17例,女7例,早发感染2例(8.3%),晚发感染22例(91.7%)。急性期血白细胞升高13例(54.2%),C反应蛋白升高17例(70.8%),降钙素原升高14例(87.5%,14/16)。B族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为41.7%、66.7%及95.8%,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抗生素治疗:美罗培南17例(70.8%),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7例(29.2%),联合使用利奈唑胺13例(54.2%)、联合使用万古霉素5例(20.8%)。24例好转,5例发生并发症。结论:GBS菌株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性高,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高。抗生素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不相符,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00.
张蕾  沈洁  李少昊 《北方药学》2018,15(1):79-80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HP根除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和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每组35例,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为100.00%、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77.14%,经X2检验P<0.05.结论:在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相比,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临床效果更显著,Hp根除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