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2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3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64篇 |
内科学 | 40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8篇 |
特种医学 | 18篇 |
外科学 | 53篇 |
综合类 | 144篇 |
预防医学 | 49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69篇 |
中国医学 | 41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2.
载药栓塞微球将栓塞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既能栓塞肿瘤血管、阻断癌细胞血液供应,又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局部缓慢释放药物。离子交换型载药栓塞微球是可通过离子吸附原理实现均匀加载药物并具有栓塞效果的微球,已作为一种新型药物传递剂广泛用于治疗肝癌。本文对离子交换型载药栓塞微球的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8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1型心肾综合征(CRS1)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方案制定及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AMI患者共964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CRS1分组[未并发CRS1组(n=840)、并发CRS1组(n=124)],并在倾向性匹配后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AMI患者并发CRS1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描绘ROC曲线分析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预测AMI并发CRS1的效能。结果 964例AM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CRS1共124例,发生率为12.86%;倾向性匹配后未并发CRS1组、并发CRS1组均为110例。倾向性匹配后并发CRS1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峰值、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未并发CRS1组(P<0.05);并发CRS1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未并发CRS1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eGFR下降、NT-proBNP升高、cTnⅠ峰值升高及WBC升高均是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预测AMI并发CRS1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955(95%CI:0.926~0.984),特异度为0.936,敏感度为0.918。结论 AMI患者如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N末端B型利钠肽原升高、cTnⅠ峰值升高及白细胞计数升高则在住院期间更易发生CRS1;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临床模型在预测CRS1发生方面具有良好的效能。 相似文献
484.
485.
王继涛 李雷 牛猛 朱清亮 赵中伟 Kotani Kohei Yamamoto Akira 张海军 李双喜 徐丹 康宁 李小果 张昆鹏 孙骏 吴发宗 张海龙 刘登湘 吕沐瀚 纪建松 Kawada Norifumi 徐克 祁小龙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1)
目的经颈静脉或经股动脉途径被用作当前实践中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量的常用方法。该研究旨在证实经前臂静脉途径测量HVP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针对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前瞻性地从中国和日本的6所医院招募了经前臂静脉进行HVPG检测肝硬化患者, 并收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HVPG检测数据。入组患者均选择经右侧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入路, 采用HVPG标准化流程进行测压。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 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共入组43例患者, 其中41例(95.3%)患者成功接受了经前臂静脉途径HVPG检测。无患者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经前臂静脉途径HVPG检测中位操作时间为18.0min(12.3~38.8min)。研究证实HVPG与Child-Pugh评分(r = 0.47, P = 0.002)、白蛋白-胆红素评分(r = 0.37, P = 0.001)、Lok指数(r = 0.36, P = 0.02)、肝脏硬度(r = 0.58, P = 0... 相似文献
486.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_0068655对心肌细胞HCM凋亡的影响。 方法1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心肌梗死组(MI组),qRT-PCR检测两组心肌组织中circ_0068655和miR-498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将HCM分为空白对照组、circ_0068655敲低组(sh-circ_0068655组),circ_0068655过表达组、低氧刺激组(Hypoxia组)、敲低对照+低氧刺激组(sh-ctrl+hypoxia组)、circ_0068655敲低+低氧刺激组(sh-circ_0068655+hypoxia组),缺氧的HCM分为敲低对照+miR-498-inhibitor-NC组(sh-ctrl+miR-498-inhibitor-NC组)、circ_0068655敲低+miR-498-inhibitor-NC组(sh-circ_0068655+miR-498-inhibitor-NC组)及circ_0068655敲低+miR-498-inhibitor组(sh-circ_0068655+miR-498-inhibitor组),qRT-PCR检测各组HCM中circ_0068655和miR-498表达量,CCK-8、ELISA及Transwell检测细胞活性、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RNA pull-down及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circ_0068655和miR-498结合关系。 结果MI大鼠心肌组织中circ_0068655的表达高于Sham组,miR-498表达低于Sham组,敲低circ_0068655可以改善缺氧诱导的HCM心肌细胞活力,提高心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circ_0068655可结合并负向调节miR-498的表达。miR-498抑制剂可抑制敲低circ_0068655对缺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结论circ_0068655能通过吸附miR-498促进心肌梗死及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87.
目的 总结纤维瘤病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6月峰峰集团孙庄矿医院收治的39例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首次手术治疗31例,其中治愈27例,复发4例;保守治疗的8例,与手术后复发的4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0例治愈,2例复发(均为再手术病例).结论 纤维瘤病若手术切除不彻底,易复发;扩大切除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88.
目的探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脑水肿的治疗方案。方法对312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疗效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病程的恶化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与甘油果糖联用;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立其丁;小剂量应用甘露醇,滴速不能过快,疗程不能过长。以上方法能有效防治甘露醇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急性肾功衰竭,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总有效率,降低恶化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489.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和血栓的影像学类型的认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和血栓的影像学类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肝癌伴PVTT 32例,肝癌伴PVBT 18例.均排除肝动静脉瘘. 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后,肝癌伴PVTT 32例、肝癌伴PVBT中4例做了门静脉途径介入治疗.结果 依据门静脉栓子、管壁受累情况,将肝癌伴PVTT的影像学表现分型:门静脉完全阻塞型17例(17/32)、不全阻塞型6例(6/32)和侵犯门静脉管壁型9例(9/32). PVTT、PVBT和门静脉壁的影像学检查所显示的供血情况:18例PVBT中,彩超检查仅1例(1/18)示PVBT内疑有少许血供. 32例PVTT,彩超检查示有血供29例(29/32),HCT和DSA显示PVTT内有血供的分别为26例(26/32)、21例(21/32). PVBT与PVTT血供有非常显著差异[χ20.01 (1)=38.11,P<0.01].肝癌伴PVBT组影像学表现分型:门静脉完全阻塞型10例(10/18)和不全阻塞型6例(8/18).结论 加深对各种门脉栓子的影像学表现及类型的认识,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90.
目的 观察因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术应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长春市妇产医院住院因瘢痕子宫而行二次剖宫产结束妊娠的产妇330例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为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组和单用缩宫素组.结果 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联合用药组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因宫缩乏力,出血量多而加用其他缩宫药物的例数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应用于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手术,可以明显降低术中、术后出血,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