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0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段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衰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升综合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观察新活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低心排血量(C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CCU和河南省人民医院CCU住院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1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活素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新活素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肌酐水平、心脏指数、NT-pro-BNP及尿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心脏指数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活素治疗组患者心脏指数、NT-proBNP、尿量分别为(2.81±0.46)L/(min·m2)、(452.53±62.13)pg/ml、(1206.56±64.52)ml/24h,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的(2.42±0.69)L/(min·m2)、(525.23±66.25)pg/ml、(836.52±59.32)ml/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基础上,给予新活素治疗,可以提高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3.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例(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既往接受同期放化疗的219例Ⅲ/Ⅳa,b期(AJCC第7版分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外周血中LMR中位值4.31作为阈值来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层。Log-rank检验对生存结果进行分析。主要生存终点为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低LMR值组(<4.31)与更差的T分期(P=0.038)、N分期(P=0.004)、临床分期(P=0.005)、EBV DNA(P=0.000)和死亡(P=0.050)相关。低LMR值组(<4.31)与高LMR值组(≥4.31)患者4年PFS分别为68.2%vs 77.8%(P=0.048)。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FS的预后因素为N分期(HR=3.27,95%CI=1.72~5.27;P=0.032)、临床分期(HR=1.72,95%CI=1.08~2.43;P=0.001)和EBV DNA(HR=3.55,95%CI=2.50~7.53;P<0.001),而LMR(HR=0.43,95%CI=0.37~1.05;P=0.057)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LMR值下降提示鼻咽癌患者更晚的分期和更差的预后,但对生存的总体预测作用低于传统的AJCC分期和EBV DNA。  相似文献   
134.
目的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婴幼儿简易呼吸器的消毒,预防由其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随机抽取90件婴幼儿简易呼吸器样本,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洗浸泡3 min后,分别在气囊球体外表面、内腔面以及接口内侧采集消毒前后的细菌菌落数,并用对数值判定。结果婴幼儿简易呼吸器球体外表面、内腔面以及接口内侧消毒前和消毒后的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949、5.235和3.987,均>1,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判定为消毒合格。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能有效地应用于婴幼儿简易呼吸器的清洗消毒,且快速、经济、安全、方便、无腐蚀性、无刺激性,临床应用性强,为预防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供了有效的措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5.
本文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概念出发,着重分析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要求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低剂量泽菲单药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10月~2009年10月确诊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D-CRT治疗4周,总量为40~60Gy,每周3次,3~5Gy/次;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同等剂量3D-CRT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单药泽菲治疗,在每周3D-CRT治疗开始前3~4h给予静脉输注泽菲200mg/m2,1次/周,共4周;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人数)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在未终止放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后患者均能耐受,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休克、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431)。结论 3D-CRT联合低剂量泽菲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近期的总有效率,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7.
关于医院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建设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学科建设是打造优秀团队,创出骄人业绩,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工程。本文阐述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学科建设提出了7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靶向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小干扰RNA片段(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和鸦胆子油乳联合应用逆转人肺腺癌耐药细胞A549/DDP的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ERCC1基因对应序列的siRNA,采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人肺腺癌耐药细胞A549/DDP;将实验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鸦胆子油处理组、siRNA处理组及鸦胆子油联合siRNA处理组,利用RT-PCR检测ERCC1 mRNA和Western blot检测ERCC1蛋白质的表达;MTT法检测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逆转效果。结果:siRNA、鸦胆子油、鸦胆子油和siRNA联合应用均能降低ERCC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恢复,耐药倍数分别降至9.72,8.89,7.59,6.83,鸦胆子油和siRNA联合应用效果明显提高(P<0.05)。结论:siRNA、鸦胆子油能有效地逆转人肺腺癌耐药细胞A549/DDP的多药耐药,鸦胆子油和siRNA联合应用效果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312例疑诊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49例)和冠心病组(16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累及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别检测并比较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430.47±99.6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97.31±62.3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血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间血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病与尿酸水平无关。结论高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无关,与冠心病的发生,在较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可能非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0.
百草枯(Paraquat,PQ)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对草快、克芜踪,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和乙醇,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几乎分布于所有的组织器官,肺中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