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多媒体课件资源库的创建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基于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多种媒体要素(包括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和声音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主动性和交互性的课堂要件。通过课题设计、脚本制作、素材准备、程序设计、总装与测试和评价等多个环节,将一定学科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加以整合可集合成课件资源库,对这些课件资源库的应用和不断开发与完善,将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2.
在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迅猛推进及期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办刊人开始重视将企业产品的营销理念和经营模式融入期刊运营过程中。运用品牌战略,打造精品学术期刊是期刊立于不败的法宝。以《科技进步与对策》打造精品学术期刊为例,深入地分析了精品学术期刊的特征,提出了具有操控性的精品学术期刊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63.
目的应用螺旋CT(multi-spir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下颈椎多节段椎管狭窄合并创伤性颈椎不稳(multilevel degenerative stenosis with traumatic instability,MDSTI)的手术效果。方法2006年9月-2007年8月,本院应用颈椎椎弓根钉固定及同种异体骨植骨双开门椎管戚形术治疗9例MDSTI患者,结合MSCT三维重建技术量化评估螺钉穿破情况、术后椎管矢状径及横切面积增加情况。结果9例置入椎弓根钉44枚,1级穿破72.7%(32/44),2级穿破27.3%(12/44),无3级穿破及置钉不当需重新置钉病例。42个节段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后椎管矢状径及横切面积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6个月,76.2%(32/42)的患者植骨块完全融合,23.8%(10/42)的患者植骨块部分吸收,所有节段双侧开槽区域均达到坚强融合。结论应用MSCT三维重建技术可量化评估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的准确性和双开门椎管成形术的扩大比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总结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继发椎间盘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1990年6月至2007年8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继发椎间盘炎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35~63岁,平均42岁.L4.,5例,ks,2例.行椎间盘摘除术后第3~11天又出现腰痛,平均6d.7例均做血沉,采用卧床、腰部制动,抗生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等治疗.结果本组先期6例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无复发,腰椎活动度良好,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近期1例术后效果优,第5天腰部出现轻微疼痛,加重并寒战高热,最终因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继发椎间盘炎经保守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宜早期积极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65.
大鼠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光镜在大鼠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对血栓及血管内膜、内皮细胞的病理形态变化进行观察.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骨折组、创伤组和对照组,骨折组和创伤组分别用自制的打击装置造成不同程度损伤,3组均行髋人字石膏固定,光镜观察不同时相点鼠隐大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变化.结果:骨折组7d时血栓发生率85%,骨折组、创伤组可见静脉内膜损伤,内皮细胞剥脱,内皮下层裸露,血管壁炎性细胞浸润,隐动脉内未见血栓,9d时部分血栓纤维化、部分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迷路状可互相沟通的管道,血管再通.对照组内膜和内皮细胞基本正常,仅见少数静脉内有不完全血栓存在.结论:大鼠创伤性隐大静脉血栓形成与静脉内膜及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18例患者损伤范围T2~T10其中累及3个椎体1例,2个椎体5例,单个椎体12例.按Hanley及Eskey分类:压缩骨折4例,骨折脱位3例,爆裂骨折9例,爆裂脱位2例.全部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帮助制定术前计划,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术后胸椎正侧位X线片和CT扫描示脊柱序列恢复良好,有3枚椎弓根钉位置不佳,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位于椎肋关节间.2例椎管骨块占位10%,1例椎管占位50%.随访3~3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脱位纠正度未见明显丢失,无钉棒松动、断裂,神经损伤Frankel评分平均恢复1.1级.结论新鲜胸椎骨折脱位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安全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7.
封闭吸引结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小腿中下段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结合腓肠神经逆行皮瓣在小腿中下段GustiloⅢA、B型开放性骨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例小腿中下段GustiloⅢA、B型开放性骨折的患者,经清创后采用单次或多次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7—28d(平均10.3d),待创面条件改善后二期行腓肠神经逆行皮瓣转移覆盖剩余创面.结果21例清创前细菌培养阳性,经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肉芽组织丰富、新鲜和出血活跃,渗出液细菌培养阴性,二期行腓肠神经逆行皮瓣覆盖创面后,创面均痊愈,无1例发生创面深部感染或创伤性骨髓炎.结论通过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结合腓肠神经逆行皮瓣移植治疗小腿中下段GustiloⅢA、B型骨折,可以简便、有效的提高腓肠神经逆行皮瓣移植的手术效果,缩短患者的病程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不同击打能量致骨折和非骨折以及仅固定肢体大鼠建立的隐大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不同时相点的血栓发生率。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论实验室完成。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以不同打击能量对大鼠双侧大腿近端外侧造成创伤建立创伤模型两组。①骨折固定组:瞬间击打能量为4.2J,经骨擦感证实股骨骨折后,双侧均行髋人字石膏固定。②创伤固定组:瞬间击打能量为2.4J,不造成股骨骨折,双侧均行髋人字石膏固定。③单纯固定组:仅行双侧髋人字石膏固定。造模后3,5,7,9d(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20侧)对大鼠双侧隐大静脉进行组织学及血栓发生率观察,并对创伤能量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大鼠120只,实验过程死亡3只,进入结果分析117只。各组隐大静脉血栓发生率7d达高峰,骨折固定组最高(85%),创伤固定组次之(55%),单纯固定组最低(20%);7d时骨折固定组血栓形成数明显多于创伤组(32,18),创伤能量大的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数多,相关系数=0.71,P<0.01。结论:大鼠隐大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创伤能量大小呈正相关,并与肢体固定后局部静脉血流速度成减慢有关,血栓发生率高峰时间在伤后第7天。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建立兔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细胞变化及炎症反应的关系,为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和康复干预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教研室完成。随机将新西兰大白兔分为骨折固定组、创伤固定组、无创伤固定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30只。用不同能量击打兔左下肢近端外侧,建立兔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造模后第5,7,9天抽取兔耳缘静脉血1mL,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结果:骨折固定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均低于其余3组(P<0.01),白细胞高于其余3组(P<0.01);骨折固定组、创伤固定组中性粒细胞高于无创伤固定组、空白对照组(P<0.05);骨折固定组、创伤固定组股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无创伤固定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兔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中,应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能准确、快速对血细胞进行检查;兔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细胞变化有关;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可观察到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0.
创伤能量与大鼠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击打能量致骨折和非骨折以及仅固定肢体大鼠建立的隐大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不同时相点的血栓发生率.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论实验室完成.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以不同打击能量对大鼠双侧大腿近端外侧造成创伤建立创伤模型两组.①骨折固定组:瞬间击打能量为4.2 J,经骨擦感证实股骨骨折后,双侧均行髋人字石膏固定.②创伤固定组:瞬间击打能量为2.4 J,不造成股骨骨折,双侧均行髋人字石膏固定.③单纯固定组:仅行双侧髋人字石膏固定.造模后3,5,7,9 d(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20侧)对大鼠双侧隐大静脉进行组织学及血栓发生率观察,并对创伤能量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大鼠120只,实验过程死亡3只,进入结果分析117只.各组隐大静脉血栓发生率7 d达高峰,骨折固定组最高(85%),创伤固定组次之(55%),单纯固定组最低(20%);7 d时骨折固定组血栓形成数明显多于创伤组(32,18),创伤能量大的组深静脉血栓形成数多,相关系数=0.71,P<0.01.结论:大鼠隐大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创伤能量大小呈正相关,并与肢体固定后局部静脉血流速度成减慢有关,血栓发生率高峰时间在伤后第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