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23篇 |
免费 | 569篇 |
国内免费 | 2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1篇 |
儿科学 | 47篇 |
妇产科学 | 36篇 |
基础医学 | 409篇 |
口腔科学 | 62篇 |
临床医学 | 1340篇 |
内科学 | 759篇 |
皮肤病学 | 91篇 |
神经病学 | 170篇 |
特种医学 | 32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419篇 |
综合类 | 2765篇 |
预防医学 | 1120篇 |
眼科学 | 95篇 |
药学 | 1070篇 |
31篇 | |
中国医学 | 1368篇 |
肿瘤学 | 2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0篇 |
2023年 | 286篇 |
2022年 | 308篇 |
2021年 | 368篇 |
2020年 | 340篇 |
2019年 | 269篇 |
2018年 | 260篇 |
2017年 | 158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613篇 |
2013年 | 478篇 |
2012年 | 481篇 |
2011年 | 542篇 |
2010年 | 440篇 |
2009年 | 461篇 |
2008年 | 439篇 |
2007年 | 508篇 |
2006年 | 420篇 |
2005年 | 376篇 |
2004年 | 315篇 |
2003年 | 278篇 |
2002年 | 251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249篇 |
1999年 | 218篇 |
1998年 | 188篇 |
1997年 | 181篇 |
1996年 | 181篇 |
1995年 | 137篇 |
1994年 | 153篇 |
1993年 | 135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71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21篇 |
1958年 | 14篇 |
1957年 | 8篇 |
1956年 | 6篇 |
195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万里罗家胜刘飞马瑞娜陈志峰崔鹏程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1):54-60
目的探讨去细胞犬喉支架的性质及其在同种异体犬胸肌内存活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18个供体喉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行去细胞处理,3个用于组织学等检测,15个埋在受体犬胸肌内;对照组供体喉不去细胞,余实验步骤同实验组。两受体组于2周、1个月、2个月各处死5只犬,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及台盼蓝染色。结果对照组的新鲜喉埋植后缩小甚至消失,与实验组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去细胞喉支架埋植2周时显微镜观察支架周围仅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1个月后支架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开始形成,2个月时结缔组织明显增厚,血管数量明显增多。对照组埋植2周时大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1个月时软骨膜被破坏,2个月时软骨细胞消失。埋植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细胞平均(x±s,下同)存活率分别为86.8%±3.2%和88.6%±3.1%,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P〉0.05);埋植2周和1个月后实验组软骨细胞存活率下降不多而对照组逐渐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52和20.55,P值分别〈0.05和〈0.01);2个月时实验组存活率为65.8%±2.6%,而对照组软骨细胞全部消失。结论去细胞方法可得到低免疫原性的去细胞喉支架,该支架能够在胸肌包裹下存活,并建立血供,有可能用做全喉重建的生物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结肠息肉患者,通过内镜了解息肉大小及形态,并依此采取一次性电凝电切或分次性电凝电切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成功进行息肉切除38例,共摘除息肉68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未见大出血、灼伤、穿孔等并发症。38例患者中35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2.11%(35/38),随访6~12个月,均未见息肉复发。结论结肠息肉患者于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术中大出血及迟发出血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体现出安全、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β3GnT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制作胃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β3GnT8、MMP-2、PCNA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各蛋白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β3GnT8、MMP-2、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 001)。β3GnT8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P=0. 001)、浸润深度(P=0. 011)、淋巴结转移(P=0. 003)呈显著正相关。β3GnT8表达与MMP-2(r=0. 703,P=0. 001)、PCNA的表达(r=0. 231,P=0. 024)呈显著正相关,β3GnT8阳性组的总体生存时间较阴性组显著缩短(χ2=3. 957,P=0. 047)。结论β3GnT8在胃癌中的表达增高,具有促进胃癌侵袭、转移的作用,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采用惯性传感器对跌倒过程中人体头部和腰部的运动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由志愿者模拟五种日常活动动作和四种跌倒动作,进行大量模拟试验。发现在实验条件下,人体头部和腰部的合加速度相关性极低或不相关,头部和腰部的合加速度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在大部分日常活动中相关性极低或不相关,但在跌倒过程中,具有较高相关性。该结论可为跌倒的预测及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用K最近邻(KNN)分类算法对食管癌X射线图像和肝包虫CT图像的Hu不变矩形状特征和小波变换纹理特征进行分类研究。方法:利用Hu不变矩算法和小波变换算法对食管癌X射线图像和肝包虫CT图像提取特征,用KNN分类器对特征值进行分类以验证所提取特征的分类能力。结果:对于食管癌X射线图像使用Hu不变矩算法提取形状特征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对于肝包虫CT图像使用小波变换算法提取纹理特征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结论:Hu不变矩形状特征结合KNN分类器的研究方法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分型提供一定的依据,小波变换纹理特征结合KNN分类器的研究方法为地方性肝包虫病的分型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为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 了解宁波市海曙区地产茎菜类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 选择海曙区5个乡镇采集的369份地产新鲜茎菜类蔬菜,对样品中镉、铅、汞、砷和铬重金属污染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状况评价.结果 金属镉、铅、汞、砷、铬污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汞(99.1%)>镉(75.2%)>砷(64.... 相似文献
97.
张新颖孙文秀高玉兴王学禹温兆春马爱华席加水陈娜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19):1508-1511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9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神经科收治的16例NMOSD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随访资料。结果16例患儿中首发症状为视神经炎(ON)5例,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6例,ON及LETM同时发生者3例,初诊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者2例。11例患儿行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检查,4例阳性;7例患儿同时行脑脊液AQP4抗体检查,1例阳性。14例ON患儿中11例行视神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8例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异常信号,部分有强化。13例LETM患儿行脊髓MRI检查,显示为长节段(长度5~13个椎体节段)炎性病灶,颈段1例,胸段3例,颈段+胸段9例,其中2例颈段向上波及延髓。15例患儿行颅脑MRI检查,均显示有颅内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半球中央及皮质下白质、丘脑、胼胝体、脑干、脊髓延髓交界处、小脑等。患儿急性期均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2例ON复发患儿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随访15例患儿,2例存在肢体活动障碍,4例残留视力障碍,其余无临床症状。结论儿童NMOSD早期临床表现多样,首次诊断为急性脊髓炎、ON、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者,需考虑有无NMOSD的可能,检测AQP4抗体有助于明确诊断。NMOSD患儿典型的影像学特点为AQP4高表达区域的异常信号。急性期治疗推荐大剂量甲泼尼龙和丙种球蛋白,对于多次复发患儿可应用利妥昔单抗。 相似文献
98.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糜烂与单纯疱疹病毒活动感染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妇女宫颈糜烂与单纯疱疹病毒(HSV)活动感染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对79例维族、128例汉族不同程度(Ⅰ、Ⅱ、Ⅲ度)宫颈糜烂病人和29例维族、41例汉族正常对照进行血清HSV-1型和HSV-2型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上述病例和对照宫颈分泌物中HSV-DNA。结果维、汉族不同程度宫颈糜烂病人HSV-1IgM阳性率(活动感染率)分别为27.8%和26.8%,正常对照维、汉族分别为20.7%和21.9%,民族间、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间以及不同程度糜烂组间HSV-1活动感染率差异无显著(P>0.05)。维、汉族病例组HSV-2活动感染率分别为36.7%和32.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8%和9.8%(P<0.05),而维、汉族间不同程度糜烂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维、汉族病例组HSV-2原发感染率为16.5%和13.3%,宫颈分泌物HSV-DNA检出率维、汉族病例组分别为36.0%和31.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8%和7.3%(P<0.05)。在病例组中,其HSV-DNA检出率随糜烂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新疆维、汉族妇女宫颈糜烂的产生和HSV-2活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