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75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41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丝/苏氨酸激酶型受体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mad(SmaandMadhomologue)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蛋白质 ,具有类似的结构 ,在苏 丝氨酸型受体的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家族成员与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 ,使受体调节型的Smad(R Smad)磷酸化 ,磷酸化的R Smad与共同介质型的Smad(Co Smad)形成寡聚体 ,转位至核内 ,调节基因的转录。抑制型的Smad(Anti Smad)可以对此途径进行负反馈调节 相似文献
62.
迟发性家族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的足细胞分子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迟发性家族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的足细胞分子基因致病突变特点。 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瑞金医院肾脏科1997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集的31个迟发性家族性FSGS家系。诊断标准:(1)成员年龄大于12岁;(2)1个家系中有2例或2例以上患者经肾活检证实为FSGS,或家系成员中有1例肾活检证实为FSGS,另有1例成员有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 经PCR扩增后直接对NPHS2、ACTN4、TRPC6基因行测序分析。 结果 发现ACTN4基因新错义突变L316P,该家系患病成员起病年龄平均(38.7±7.4)岁,肾功能损害进展相对缓慢,家系3例患病成员均为突变杂合子。发现TRPC6基因新杂合错义突变Q889K,该家系患者起病年龄平均(38.0±4.2)岁,肾功能损害进展也较缓慢,家系中临床表现存在个体差异,家系中3例患病成员均为突变杂合子。发现TRPC6静止突变G467G。所有家系中未发现NPHS2致病突变。健康对照组200条染色体亦未发现以上突变。 结论 在31例迟发性FSGS家系中发现2个家系携带致病相关突变:ACTN4新突变L316P和TRPC6新突变Q889K。在中国人群家族性迟发性FSGS中,ACTN4及TRPC6基因突变是致病原因之一,尚未发现NPHS2相关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63.
目的:确定一遗传性单纯少毛症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通过定位候选克隆技术,用ABI公司的商品化微卫星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明确致病基因的区域。结果:在微卫星标记D13S217处得到最高IDD值3.74(重组率θ=0.00)。结论:本研究将该遗传性单纯少毛症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3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64.
Graves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是一种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参与的多基因病。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GD的遗传学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与GD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主要分成两大类:(1)与机体免疫调节有关的基因:(2)与甲状腺生理机能调节有关的基因。本文就与 GD易感性研究最多的基因 HLA 、CTLA-4 、TSH-R 及一些细胞因子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5.
66.
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病的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收集的汉族山东籍一家系6代共254人的播散性浅表汗孔角化病家系进行基因定位,以期识别该病的致病基因。方法 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样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选用382对来自常染色体的荧光标记引物,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用Genescan和Genotyp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用Linkage软件包进行连锁分析,初步明确致病基因的区域。然后,在该区域内选择覆盖密度更高的10对引物进行精细定位,缩小致病基因的范围。结果 定位结果发现DSP致病基因与微卫星标记D12S78两点之间LOD值最大,为3.06(重组率θ=0.00)。精细定位后将DSP的致病基因定位于标记物D12S326和D12S79之间约38.5cM区域内。结论 DSP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2q21.2~24.2。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一个有两例46,XY同患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家系进行临床、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探讨纯合突变和杂合突变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实验前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改变.方法 收集一个17α-羟化酶缺陷症家系患者及其他成员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17α-羟化酶基因(CYP17A1)序列;进行1h ACTH兴奋试验.结果 患者CYP17A1基因第6号外显子329位密码子发生了TAC329AA纯合突变,引起Tyr329Lys错义突变和以后的移码突变;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杂合子在ACTH兴奋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介于纯合基因型与正常对照之间.结论 本研究家系中CYP17A1基因突变是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致病基因,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杂合子能导致一定程度的生物学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7 patients from 5 families with 17α-hydroxylase/17, 20 lyase deficiency (17OHD) and the CYP17A1 mutation in Chinese. Methods Clinical features and laborator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5 families with 17OHD. PCR direct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to screen the mutation of CYP17A1 gene of the patient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 and sequencing were performed to screen the mutations of CYP17A1 gene in 288 healthy individual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Results Seven patients (5 of them were 46, XX; 2 were 46, XY) had typical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sexual infantilism, hypertension and hypokalemia. Hormone profile indicated decreased plasma cotisol and sex hormones, and elevated blood 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 (ACTH). TAC329AA and H373L in exon 6 and D487_ F489del in exon 8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patients. One heterozygote for D487_F489del was identified in 288 healthy controls. Conclusion The TAC329AA and D487_F489del of the CYP17A1 gene were the most frequent mutations in Chinese with 17OHD. There might be certain frequency of heterozygotes for D487_ F489del in Chines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69.
70.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由于编码心肌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目前已识别出至少13个不同致病基因的200余种突变。目前,阐明FHCM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肌钙蛋白T通过与原肌宁蛋白结合,在将肌钙蛋白复合体锚钉到细肌丝上起重要作用。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是导致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原因,至今已经发现了大约30个突变,约占所有突变的15~20%。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所致FHCM有两个主要特征:(1)心肌肥厚程度较轻, 疾病外显率差别较大,(2)猝死率高。目前所发现的致FHCM突变,主要集中在肌钙蛋白T的T1和T2结构域。对肌钙蛋白T突变致FHCM分子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诊断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