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正>目前临床检验中AFP、CEA的参考范围在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方法和仪器平台中都有所差异。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方法确定男性AFP、CEA的参考范围为0~5.9 ng/m L和0~3.8 ng/m L,而女性分别为0~5.8ng/m L和0~2.4 ng/m L[1]。此外,肿瘤标志物浓度可能与饮食习惯、年龄、性别和地域相关。本研究评估了流式荧光方  相似文献   
162.
患者女,30岁。因左侧颈部搏动性肿物四年余入院。查体:左侧颈部一个3.0 cm×5.0 cm×1.0 cm肿物,搏动性强,听诊有血管杂音,压迫颈总动脉肿物减小,搏动消失。体位移动试验(一)。一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行两次穿刺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细胞,诊断为炎症,经抗炎治疗后无明显疗效。入院后在我院行动脉血管造影诊断为:左侧颈内动脉瘤(可能为假性)。超声显示:颈动脉窦部水平及颈内动脉起始口外后方13 mm处见瘤体,上下径59 mm,最大横径29 mm,前后径24 mm;瘤体口与颈总动脉壁相连续,向上约  相似文献   
16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循经点按手法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循经点按手法,治疗10d后比较2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0%(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D-二聚体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循经点按手法可改善骨折术后患者局部血运,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4.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香草酸受体相关蛋白(TRPV2)表达的影响,并部分阐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艾条灸脐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艾条灸脐组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艾条灸脐组造模后给予相应治疗。观察评估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情况,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ealtime-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TRPV2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扭体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艾条灸脐组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且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扭体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TRPV2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艾条灸脐组大鼠子宫TRPV2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艾灸通过下调子宫组织TRPV2蛋白及mRNA水平的病理性高表达而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效镇痛;通过调节肥大细胞生物功能而达到镇痛效应可能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总结并探讨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与不足,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及现代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文献,梳理总结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成果。结果临床上中药单味、中药复方、中医外治均取得满意疗效,动物实验探索其防治机制亦有重要成果,防治糖尿病肾病、眼病、糖尿病足、心肌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方面均有重要进展;然而在辨证分型、临床投计、新药研发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重大,亦存在明显不足,今后应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与"个体化诊疗"的学科优势来规范其研究标准并推进其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6.
目的:观察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子宫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的影响,部分阐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隔药灸脐组、药物敷贴组、艾条灸脐组。除空白组外均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结果: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组大鼠子宫肥大细胞数目及脱颗粒率均高于空白组大鼠(P0.01)。治疗后子宫肥大细胞数目:隔药灸脐组、艾条灸脐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隔药灸脐组、艾条灸脐组均低于药物敷贴组(P0.01),隔药灸脐组低于艾条灸脐组(P0.05)。治疗后子宫肥大细胞脱颗粒率:隔药灸脐组低于模型组(P0.01),艾条灸脐组低于模型组(P0.05),隔药灸脐组低于药物敷贴组(P0.01)。结论:隔药灸脐法、艾条灸脐法均能通过抑制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肥大细胞的活化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中隔药灸脐法疗效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