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8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693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36篇
  4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孙涛 《家庭健康》2012,(9):52-53
30岁的王小姐是一家公司的白领,工作能力很强,生活上也处理得井井有条。但美中不足的是结婚5年了也没怀孕,平时月经也不正常。为此,她花了上万元钱买药吃,治疗妇科病,可是仍没能怀上孩子。最近,她想尝试试管婴儿。  相似文献   
62.
孙涛 《家庭健康》2012,(5):24-25
老年人经常参加晨练和户外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但是,体育锻炼需要有科学的方法,不科学的锻炼会适得其反,给健康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63.
64.
在慢性疼痛的多种治疗方式中,跨学科治疗拥有疗效好、花费少、医源性并发症低等方面的优势.在20世纪40年代,塔科马总医院的John Bonica 等人意识到,慢性疼痛由于其复杂性,需要生物、心理、社会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方法,随后,慢性疼痛的跨学科疗法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尽管跨学科疗法的组成部分有所不同,但Okifuji等人认为,典型的跨学科治疗方案包括以下三者:(1)药物治疗,(2)分级物理锻炼,(3)疼痛和心理的综合治疗.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慢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病痛,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不能充分解决其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是疼痛临床常用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之一,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简便、经济等优点。近些年在全国各级医疗单位广泛应用,治愈了数十万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因少数医生对胶原酶的作用机制认识不足,适应症未能正确选择,溶盘术的操作要领未能很好掌握,影响了疗效,甚至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由此而在业内对该技术产生了争议。为更好的发挥该技术的作用,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必要对其再认识。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门诊冷圈套切除术(CSP)治疗老年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同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行大肠小息肉切除的32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CSP(冷圈套切除术)组(n=186)、HSP(热圈套切除术)组(n=94)和EM...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鞭毛蛋白感染后炎症级联放大效应与信号传导通路。方法建立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 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PMECs )接种于Transwell小室的下层,培养2h后,将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株接种于小室的上层与HPMECs共培养15d。实验分为3组:HPMECs与A549细胞共培养空白对照组、鞭毛蛋白(2μg/mL)感染HPMECs再与A549细胞共培养组(实验组I)、HPMECs加DAPT(Notch信号阻断剂,终浓度10μmol/L)预处理再行鞭毛蛋白感染与A549细胞共培养组(实验组Ⅱ)。用ELISA法检测各组HPMECs和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蛋白表达,检测HPMECs上清液Notch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共培养空白对照组比较,鞭毛蛋白感染HPMECs后,共培养HPMECs和A549细胞上清液TNF-α蛋白[(11.45±1.59)pg/mLvs(6.13土0.86)pg/mL,(P〈0.01)、(9.93±1.46)pg/mLvs(5.895:0.83)pg/mL,(P〈0.01)]和HPMECs上清液中Notchl蛋白[(7.03±1.06)pg/mL坩(5.39±0.76)pg/mL,(P〈0.05)]表达水平皆明显升高,提示鞭毛蛋白引起HPMECs炎症,且向A549细胞传导级联放大,而HPMECs使用Notch信号阻断剂处理后,HPMECs上清液Notch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3.78±0.53)pg/mLvs(7.03±1.06)pg/mL,(P〈0.01)],共培养A549细胞上清液TNF-α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7.47±1.05)pg/mL坩(9.93±1.46)pg/mL,(P〈0.05)],表明HPMECs炎症反应经过Notch信号通路传导向A549细胞级联放大。结论鞭毛蛋白感染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能引起炎症反应,并可能经过Notch信号通路传导向肺泡上皮细胞级联放大。  相似文献   
68.
背景地方政府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直是地方治理创新研究的重要议题。目的探究影响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的因素,并分析其组合路径。方法于2021年3月,以中国医院协会医共体分会举办的第二届"寻找县域医共体实践价值案例"评选活动的初选结果为案例源,将"政策创新类型"作为结果变量(中央主导型创新/地方回应型创新=0,地方自发型创新=1),以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地理区位、问题属性及平台作为条件变量,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法,通过必要条件分析、充分条件组合分析,探究影响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的因素并构建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的影响路径模型。结果5个条件变量一致性均<0.9,即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地理区位、问题属性及平台均不是地方自发型创新的必要条件。条件变量组合分析(基于中间解)结果显示,共得到5组前因条件组合,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平台,行政层级*~地理区位*平台,经济发展水平*问题属性*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问题属性*平台,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地理区位*问题属性(*表示"且",~表示"非")。5组前因条件组合一致性指标均为1,原始覆盖率为0.14~0.43,净覆盖率为0.14~0.43,总体覆盖率为1。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主要呈现出两类模式,即平台型创新模式和动机型创新模式。结论若要实现高水平的医共体创新实践,应该关注政策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强相关性,激活地方政府的主动创新意愿,以及加强对县域医共体的平台支持。本研究对于理解地方政府县域医共体创新实践的机理乃至地方政府创新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9.
中草药与抗艾滋病病毒化学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HIV感染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中草药和化学药物联合用药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是中草药成分复杂,可能影响抗病毒化学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引起HIV耐药等问题。本研究综述中草药与抗艾滋病病毒化学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从百度(www.baidu.com)和Pubmed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搜索有关“中草药(herb)、抗艾滋病病毒药物(anti-HIV drugs)、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的文献,然后进行归纳整理。结果 综述了中草药与化学药物联合用药现状,中草药对抗病毒化学药物的药动学影响以及对CYP450代谢酶的作用。结论 系统地综述了中草药与抗艾滋病病毒化学药物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消退素D2(RvD2)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根性神经痛模型大鼠的影响。 方法 选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RvD2组,每组大鼠12只。模型组和RvD2组均采用自体髓核组织填充法制作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相应手术部位,不作其它处理。造模成功后连续3d对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鞘内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10μl,RvD2组则鞘内给予RvD2溶液10ng/10μl。于造模前1d和造模成功后连续7d观察3组大鼠术侧的50%缩足阈值(PWT),并于造模成功后第7天获取大鼠术侧L4至L6节段脊髓背角,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t-AKT),磷酸化的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和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的蛋白表达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10(IL-10)的蛋白表达含量。 结果 造模成功后第1~7天,模型组和RvD2组大鼠50%PWT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后第3~7天,RvD2组的50%PWT分别为(6.31±2.11)g、(7.37±1.58)g、(7.96±1.73)g、(8.46±1.55)g、(8.55±1.44)g,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后第7天,模型组和RvD2组的p-AKT和p-GSK-3β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vD2组的p-AKT和p-GSK-3β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后第7天,模型组和RvD2组大鼠脊髓背角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以及抗炎因子TGF-β1和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RvD2组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以及抗炎因子TGF-β1和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vD2可减轻非压迫性椎间盘突出大鼠的根性神经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SK-3β活性,下调促炎因子以及上调抗炎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